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005-4537
CN 21-1474/TG
创刊于 1981 年 (双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2006年, 第2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6-06-25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研究报告
钢的大气腐蚀预测
梁彩凤; 侯文泰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6, 26 (3): 129-135 .  
摘要   PDF (348KB)
对我国6个试验点17种钢的16年大气腐蚀试验数据进行幂函数回归,将所得到的幂函数参数A、n对试验钢的化学成分和试验的环境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得到钢的大气腐蚀发展幂函数的参数与钢的化学成分和环境因素的定量关系.由此根据 钢的化学成分和所在环境的主要气象和污染数据,就可以预测碳钢、低合金钢在任何给定环境下的大气腐蚀状况.模型显示:降雨量和日照时数的乘积是一个特殊的重要影响因素,它降低A值,提高n值.钢中的S是最有害的,它对A、n值都有较高的正系数;P对大气腐蚀是有益的,对A、n值都有负系数;Cu只降低了n值,而对A值几乎没有影响;Mn和Si的影响与Cu相反,它们只降低A值,而不降低n值,Si甚至提高n值.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耐候钢在含MgCl2介质的干/湿环境下的腐蚀行为
李巧霞; 王振尧; 韩薇; 韩恩厚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6, 26 (3): 136-410 .  
摘要   PDF (325KB)
通过以0.3%MgCl2溶液为介质的浸渍干湿循环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Corten-A耐候钢在干/湿环境下的腐蚀行为.扫描电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谱(EDX)观察分析了各腐蚀循环下的腐蚀形貌及Cl、Mg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Corten-A钢的腐蚀失重与循环次数呈线性关系.腐蚀产物中的晶体相初期主要是β-FeOOH,后期主要是γ-FeOOH和少量的ε-Fe2O3.电化学测试表明铁锈的还原反应加速了阴极反应;锈层的电容值比较大,说明锈层的结构比较疏松,不具保护性.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热速处理对Mg-7Al-0.4Zn-0.2Mn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关绍康; 陈晶阳; 胡俊华; 任晨星; 杨卿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6, 26 (3): 141-145 .  
摘要   PDF (487KB)
测定自腐蚀电位、盐雾腐蚀速率和观察试样盐雾腐蚀表面形貌,研究了热速处理对Mg-7Al-0.4Zn-0.2Mn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的腐蚀行为受到显微组织和铁含量的共同影响.过热温度(Ts)为810 ℃时,热速处理对合金耐腐蚀性能的改善作用并不大;过热温度为850 ℃时,热速处理显著细化了合金晶粒,β相的尺寸和间距变小,β相对α相腐蚀的阻碍作用增加,而且合金中的铁含量并没有提高,从而改善了合金在试验条件下的耐腐蚀性能;过热温度为890 ℃时,组织中存在热裂纹和显微疏松缺陷,合金含铁量显著增高,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下降.相同的过热温度下,合金的耐腐蚀性能随着激冷速度(Vc)的增大而逐步改善.综合考虑合金的显微组织和耐腐蚀性能,优化的热速处理工艺为:Ts=850 ℃,Vc=2.0 ℃/s.此时,合金的耐腐蚀性能达到试验的最佳值,自腐蚀电位比未热速处理合金提高约15 mV,盐雾腐蚀速率比未热速处理合金降低21.9%.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单面沉积热障涂层失效模式的研究
李云端; 张春霞; 宫声凯; 徐惠彬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6, 26 (3): 146-151 .  
