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005-4537
CN 21-1474/TG
创刊于 1981 年 (双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2006年, 第2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6-08-25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研究报告
脉冲换向电刷镀镍基纳米SiO2复合镀层的耐腐蚀性能研究
谭俊; 郭文才; 杨红军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6, 26 (4): 193-196 .  
摘要   PDF (244KB)
采用脉冲换向电刷镀方法制备了Ni/n-SiO2复合镀层,应用SEM对镀层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测试了镀层的孔隙率,以及镀层在海水浸泡条件下的耐 腐蚀性能,讨论了镀层的耐腐蚀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与直流工艺条件下的电刷镀镀层相比,脉冲换向电刷镀工艺得到的Ni/n-SiO2复合镀层具有致密精细的表面、较小的孔隙率和较高的耐腐蚀性能.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镍基喷焊层的抗气蚀性能研究
张萍; 吴玉萍; 林萍华; 刘冠国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6, 26 (4): 197-201 .  
摘要   PDF (342KB)
用火焰喷涂法在低碳不锈钢表面制备镍基合金涂层.借助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磁致伸缩气蚀仪等设备研究涂层的组织、结构和性 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气蚀形貌进行了跟踪观察.结果表明:Ni60喷焊层组织较细,显微硬度远远高于Ni25喷焊层,Ni60喷焊层抗气蚀性能和Ni25喷焊层相比有明显提高.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温度、pH和Cl-浓度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李年杏; 王俭秋; 韩恩厚; 柯伟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6, 26 (4): 202-206 .  
摘要   PDF (281KB)
通过正交试验法,采用动电位扫描技术研究了温度、pH和Cl-浓度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在模拟口腔溶液中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pH和Cl-浓度对NiTi的点蚀行为都有较大影响.溶液温度为25 ℃时点蚀电位最负,随着温度的升高,点蚀电位逐渐升高.溶液中的Cl-浓度很低时(不超过0.1 mol/L)点蚀电位较高,随着Cl-浓度的增加,点蚀电位急剧下降.当溶液的pH为6.0时,点蚀电位最高.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微液滴现象与大气腐蚀—— Ⅰ. 微液滴的形成与扩展
张际标; 王燕华; 姜应律; 王佳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6, 26 (4): 207-210 .  
摘要   PDF (263KB)
采用改变相对湿度、无机盐粒/金属组合和环境气氛等参数的方法研究了微液滴形成、生长的特征及其与大气腐蚀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微液滴形成 和生长与气氛中氧和相对湿度及盐粒/金属组合密切相关.在大气环境中,微液滴形成和生长需要两个前提条件:第一,环境相对湿度须高于盐粒水解液滴液面的饱和蒸气压;第二,水解液滴下的金属应能被液滴腐蚀.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陕京管线典型土壤环境的腐蚀性研究
王荣; 介燕妮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6, 26 (4): 211-215 .  
摘要   PDF (277KB)
采用埋片试验和电化学试验研究了X60管线钢在陕京管线典型土壤环境中的腐蚀性.由于土壤环境的差别,陕京管线沿线土壤腐蚀性存在很大的差异, 3个测试点之一具有高的腐蚀性,腐蚀特征以点腐蚀和溃疡型腐蚀为主.统计分析表明,最大腐蚀坑深度的对数服从正态概率分布.土壤的自腐蚀电位和极化曲线对土壤的含水率具有明显的依赖关系,其电化学腐蚀过程主要受电化学极化的控制.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微弧氧化处理对镁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
王燕华; 王佳; 张际标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6, 26 (4): 216-220 .  
摘要   PDF (277KB)
采用碱性硅酸盐溶液,在AZ91D镁合金试样表面制得微弧氧化膜,并利用电化学阻抗方法对镁合金及微弧氧化处理试样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镁合金经微弧氧化处理后,腐蚀电位和膜层阻抗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浸泡过程中,微弧氧化处理试样的电化学参数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初期波动较大,后期则逐渐降低,趋向稳定.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前处理对镁合金化学镀镍结合力的影响
郑臻; 余新泉; 孙扬善; 薛烽; 任世科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6, 26 (4): 221-226 .  
摘要   PDF (502KB)
通过化学镀镍以提高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是一种有效手段, 但由于镁合金化学性质活泼, 化学镀的 前处理工艺对镀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具有显著影响。本文研究了多种前处理工艺对镀镍层与镁合金基体之间结合力的影响,并采用弯曲法,锉刀实验法和划线划格实验三种测试方法,对化学镀镍层与镁合金基体之间结合力的优劣进行了定性评价。结果表明,采用一步法前处理工艺和一次浸锌工艺的试样,镀层与基体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力,且金相显微观察也证明镀层与基体之间具有最薄的中间过渡层。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多层复合渗镀TiN耐蚀性的研究
刘燕萍; 徐晋勇; 隗小云; 王建忠; 高原; 徐重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6, 26 (4): 227-231 .  
