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n the corrosion mechanism of Sanxingdui bronze "powder rust"
4
2002
... 青铜时代 (约公元前4000至公元初年) 是金属器物第一次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时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独特、纹饰精美、铸造工艺先进,是世界青铜器中的极品,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1986年首次发掘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它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其中清理出土的以纵目面具为代表的青铜面具群,是三星堆文物中最有特色同时也是最具精神文化内涵的文物之一[1].青铜文物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是我们研究人类历史与古代文明的有力依据. ...
... (1) Sn的影响 Sn是青铜器中的主要合金元素,其添加量通常在3%~14%之间 (例如三星堆青铜器Sn含量主要集中在3%~12%[1]),在此含量区间内,青铜器的耐蚀能力随Sn含量增加而增加,而Sn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青铜器的防护和保存[18].文献[17, 18]研究了不同Sn含量 (0、4%和6%) Cu-Sn青铜合金的长期大气暴露腐蚀行为,图2所示为不同Sn含量的青铜合金在海滨大气中暴露4~5 a的腐蚀情况.表明在城市环境中,Sn氧化物在铜绿锈层内部及膜基界面处富集,使得锈层更薄、与基体结合力更好,从而提高了锈层对合金的保护能力;在海滨环境中,Sn对合金的耐蚀行为没有太好的效果,甚至Sn氧化物的存在还会导致铜绿锈层变厚、外层腐蚀产物的吸附力变弱.孙飞龙等[19]研究表明含6%~7% Sn的锡青铜在中国南海深海环境中的腐蚀除了产生Cu2O、CuCl2和Cu2(OH)3Cl等铜的化合物外,还会发生脱Sn腐蚀.Muller等[20]研究了Sn含量 (7%、11%和14%) 对青铜合金在硫酸盐介质中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发现青铜合金的腐蚀受传质和电荷转移混合控制:高Sn含量青铜表面可以快速形成类似于胶体的钝化层,把铜离子从合金向电解质扩散的扩散系数降低到10-10 cm2/s级别.可以看出,Sn是以氧化物的形式富集在青铜合金表面的氧化膜中来影响青铜的腐蚀行为,但Sn氧化物的形成机制及其是否能提高氧化膜对青铜合金的保护能力还有待揭示. ...
... Pb在青铜器中通常作为次要和辅助性元素存在.在Cu-Sn-Pb三元合金中,Pb与Cu-Sn二元固溶体完全不互溶,而是以游离态呈“空心泡状”颗粒形式弥散分布在Cu-Sn固溶体基体中.这种Pb颗粒的分布形式可以改善凝固性能和阻碍粗大结晶组织,提高铸件性能.Pb的加入还可以降低合金的熔点,增加合金的流动性和成型能力,提高浇注时的充型能力、减少气泡等[21].研究人员对山东章丘博物馆收藏的战国青铜剑进行电子背散射观察到剑中有大量的Pb颗粒夹杂,颗粒表面腐蚀严重,且四周大都包裹有环状深灰色夹杂物[22].Quaranta等[23]研究了中国陕西出土的高Pb青铜器中球状Pb的腐蚀机制,认为球状Pb表面的金属态Pb首先被腐蚀成Pb化合物 (氧化物、硫酸盐或碳酸盐化合物等),这些不稳定的可溶性粒子通过孔隙等通道向外扩散,同时球状Pb周围溶解的Cu离子在Pb腐蚀产物扩散后留下的孔洞中以赤铜矿的形式沉积,最终使得球状Pb完全被赤铜矿所取代.王煊[1]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表面首次发现了一类与我们常见的绿色锈蚀产物完全不同的蓝白锈蚀产物,它从青铜器发掘至今未有明显病变,也没有造成毁灭性危害,只是酥松成粉状.由于它与对青铜器造成最大危害的粉状锈颇为形似,所以将其命名为“酥粉锈”,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成分为PbCO3,还含有少量Cu3(OH)2(CO3)2和Cu2(OH)2CO3等.他尝试对这种“酥粉锈”的形成进行了解析:Pb性质活泼,在常温下迅速形成一层致密的PbO薄膜,保护Pb不再被氧化;祭祀时的高温会促进Pb氧化成PbO[24, 25],待降温后PbO吸收结晶水,转变为白色无定形胶状PbO∙H2O;在酸性、有CO和O2水溶性环境中,PbO∙H2O向PbCO3转变,并与铜锈产物混合形成蓝白色锈蚀产物.凡小盼等[26]研究表明,PbCO3在富磷含氯的酸性环境下还可以转变为Pb5(PO4)3Cl.研究人员目前仅对Pb在青铜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及腐蚀产物进行了一些初步分析,关于Pb腐蚀产物对青铜文物腐蚀行为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
... Sn、Pb等合金元素除了直接参与青铜表面腐蚀产物的形成而影响青铜合金的腐蚀外,还会在青铜基体相中形成偏析相或夹杂,通过前后两者成分和结构不同导致的电化学行为差异来影响青铜合金的腐蚀行为.例如,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中发现在α固溶体基体中存在α+δ共析组织以及游离态的Pb[1].Wang等[27]研究表明铸造青铜α固溶体基体中的树枝晶比枝晶间区域以及富Sn的共析组织腐蚀更加严重.Xu等[28]研究表明硬脆第二相晶粒与基体的界面是裂纹扩展路径.从有限的关于微观组织对青铜合金腐蚀行为影响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偏析相或夹杂等的存在均加剧青铜合金的腐蚀. ...
