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005-4537
CN 21-1474/TG
创刊于 1981 年 (双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2000年, 第2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0-08-25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研究报告
环氧粉末涂层的冲蚀性能及其与固化度之间的关系
骆素珍; 鲁自界; 郑玉贵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0, 20 (4): 193-199 .  
摘要   PDF (223KB)
利用旋转圆盘式冲刷腐蚀试验装置,研究了不同固化度的SEBF-2型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层在1%NaCl+1%金刚砂浆中的冲蚀特性,并观察了涂层表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对不同条件固化的试样,固化度越高,抗冲蚀性能越好.固化度相同而固化工艺不同时,涂层的冲蚀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异,高温短时间固化涂层不如低温长时间固化涂层耐蚀冲蚀,这与其交联结构密切相关.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微晶化对Ni-5Cr-5Al合金氧化产物的影响
陈国锋; 楼翰一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0, 20 (4): 200-203 .  
摘要   PDF (138KB)
利用磁控溅射在Ni-5Cr-5Al(原子分数,%)合金上制备与基体相同成分的微晶涂层.获得的涂层在1000℃空气中进行了氧化实验.结果表明,200h氧化后涂层表面生成了分层结构的氧化膜:外层为NiO和NiAl2O4,内层为连续致密的α-Al2O3.微晶化使得Ni-Cr-Al系三元合金表面生成一层连续Al2O3所需的Cr、Al含量大大降低。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碳钢在含硫化氢及高压二氧化碳饱合的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李国敏; 刘烈伟; 郑家shen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0, 20 (4): 204-210 .  
摘要   PDF (202KB)
利用自制的高温、高压腐蚀试验及电化学测试装置,通过失重法、电化学极化曲线法及电子探针微观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温度、硫化氢浓度对碳钢在高压二氧化碳饱和的3%NaCl溶液中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温度(80℃)下,升高温度及增大硫化氢浓均加速腐蚀反应的阴、阳极过程,失重腐蚀速率增大;高浓度的硫化氢抑制了腐蚀反应的阴极过程;120℃时碳钢CO2腐蚀产物膜对金属基体起很好的保护作用,失重腐蚀速率减少了3—4倍,随硫化氢浓度的增大,失重腐蚀速率缓慢增长,腐蚀产物FeCO3膜逐渐转变为以硫铁化合物为主的腐蚀产物膜。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0Cr18Ni9钢渗铬后冷却方式对耐蚀性能的影响
席慧智; 李莉; 谷万里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0, 20 (4): 211-216 .  
摘要   PDF (194KB)
研究了0Cr18Ni9钢盐浴渗铬后,以炉冷、空冷和水冷等方式冷却时,基体中碳化分布及渗层中显微裂纹对耐蚀性能的影响。渗铬后空冷,渗层无显微裂纹,基体晶界处碳化物析出及渗层中粒状σ相明显少于炉冷;渗层中细小粒状σ相分布在高铬α相中,对耐蚀性无影响,因此空冷后的耐蚀性能优于其他冷却方式。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埋置沸腾床中管件耗损与HCl影响的实验室模拟
牛焱; 候嫣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0, 20 (4): 217-223 .  
摘要   PDF (209KB)
采用实验室流态床燃烧器模拟装置评定氯化物对埋管耗损的影响.该模拟装置能重现埋管底部遭受密集颗粒的冲刷,其运行参数可控,以接近沸腾流态床所遇工况.HCI被选为Cl源加入流态化空气中,其含量在50-400μg/g间可调.试验温度范围由室温至400℃.以1018低碳钢棒代表埋管,床体为平均粒度800μm的工业用SiO2砂.结果表明,HCl明显地加剧材料的耗损,且其随HCl浓度的增加而加剧。本研究所获HCl加剧耗损程度的数量级与报道的现场结果相当。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环境因素对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的影响
张小里; 陈志昕; 刘海洪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0, 20 (4): 224-229 .  