摘要   PDF (431KB)
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方法(EB-PVD)制备了双层结构热障涂层,对其在热循环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与失效模式用扫描电镜(SEM)与交流阻抗法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与双面沉积热障涂层的失效模式不同,单面沉积热障涂层的剥落发生在陶瓷层内,而不是发生在热氧化生长层内.应力分析表明,双面沉积的热障涂层在热循环过程中主要受到由于热不匹配所产生的平行于样品表面的剪切力的作用,而单面沉积的热障涂层则不仅受到剪切力的作用,而且还将受到沿样品法线方向应力的作用,从而导致在陶瓷层内产生开裂.用交流阻抗法可以有效地表征上述横向裂纹的萌生及其扩展.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酸性溶液中不同电位下脆硫锑铅矿/DDTC界面的电化学机制
余润兰; 邱冠周; 胡岳华; 覃文庆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6, 26 (3): 152-156 .  
摘要   PDF (255KB)
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脆硫锑铅矿在含乙硫氮的pH 4.0缓冲溶液中的表面电化学行为,讨论了在不同电位下脆硫锑铅矿表面的反应、电化学吸附、钝化作用、电化学阻抗、微分电容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酸性溶液中,脆硫锑铅矿具有盐的特性;电极过程呈现出受电化学反应及产物吸附控制的动力学特征.当电极电位为-78 mV~422 mV,矿物表面疏水性膜逐渐增长并产生钝化作用;当电极电位为522 mV时,电极过程完全由离子扩散决定的电化学反应所控制;当电位大于622 mV后,电极反应产生大量的PbSO4沉淀,并覆盖在电极表面,矿物表面的亲水性强.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含硫介质中化学镀Ni-P合金镀层耐蚀性研究
No Author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6, 26 (3): 157-159 .  
摘要   PDF (197KB)
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分析Ni-P合金镀层表面的形貌、组成及结构,用恒电位极化曲线法研究了Ni-P合金镀层在Na2S溶液中的腐蚀行为,通过重量法测试了Ni-P合金镀层在不同温度、不同质量分数Na2S溶液中的腐蚀速率.结果表明:Ni-P合金镀层为非晶态镀层,表面具有胞状结构;在Na2S质量分数一定的条件下,Ni-P合金镀层腐蚀的阳极过程随着温度的升高,钝化区域逐渐变窄.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iCp/Al复合材料化学镀镍层耐蚀性能及机理研究
李丽波; 安茂忠; 武高辉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6, 26 (3): 160-165 .  
摘要   PDF (319KB)
在考察镀覆条件对镀层含磷量影响的基础上,用电化学方法评价不同含磷量镀层的耐蚀性,得到基本一致的结果:镀液温度及pH值降低,镀层磷含量升高,而镀层含磷量的提高又使镀层的耐蚀性提高.用SEM、EDAX和XRD研究了镀层的表面和断面形貌、含磷量以及相结构,探讨了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SiCp/Al)复合材料表面化学镀镍层耐腐蚀的机理 .结果表明,在腐蚀过程中,镀层中磷元素在表面富集形成具有良好耐蚀性的钝化膜,从而提高镀层的自钝化能力和耐蚀性.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微量锶对镁锰牺牲阳极显微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侯军才; 关绍康; 任晨星; 徐河; 房中学; 赵彦学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6, 26 (3): 166-170 .  
摘要   PDF (458KB)
采用OM、SEM、EDS、XRD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微量Sr对镁锰牺牲阳极显微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Sr的加入能够细化晶粒,当Sr含量从0增加到030mass%时,合金的晶粒尺寸由900 μm减小到80 μm.随着Sr含量的增加,阳极的电流效率升高,开路电位负移,当Sr加入量为0.10%时,电流效率和开路电位达到最佳,其值分别为54.5%和-1.73VSCE;进一步增加Sr的含量,阳极电流效率下降,开路电位正移.研究认为,Sr含量不超过0.10%时,晶界析出的Mg17Sr2(弱阴极相)和α-Mg基体(阳极相)组成了电偶对,阻碍了晶间腐蚀,减少了晶粒大块脱落,电流效率升高,同时晶粒细化,晶界面积变大,杂质相(阴极相)分布更均匀,开路电位负移;Sr含量大于0.10%时,过量的Mg17Sr2相作为阴极相加大了镁阳极的腐蚀,电流效率下降,开路电位正移.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纳米化对Cu-20Zr合金腐蚀行为的改善
吕海波; 李瑛; 王福会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6, 26 (3): 171-175 .  