三星堆青铜器“酥粉锈”腐蚀机理的研究与探讨
4
2002
... 青铜时代 (约公元前4000至公元初年) 是金属器物第一次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时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独特、纹饰精美、铸造工艺先进,是世界青铜器中的极品,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1986年首次发掘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它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其中清理出土的以纵目面具为代表的青铜面具群,是三星堆文物中最有特色同时也是最具精神文化内涵的文物之一[1].青铜文物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是我们研究人类历史与古代文明的有力依据. ...
... (1) Sn的影响 Sn是青铜器中的主要合金元素,其添加量通常在3%~14%之间 (例如三星堆青铜器Sn含量主要集中在3%~12%[1]),在此含量区间内,青铜器的耐蚀能力随Sn含量增加而增加,而Sn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青铜器的防护和保存[18].文献[17, 18]研究了不同Sn含量 (0、4%和6%) Cu-Sn青铜合金的长期大气暴露腐蚀行为,图2所示为不同Sn含量的青铜合金在海滨大气中暴露4~5 a的腐蚀情况.表明在城市环境中,Sn氧化物在铜绿锈层内部及膜基界面处富集,使得锈层更薄、与基体结合力更好,从而提高了锈层对合金的保护能力;在海滨环境中,Sn对合金的耐蚀行为没有太好的效果,甚至Sn氧化物的存在还会导致铜绿锈层变厚、外层腐蚀产物的吸附力变弱.孙飞龙等[19]研究表明含6%~7% Sn的锡青铜在中国南海深海环境中的腐蚀除了产生Cu2O、CuCl2和Cu2(OH)3Cl等铜的化合物外,还会发生脱Sn腐蚀.Muller等[20]研究了Sn含量 (7%、11%和14%) 对青铜合金在硫酸盐介质中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发现青铜合金的腐蚀受传质和电荷转移混合控制:高Sn含量青铜表面可以快速形成类似于胶体的钝化层,把铜离子从合金向电解质扩散的扩散系数降低到10-10 cm2/s级别.可以看出,Sn是以氧化物的形式富集在青铜合金表面的氧化膜中来影响青铜的腐蚀行为,但Sn氧化物的形成机制及其是否能提高氧化膜对青铜合金的保护能力还有待揭示. ...