摘要   PDF (165KB)
研究了油田注水井中分离的硫酸盐还原菌(SRB)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SRB菌株不是严格的厌氧菌,它能耐受4.5mg /L浓度的溶解氧,但在9.0mg/L的高溶解浓度下不能生长.NaCl浓度小于0.818%时SRB可正常生长,在0.972%-2.28%时只能在水下沉积物中生长,大于2.45%时生长完全受到抑制.铁离子浓度增大,SRB代谢活力增强,生长高峰期延长,Fe2+限制SRB生长的浓度下限为小于6.8mg/L,高Fe2+浓度对SRB生长无抑制作用.厌氧环境下SRB生长的适宜pH为6.5-7.5,pH小于5.5或大于8.0时SRB不能生长;有氧环境下SRB在pH8-8.5时仍能生存乃至增殖.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含重铬酸根硫酸溶液中磁场对铁自腐蚀状态及极化电阻的影响
吕战鹏; 黄德伦; 杨武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0, 20 (4): 230-236 .  
摘要   PDF (179KB)
铁在含有一定浓度重铬酸根的硫酸中,自腐蚀状态下的阴极反应速率受重铬酸根阴极还原电子转移过程与扩散过程共同控制.外加磁场使铁的自腐蚀电位正移,且电位正移幅度随重铬酸根浓度增加而增大.在没有外加磁场时的自腐蚀电位下进行恒电位极化时,外加磁场后会出现阴极电流,磁致阴极电流随重铬酸根的浓度增大.外加磁场会使含有一定量重铬酸根的硫酸溶液中铁的极化电阻显著下降.通过对磁场作用进行模型化,分析发磁场作用的动力学机理.磁场对阴极扩散过程的加速作用导致了自腐蚀电位正移及磁致阴极电流,而磁场引起自腐蚀电位的正移是引起极化电阻减少的主要原因.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316L不锈钢在NaCl溶液微动过程中局部腐蚀作用研究
闫建中; 吴荫顺; 张琳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0, 20 (4): 237-242 .  
摘要   PDF (218KB)
采用球-平面接触微动磨损设备,对轧制固溶316L不锈钢在0.9%NaCl溶液微动过程中局部腐蚀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动是使不锈钢发生腐蚀的主导因素.开路状态下,316L不锈饮在微动过程中发生严重缝隙腐蚀,金属离子在微动区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碱性氢氧化物沉淀,加剧了微动区中心的贫氧特征,并改变了材料表面钝化膜与基体间的应力状态,使用权材料表面氧化膜发生局部损伤,成为主导微动损伤扩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强阳极极化态下,微动区边缘磨屑诱发点蚀,促进了微动损伤区的扩展过程,才增大了不锈钢的微动失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EPR法评价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各种判据的比较
高中平; 陈范才; 赵常就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0, 20 (4): 243-247 .  
摘要   PDF (146KB)
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与草酸浸蚀法研究了1Cr18Ni9Ti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并对动电位再活化法用于评价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各种判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各种判据与材料的敏化程度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且能灵敏定量地反映低敏化材料的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变化.各种判据中电流比ir/ia,电量比Qr/Qa的数据波动性小,重现性好;而再活化电流ir与再活化电量Qr的数据波动较大,重现性较差.电量判据(包括再活化电量Qr及电量比Qr/Qa)较电流判据(包括再活化峰峰值电流ir/ia)能更灵敏地反映材料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变化.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塑性变形在氢致断裂中的作用
王燕斌; 王胜; 颜练武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0, 20 (4): 248-252 .  
摘要   PDF (136KB)
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方法,研究了Fe-Si试样在空气中拉伸\动态充氢拉伸及在空气中预应变一定量后动态充氢拉伸等实验条件下的断裂过程.结果表明,只有在充氢过程中进行塑性变形才能引起氢致开裂,即塑性变形是氢致开裂的必要条件,氢致开裂过程是氢与位错交互作用的过程.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铜在Na2SO4溶液中的腐蚀及MBO的缓蚀作用
严川伟; 程明; 赵珲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0, 20 (4): 253-256 .  
摘要   PDF (118KB)
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铜在0.5mol/L Na2SO4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在该介质中,铜表面形成由多种硫酸盐构成的不具保护性的腐蚀产物膜,铜表现为线性增重.当加入1mmol/L2-巯基苯并恶唑(MBO)时,腐蚀过程被大抑制.含MBO的Na2SO4溶液中形成的缓蚀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