摘要   PDF (319KB)
采用双层辉光渗金属技术,在碳钢表面形成具有扩散层和沉积层的TiN复合渗镀层.对复合渗镀、PVD以及复合渗镀+PVD三种工艺制备的TiN层表面形貌 、成分及在10%H2SO4和35%NaCl〖JP2〗溶液中的耐蚀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渗镀+PVD法沉积的TiN薄膜呈较为均匀、致密、细小的组织,Ti和N原子由表层呈梯度向内分布.与PVD法沉积的TiN层不同,是属于冶金扩散结合层,渗镀层厚度可达10 μm以上.在10%H2SO4和35%NaCl溶液中,渗镀层的腐蚀速度分别为0.156 g/(m2·h)和0.025 g/(m2·h),显示出了优异的耐蚀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时效制度对Al-Zn-Mg-Cu铝合金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影响
孙志华; 刘明辉; 张晓云; 高健; 陆峰; 汝继刚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6, 26 (4): 232-236 .  
摘要   PDF (368KB)
采用恒载荷拉伸应力腐蚀试样、恒变形C环应力腐蚀试样以及预裂纹双悬臂(DCB)试样,对不同时效制度处理的7B04预拉伸厚板的应力腐蚀性能进行测 定,并进行了扫描电镜断口形貌分析.研究表明,其抗应力腐蚀性能与时效制度密切相关,从峰值时效T6状态到过时效T74、T73状态,应力腐蚀敏感性依次降低.预拉伸厚板T6状态的应力腐蚀门槛值为120 MPa,而T74状态的应力腐蚀门槛值为300 MPa.T74状态的应力腐蚀开裂应力强度因子KISCC是T6的近2倍,且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da/dt)也明显降低.T6状态和T74状态的7B04铝合金应力腐蚀断裂为沿晶断裂,并有二次裂纹.而T73状态的断口形貌无典型的应力腐蚀沿晶断裂特征,为孔洞腐蚀特征,而且其KISCC几乎接近KIC.这说明T73状态的7B04铝合金几乎没有应力腐蚀敏感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强碱性介质铝阳极析氢影响因素研究
宋玉苏; 张燕; 周立清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6, 26 (4): 237-240 .  
摘要   PDF (222KB)
结合恒电流集气试验和表面分析手段研究了强碱性介质中影响铝阳极析氢作用的因素,分析了铝阳极的合金化、电解液浓度、工作温度和抑氢物质对材 料析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 mol/L KOH是综合性能较好的强碱性介质,并且选择稀土铝阳极,引入邻胺基苯酚抑氢剂,能够显著抑制铝阳极表面的析氢速率.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不锈钢电极在交变电场下的溶解与沉积
颜立成; 张俊喜; 乔亦男; 张鉴清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6, 26 (4): 241-244 .  
摘要   PDF (228KB)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结合电化学技术研究了交变电场对304型不锈钢电极表面的溶解和沉积的影响.通过对钝化膜层和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含量分析,研究 了不同交变电场参数对电极中各金属元素的溶解和沉积.结果表明:电极电化学反应总量随着交变电场频率的升高而减少,随着占空比的增加出现峰值,随着高、低电位的绝对值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对交变电场下电极表面各元素的选择性溶解进行了探讨,并通过电化学测试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失效分析
不同钢制造LPG球罐在湿H2S环境下失效行为的对比研究
唐建群; 巩建鸣; 涂善东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6, 26 (4): 245-250 .  
摘要   PDF (530KB)
对16MnR钢和SPV50Q钢液化石油气(LPG)球罐在湿H2S环境下的失效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观察从16MnR钢球罐上所取下的严重腐蚀球壳板的裂纹特 征和SPV50Q球罐内壁所作金相复膜照片的裂纹形貌,以及分析现场所测试的硬度和残余应力,表明:16MnR钢球罐的失效是由氢诱导开裂(HIC)所引起,损伤部位发生在母材上,而SPV50Q钢球罐则是由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SCC)所造成,裂纹主要出现在焊接接头附近的热影响区(HAZ).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综述
油田系统微胶囊缓蚀剂研究与应用进展
贾方; 王佳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6, 26 (4): 251-256 .  
摘要   PDF (448KB)
综述了油田缓蚀剂微胶囊化的优势、微胶囊的控制释放原理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重点介绍了喷雾干燥、界面聚合、乳化聚合、锐孔-干燥浴等几种制备方法,最后介绍了微胶囊产品性能的评价,并对该技术在油田缓蚀剂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