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005-4537
CN 21-1474/TG
创刊于 1981 年 (双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2008年, 第2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8-02-25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研究报告
电弧离子镀梯度 (Ti,Al)N涂层的结构与抗氧化性能研究
冯长杰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8, 28 (1): 0-6 .  
摘要   PDF (1212KB)
采用电弧离子镀(AIP)技术在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用1Cr11Ni2W2MoV不锈钢上沉积 (Ti,Al)N梯度薄膜,并研究其微观结构和高温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薄膜均匀致密,与基体结合良好;薄膜为B1型(NaCl)单相结构,具有(220)择优取向;薄膜是内层富TiN、外层富(Ti,Al)N的梯度薄膜;梯度薄膜在700 ℃和800 ℃氧化后,表层形成富Al2O3的保护膜,在700 ℃较长时间内和800 ℃短时间内对不锈钢基体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聚吡咯的电化学合成及其对不锈钢的保护作用
李国希; 朱日龙; 刘晓阳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8, 28 (1): 7-10 .  
摘要   PDF (962KB)
根据聚吡咯(Ppy)的电化学自催化聚合特性,采用两步法在1Cr18Ni9不锈钢和Pt表面合成了导电高分子Ppy膜,研究其的氧化还原特性和不锈钢/Ppy在3.5% 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Ppy有两个还原过程,分别对应于阴离子脱掺杂与阳离子嵌入,其氧化掺杂电位具有上限值。Ppy膜可使不锈钢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降低腐蚀速度,有效抑制不锈钢腐蚀。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铝基体上电沉积聚苯胺膜及其耐蚀性
徐国荣; 周光喜; 易清风; 任凤莲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8, 28 (1): 11-15 .  
摘要   PDF (1205KB)
探讨了电化学方法在Al基体上沉积聚苯胺膜的控制工艺,研究了聚苯胺膜的耐蚀性。结果表明,Al基体上沉积一层Ni后,可用电化学方法沉积聚苯胺膜。循环伏安法的扫描电位上限、恒电流法的电流密度、恒电位法的电位范围和电解质的酸度均影响苯胺的聚合速度和聚苯胺膜的物理性能。动电位极化曲线表明,在0.5 mol/L NaCl溶液中,用各种电化学方法沉积聚苯胺膜的Al样品,其点腐蚀电位比无膜时有所升高。Al基体表面覆盖导电聚苯胺膜以后,其耐蚀性能得到提高。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HAl77-2黄铜在流动海水中的电化学行为
叶成龙; 武杰; 佘坚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8, 28 (1): 16-19 .  
摘要   PDF (1050KB)
利用旋转圆环电极、电化学阻抗谱(EIS)和线性极化方法研究了HAl77-2黄铜在流动海水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HAl77-2黄铜在不同流速海水中呈现不同的EIS特征,静止海水中EIS呈现扩散影响的特征;流速<4 m/s的海水中, EIS大体表现为电荷传递控制的特征;流速≥4.5 m/s时,EIS谱线低频部分呈现感抗弧。HAl77-2黄铜的腐蚀速率受海水流速的影响,流速≤2 m/s时,腐蚀速率随着流速的增大基本上呈线性递增;流速在2 m/s ~ 4 m/s范围内,腐蚀速率的变化较小;流速≥4.5 m/s时,试样出现点蚀,且随着流速的增加腐蚀速率又迅速增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氧化亚铜的疏水改性及其对防污涂料性能的影响
董磊; 于良民; 姜晓辉; 江涛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8, 28 (1): 20-24 .  
摘要   PDF (1020KB)
通过对氧化亚铜颗粒表面的有机改性改善了其在油性防污涂料中的应用性能。研究了改性剂的种类、用量、搅拌速度及反应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用改性剂均提高了氧化亚铜的亲油性,改性效果是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MSM)>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S)>聚乙烯醇(PVA);TMSM与氧化亚铜的质量比为1:50时产品疏水效果最好,其与水的接触角为132°;反应过程中搅拌越强烈,改性效果越好;搅拌时间一般控制在60min。以TMSM改性Cu2O为主防污剂的防污涂料,其抗沉降性和分散性能得到改善,涂料附着性能提高,抗冲击性能略下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309不锈钢纳米涂层在酸性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叶威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8, 28 (1): 25-29 .  
摘要   PDF (1279KB)
用动电位极化、恒电位极化及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309不锈钢及其溅射纳米涂层在0.25 mol/L Na2SO4 + 0.05 mol/L H2SO4 和0.5 mol/L NaCl + 0.05 mol/L H2SO4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0.25 mol/L Na2SO4 + 0.05 mol/L H2SO4溶液中,纳米涂层和不锈钢形成的钝化膜的抗腐蚀能力差别较小;而在0.5 mol/L NaCl + 0.05 mol/L H2SO4溶液中,纳米涂层的耐点蚀性能有了很大提高,这是由于纳米化使涂层表面形成的钝化膜更加致密、更加稳定;同时,通过容抗测量研究了纳米涂层和不锈钢钝化膜的电子结构,并提出了相应的腐蚀机制。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F-和Cl-对316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的协同作用
邓博; 蒋益明; 郝允卫; 吴玮巍; 廖家兴; 李劲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8, 28 (1): 30-33 .  