... Pb在青铜器中通常作为次要和辅助性元素存在.在Cu-Sn-Pb三元合金中,Pb与Cu-Sn二元固溶体完全不互溶,而是以游离态呈“空心泡状”颗粒形式弥散分布在Cu-Sn固溶体基体中.这种Pb颗粒的分布形式可以改善凝固性能和阻碍粗大结晶组织,提高铸件性能.Pb的加入还可以降低合金的熔点,增加合金的流动性和成型能力,提高浇注时的充型能力、减少气泡等[21].研究人员对山东章丘博物馆收藏的战国青铜剑进行电子背散射观察到剑中有大量的Pb颗粒夹杂,颗粒表面腐蚀严重,且四周大都包裹有环状深灰色夹杂物[22].Quaranta等[23]研究了中国陕西出土的高Pb青铜器中球状Pb的腐蚀机制,认为球状Pb表面的金属态Pb首先被腐蚀成Pb化合物 (氧化物、硫酸盐或碳酸盐化合物等),这些不稳定的可溶性粒子通过孔隙等通道向外扩散,同时球状Pb周围溶解的Cu离子在Pb腐蚀产物扩散后留下的孔洞中以赤铜矿的形式沉积,最终使得球状Pb完全被赤铜矿所取代.王煊[1]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表面首次发现了一类与我们常见的绿色锈蚀产物完全不同的蓝白锈蚀产物,它从青铜器发掘至今未有明显病变,也没有造成毁灭性危害,只是酥松成粉状.由于它与对青铜器造成最大危害的粉状锈颇为形似,所以将其命名为“酥粉锈”,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成分为PbCO3,还含有少量Cu3(OH)2(CO3)2和Cu2(OH)2CO3等.他尝试对这种“酥粉锈”的形成进行了解析:Pb性质活泼,在常温下迅速形成一层致密的PbO薄膜,保护Pb不再被氧化;祭祀时的高温会促进Pb氧化成PbO[24, 25],待降温后PbO吸收结晶水,转变为白色无定形胶状PbO∙H2O;在酸性、有CO和O2水溶性环境中,PbO∙H2O向PbCO3转变,并与铜锈产物混合形成蓝白色锈蚀产物.凡小盼等[26]研究表明,PbCO3在富磷含氯的酸性环境下还可以转变为Pb5(PO4)3Cl.研究人员目前仅对Pb在青铜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及腐蚀产物进行了一些初步分析,关于Pb腐蚀产物对青铜文物腐蚀行为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
... Sn、Pb等合金元素除了直接参与青铜表面腐蚀产物的形成而影响青铜合金的腐蚀外,还会在青铜基体相中形成偏析相或夹杂,通过前后两者成分和结构不同导致的电化学行为差异来影响青铜合金的腐蚀行为.例如,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中发现在α固溶体基体中存在α+δ共析组织以及游离态的Pb[1].Wang等[27]研究表明铸造青铜α固溶体基体中的树枝晶比枝晶间区域以及富Sn的共析组织腐蚀更加严重.Xu等[28]研究表明硬脆第二相晶粒与基体的界面是裂纹扩展路径.从有限的关于微观组织对青铜合金腐蚀行为影响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偏析相或夹杂等的存在均加剧青铜合金的腐蚀. ...
Influence of hydrostatic pressure on corrosion behavior of ultrapure Fe
1
2019
... 与其它金属材料 (钢铁[2~4]、镁合金[5, 6]、铝合金[7, 8]等) 类似,青铜文物也面临腐蚀问题.2002年国家文物局启动的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显示,许多珍贵的青铜文物面临着十分严重的锈蚀威胁.实际上,现存青铜器很多来自考古发掘,发掘前由于长时间被埋藏在地下,埋藏地周围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使青铜器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锈蚀破坏.其中,危害极大的一类特殊腐蚀现象是“青铜病[9]”,在此过程中,青铜器逐步粉化,直到溃烂.青铜器的腐蚀破坏过程复杂,不仅受其自身组成的影响,还与埋藏环境和馆藏环境的优劣密切相关.全面了解青铜器合金成分、结构以及环境因素对其锈蚀破坏问题的影响,对于探究青铜器腐蚀破坏机理、评估青铜器在特定暴露环境中的腐蚀病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防止锈蚀青铜器出土后因为接触空气而进一步腐蚀溃烂,工作人员需要对出土青铜器采取临时或长期的封护措施.研发绿色高效、对青铜器表面状态没有影响的新型防护技术,一直是青铜器防护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 ...
静水压力对超纯Fe腐蚀行为的影响
1
2019
... 与其它金属材料 (钢铁[2~4]、镁合金[5, 6]、铝合金[7, 8]等) 类似,青铜文物也面临腐蚀问题.2002年国家文物局启动的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显示,许多珍贵的青铜文物面临着十分严重的锈蚀威胁.实际上,现存青铜器很多来自考古发掘,发掘前由于长时间被埋藏在地下,埋藏地周围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使青铜器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锈蚀破坏.其中,危害极大的一类特殊腐蚀现象是“青铜病[9]”,在此过程中,青铜器逐步粉化,直到溃烂.青铜器的腐蚀破坏过程复杂,不仅受其自身组成的影响,还与埋藏环境和馆藏环境的优劣密切相关.全面了解青铜器合金成分、结构以及环境因素对其锈蚀破坏问题的影响,对于探究青铜器腐蚀破坏机理、评估青铜器在特定暴露环境中的腐蚀病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防止锈蚀青铜器出土后因为接触空气而进一步腐蚀溃烂,工作人员需要对出土青铜器采取临时或长期的封护措施.研发绿色高效、对青铜器表面状态没有影响的新型防护技术,一直是青铜器防护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 ...