摘要   PDF (438KB)
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纳米晶Cu-20Zr(mass%)薄膜,用动电位极化法、电化学阻抗法对比研究了溅射Cu-20Zr纳米晶薄膜与铸态Cu-20Zr合金在0.1 mol/L HCl溶液中的耐蚀特性差异.腐蚀后样品的表面形貌及电化学分析表明,纳米化改善了Cu-Zr合金的耐蚀性能.在Zr优先溶解时,纳米晶薄膜中Zr的低活性和表面形成的富Cu层以及Cu、Zr同时溶解时腐蚀产物膜的形成是提高纳米晶Cu-20Zr在HCl水溶液中耐蚀性的重要原因.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镁合金环保型阳极氧化工艺研究
周玲伶; 易丹青; 邓姝皓; 王斌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6, 26 (3): 176-179 .  
摘要   PDF (275KB)
通过环保型阳极氧化工艺在MB2镁合金表面获得了表面质量良好的银灰色氧化膜层,用金相显微硬度计、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表面分析手段,研究了氧化膜层的显微硬度、截面形貌和相结构,并采用动电位扫描的电化学方法考察了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氧化膜层的主要成分为MgO、MgAl2O4、Al2O3;膜层具有多孔结构,孔径较为均匀,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疏松层,内层为与基体结合牢固的致密层;阳极氧化电流密度和电解液中铝盐浓度是影响阳极氧化膜层性能的主要因素;所得膜层的显微硬度值高达558.4 HV,同时其耐蚀性能也远优于传统含铬DOW17工艺所成的防护膜,且所用电解液无铬无磷更为环保经济.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稀土元素提高渗硼层耐锌液腐蚀性能的研究
马瑞娜; 曹晓明; 温鸣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6, 26 (3): 180-183 .  
摘要   PDF (248KB)
采用固体法硼稀土共渗,研究了加稀土对渗层抗熔锌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稀土后渗层抗熔锌腐蚀能力比不加稀土的提高3倍。主要原因是加入稀土后渗层致密、成分均匀、缺陷少、组织韧性好、裂纹扩展阻力大,致使裂纹不易扩展,难以形成锌蚀通道,从而材料的抗熔锌腐蚀能力增强.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青铜器加速腐蚀的多孔氧电极研究
冯丽婷; 刘清; 包祥; 冯绍彬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6, 26 (3): 184-187 .  
摘要   PDF (274KB)
用具有适当空隙的电镀Cu-Sn-Pb三元合金作为青铜器模拟试片.应用腐蚀膏试验和微电极测试,研究了氯化亚铜(CuCl)、碱式氯化铜[Cu2Cl(OH)3]和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等腐蚀产物对氧的去极化反应的影响.以上述铜盐为活性物质制备出多孔氧电极,与青铜试片在3%NaCl溶液中组成腐蚀原电池,进行了阴极极化曲线测试,并进行以CuCl为活性物质的氧电极的恒电流放电和恒电阻放电测试.结果表明CuCl使试片的腐蚀速度高出其它二价铜盐两个数量级,对氧的去极化反应催化活性最高,氧电极的放电性能稳定并且模拟了被称为“粉状锈”主要成分的Cu2Cl(OH)3的生成过程 .提出了加速青铜器小孔腐蚀的多孔氧电极机理.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综述
金属的光电化学方法防腐蚀原理及研究进展
张鉴清; 冷文华; 程小芳; 刘东坡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6, 26 (3): 188-192 .  
摘要   PDF (943KB)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半导体特别是TiO2光电催化反应在诸多领域应用引起了广泛研究.近年来研究表明它可用于金属的阴极保护.文中对金属的光电化学方法防腐蚀的化学原理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