摘要   PDF (867KB)
用电化学测量临界点蚀温度(CPT)的方法,研究0.1 mol/L NaCl溶液中F-浓度对316不锈钢点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浓度的增加,316不锈钢的CPT降低,开路电位也随之降低。在CPT以下,不锈钢发生亚稳态点蚀;在CPT之上,不锈钢发生稳态点蚀。用扫描电镜分析了临界点蚀温度前后点蚀形貌的变化。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304不锈钢在微生物介质中的腐蚀行为
闫林娜; 尹衍升; 常雪婷; 程莎; 马永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8, 28 (1): 34-37 .  
摘要   PDF (1013KB)
利用间歇式方法培养海水中的细菌,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304不锈钢在有菌和无菌培养基中的腐蚀行为。研究表明,前者的阳极极化电流密度大于后者,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电化学阻抗值在无菌培养基中先降低后升高,而在有菌培养基中一直降低。表明海水中的细菌对304不锈钢的腐蚀起到促进作用,诱导了不锈钢点蚀的发生。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硫酸盐还原菌对HSn70-1A铜合金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
郑强; 李进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8, 28 (1): 38-43 .  
摘要   PDF (1256KB)
用电化学、微生物学和表面分析方法研究了培养基中硫酸盐还原菌(SRB)对HSn70-1A铜合金的电化学腐蚀行为,探讨了硫酸盐还原菌生物膜下介质的流动状态及材料表面状态对铜合金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SRB的存在使电极自腐蚀电位快速负移,腐蚀速率显著增加,细菌生长后期极化电阻显著降低。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表明,在SRB 作用下铜合金发生严重点蚀。介质的流动状态对细菌的附着、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加剧了腐蚀的形成和发展。铜合金在2-巯基苯并噻唑(MBT)与1,2,3-苯并三氮唑(BTA)复配缓蚀剂中预镀膜后,耐SRB侵蚀性显著提高。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新型噁二唑类缓蚀剂的合成及其缓蚀性能
付朝阳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8, 28 (1): 44-47 .  
摘要   PDF (958KB)
合成了一种恶二唑类缓蚀剂2,5-(2-十一烷基)-1,3,4恶二唑(简称HOX),对其进行了表征,并采用静态失重法、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其在HCl介质中对Q235钢的缓蚀作用。研究表明,所合成的恶二唑类化合物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混合控制型酸性碳钢缓蚀剂,其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失效分析
高强度铝合金构件腐蚀疲劳失效分析
张正贵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8, 28 (1): 48-52 .  
摘要   PDF (1145KB)
在应力作用下对带有涂层的高强度铝合金构件在3.5% NaCl溶液中腐蚀疲劳断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腐蚀条件下高强度铝合金构件断口上不仅出现疲劳辉纹,还出现准解理、解理、沿晶等断裂特征,腐蚀疲劳过程属于阳极溶解机制控制。失效形式为多裂纹断裂,在各个铆孔处均有裂纹萌生,其中有一处为主裂纹,其位置不固定,主裂纹扩展距离较长,最后与其它裂纹汇合,最终导致疲劳断裂。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综述
阴极保护电位分布的数值计算
杜艳霞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8, 28 (1): 53-58 .  
摘要   PDF (1254KB)
阐述了国内外阴极保护电位分布数值计算的研究概况,包括数学模型的建立、边界条件的选择以及所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提出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铝基复合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研究现状
王春雨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8, 28 (1): 59-64 .  
摘要   PDF (1254KB)
对Cf /Al? SiC/Al? Al2O3/Al三种铝基复合材料的腐蚀研究现状和防护方法进行了讨论?Cf /Al复合材料以电偶腐蚀为主?SiC/Al 复合材料的腐蚀多发生在碳化硅纤维和铝基体的界面处,其原因是界面处的缝隙容易导致孔蚀和缝隙腐蚀,并最终可能造成表面剥层?Al2O3是绝缘体,与Al不存在电偶腐蚀,同SiC/Al和Cf/Al等相比具有更高的耐腐蚀性?目前提高铝基复合材料的防腐蚀性能的方法,主要包括铝基复合材料表面阳极氧化防护膜?表面化学钝化防护膜?其他表面涂镀层?增强体表面涂层?基体合金化等?最后展望铝基复合材料腐蚀与防护的研究和发展?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