Corrosion behavior of Q235 steel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nd microorganisms
0
2016
交流电和微生物共同作用下Q235钢的腐蚀行为
0
2016
Corrosion fatigue behavior of 316LN stainless steel hollow specimen in high-temperature pressurized water
1
2021
... 与其它金属材料 (钢铁[2~4]、镁合金[5, 6]、铝合金[7, 8]等) 类似,青铜文物也面临腐蚀问题.2002年国家文物局启动的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显示,许多珍贵的青铜文物面临着十分严重的锈蚀威胁.实际上,现存青铜器很多来自考古发掘,发掘前由于长时间被埋藏在地下,埋藏地周围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使青铜器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锈蚀破坏.其中,危害极大的一类特殊腐蚀现象是“青铜病[9]”,在此过程中,青铜器逐步粉化,直到溃烂.青铜器的腐蚀破坏过程复杂,不仅受其自身组成的影响,还与埋藏环境和馆藏环境的优劣密切相关.全面了解青铜器合金成分、结构以及环境因素对其锈蚀破坏问题的影响,对于探究青铜器腐蚀破坏机理、评估青铜器在特定暴露环境中的腐蚀病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防止锈蚀青铜器出土后因为接触空气而进一步腐蚀溃烂,工作人员需要对出土青铜器采取临时或长期的封护措施.研发绿色高效、对青铜器表面状态没有影响的新型防护技术,一直是青铜器防护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 ...
316LN不锈钢管状试样高温高压水的腐蚀疲劳行为
1
2021
... 与其它金属材料 (钢铁[2~4]、镁合金[5, 6]、铝合金[7, 8]等) 类似,青铜文物也面临腐蚀问题.2002年国家文物局启动的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显示,许多珍贵的青铜文物面临着十分严重的锈蚀威胁.实际上,现存青铜器很多来自考古发掘,发掘前由于长时间被埋藏在地下,埋藏地周围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使青铜器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锈蚀破坏.其中,危害极大的一类特殊腐蚀现象是“青铜病[9]”,在此过程中,青铜器逐步粉化,直到溃烂.青铜器的腐蚀破坏过程复杂,不仅受其自身组成的影响,还与埋藏环境和馆藏环境的优劣密切相关.全面了解青铜器合金成分、结构以及环境因素对其锈蚀破坏问题的影响,对于探究青铜器腐蚀破坏机理、评估青铜器在特定暴露环境中的腐蚀病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防止锈蚀青铜器出土后因为接触空气而进一步腐蚀溃烂,工作人员需要对出土青铜器采取临时或长期的封护措施.研发绿色高效、对青铜器表面状态没有影响的新型防护技术,一直是青铜器防护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 ...
Biomedical magnesium alloys: composition, microstructure and corrosion
1
2018
... 与其它金属材料 (钢铁[2~4]、镁合金[5, 6]、铝合金[7, 8]等) 类似,青铜文物也面临腐蚀问题.2002年国家文物局启动的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显示,许多珍贵的青铜文物面临着十分严重的锈蚀威胁.实际上,现存青铜器很多来自考古发掘,发掘前由于长时间被埋藏在地下,埋藏地周围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使青铜器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锈蚀破坏.其中,危害极大的一类特殊腐蚀现象是“青铜病[9]”,在此过程中,青铜器逐步粉化,直到溃烂.青铜器的腐蚀破坏过程复杂,不仅受其自身组成的影响,还与埋藏环境和馆藏环境的优劣密切相关.全面了解青铜器合金成分、结构以及环境因素对其锈蚀破坏问题的影响,对于探究青铜器腐蚀破坏机理、评估青铜器在特定暴露环境中的腐蚀病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防止锈蚀青铜器出土后因为接触空气而进一步腐蚀溃烂,工作人员需要对出土青铜器采取临时或长期的封护措施.研发绿色高效、对青铜器表面状态没有影响的新型防护技术,一直是青铜器防护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 ...
医用镁合金: 成分、组织及腐蚀
1
2018
... 与其它金属材料 (钢铁[2~4]、镁合金[5, 6]、铝合金[7, 8]等) 类似,青铜文物也面临腐蚀问题.2002年国家文物局启动的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显示,许多珍贵的青铜文物面临着十分严重的锈蚀威胁.实际上,现存青铜器很多来自考古发掘,发掘前由于长时间被埋藏在地下,埋藏地周围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使青铜器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锈蚀破坏.其中,危害极大的一类特殊腐蚀现象是“青铜病[9]”,在此过程中,青铜器逐步粉化,直到溃烂.青铜器的腐蚀破坏过程复杂,不仅受其自身组成的影响,还与埋藏环境和馆藏环境的优劣密切相关.全面了解青铜器合金成分、结构以及环境因素对其锈蚀破坏问题的影响,对于探究青铜器腐蚀破坏机理、评估青铜器在特定暴露环境中的腐蚀病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防止锈蚀青铜器出土后因为接触空气而进一步腐蚀溃烂,工作人员需要对出土青铜器采取临时或长期的封护措施.研发绿色高效、对青铜器表面状态没有影响的新型防护技术,一直是青铜器防护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 ...
Comparative study on corrosion behavior of cast and forged Mg-5Y-7Gd-1Nd-0.5Zr alloys
1
2018
... 与其它金属材料 (钢铁[2~4]、镁合金[5, 6]、铝合金[7, 8]等) 类似,青铜文物也面临腐蚀问题.2002年国家文物局启动的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显示,许多珍贵的青铜文物面临着十分严重的锈蚀威胁.实际上,现存青铜器很多来自考古发掘,发掘前由于长时间被埋藏在地下,埋藏地周围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使青铜器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锈蚀破坏.其中,危害极大的一类特殊腐蚀现象是“青铜病[9]”,在此过程中,青铜器逐步粉化,直到溃烂.青铜器的腐蚀破坏过程复杂,不仅受其自身组成的影响,还与埋藏环境和馆藏环境的优劣密切相关.全面了解青铜器合金成分、结构以及环境因素对其锈蚀破坏问题的影响,对于探究青铜器腐蚀破坏机理、评估青铜器在特定暴露环境中的腐蚀病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防止锈蚀青铜器出土后因为接触空气而进一步腐蚀溃烂,工作人员需要对出土青铜器采取临时或长期的封护措施.研发绿色高效、对青铜器表面状态没有影响的新型防护技术,一直是青铜器防护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 ...
铸态和锻造态Mg-5Y-7Gd-1Nd-0.5Zr合金腐蚀行为对比研究
1
2018
... 与其它金属材料 (钢铁[2~4]、镁合金[5, 6]、铝合金[7, 8]等) 类似,青铜文物也面临腐蚀问题.2002年国家文物局启动的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显示,许多珍贵的青铜文物面临着十分严重的锈蚀威胁.实际上,现存青铜器很多来自考古发掘,发掘前由于长时间被埋藏在地下,埋藏地周围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使青铜器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锈蚀破坏.其中,危害极大的一类特殊腐蚀现象是“青铜病[9]”,在此过程中,青铜器逐步粉化,直到溃烂.青铜器的腐蚀破坏过程复杂,不仅受其自身组成的影响,还与埋藏环境和馆藏环境的优劣密切相关.全面了解青铜器合金成分、结构以及环境因素对其锈蚀破坏问题的影响,对于探究青铜器腐蚀破坏机理、评估青铜器在特定暴露环境中的腐蚀病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防止锈蚀青铜器出土后因为接触空气而进一步腐蚀溃烂,工作人员需要对出土青铜器采取临时或长期的封护措施.研发绿色高效、对青铜器表面状态没有影响的新型防护技术,一直是青铜器防护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 ...
Effect of Na on early atmospheric corrosion of Al
1
2019
... 与其它金属材料 (钢铁[2~4]、镁合金[5, 6]、铝合金[7, 8]等) 类似,青铜文物也面临腐蚀问题.2002年国家文物局启动的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显示,许多珍贵的青铜文物面临着十分严重的锈蚀威胁.实际上,现存青铜器很多来自考古发掘,发掘前由于长时间被埋藏在地下,埋藏地周围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使青铜器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锈蚀破坏.其中,危害极大的一类特殊腐蚀现象是“青铜病[9]”,在此过程中,青铜器逐步粉化,直到溃烂.青铜器的腐蚀破坏过程复杂,不仅受其自身组成的影响,还与埋藏环境和馆藏环境的优劣密切相关.全面了解青铜器合金成分、结构以及环境因素对其锈蚀破坏问题的影响,对于探究青铜器腐蚀破坏机理、评估青铜器在特定暴露环境中的腐蚀病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防止锈蚀青铜器出土后因为接触空气而进一步腐蚀溃烂,工作人员需要对出土青铜器采取临时或长期的封护措施.研发绿色高效、对青铜器表面状态没有影响的新型防护技术,一直是青铜器防护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 ...
Na对于Al早期大气腐蚀的影响
1
2019
... 与其它金属材料 (钢铁[2~4]、镁合金[5, 6]、铝合金[7, 8]等) 类似,青铜文物也面临腐蚀问题.2002年国家文物局启动的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显示,许多珍贵的青铜文物面临着十分严重的锈蚀威胁.实际上,现存青铜器很多来自考古发掘,发掘前由于长时间被埋藏在地下,埋藏地周围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使青铜器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锈蚀破坏.其中,危害极大的一类特殊腐蚀现象是“青铜病[9]”,在此过程中,青铜器逐步粉化,直到溃烂.青铜器的腐蚀破坏过程复杂,不仅受其自身组成的影响,还与埋藏环境和馆藏环境的优劣密切相关.全面了解青铜器合金成分、结构以及环境因素对其锈蚀破坏问题的影响,对于探究青铜器腐蚀破坏机理、评估青铜器在特定暴露环境中的腐蚀病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防止锈蚀青铜器出土后因为接触空气而进一步腐蚀溃烂,工作人员需要对出土青铜器采取临时或长期的封护措施.研发绿色高效、对青铜器表面状态没有影响的新型防护技术,一直是青铜器防护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 ...
Corrosion inhibition effect of microorganism on 5754 Al alloy in seawater
1
2020
... 与其它金属材料 (钢铁[2~4]、镁合金[5, 6]、铝合金[7, 8]等) 类似,青铜文物也面临腐蚀问题.2002年国家文物局启动的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显示,许多珍贵的青铜文物面临着十分严重的锈蚀威胁.实际上,现存青铜器很多来自考古发掘,发掘前由于长时间被埋藏在地下,埋藏地周围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使青铜器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锈蚀破坏.其中,危害极大的一类特殊腐蚀现象是“青铜病[9]”,在此过程中,青铜器逐步粉化,直到溃烂.青铜器的腐蚀破坏过程复杂,不仅受其自身组成的影响,还与埋藏环境和馆藏环境的优劣密切相关.全面了解青铜器合金成分、结构以及环境因素对其锈蚀破坏问题的影响,对于探究青铜器腐蚀破坏机理、评估青铜器在特定暴露环境中的腐蚀病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防止锈蚀青铜器出土后因为接触空气而进一步腐蚀溃烂,工作人员需要对出土青铜器采取临时或长期的封护措施.研发绿色高效、对青铜器表面状态没有影响的新型防护技术,一直是青铜器防护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 ...
微生物抑制5754铝合金的海水腐蚀行为
1
2020
... 与其它金属材料 (钢铁[2~4]、镁合金[5, 6]、铝合金[7, 8]等) 类似,青铜文物也面临腐蚀问题.2002年国家文物局启动的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显示,许多珍贵的青铜文物面临着十分严重的锈蚀威胁.实际上,现存青铜器很多来自考古发掘,发掘前由于长时间被埋藏在地下,埋藏地周围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使青铜器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锈蚀破坏.其中,危害极大的一类特殊腐蚀现象是“青铜病[9]”,在此过程中,青铜器逐步粉化,直到溃烂.青铜器的腐蚀破坏过程复杂,不仅受其自身组成的影响,还与埋藏环境和馆藏环境的优劣密切相关.全面了解青铜器合金成分、结构以及环境因素对其锈蚀破坏问题的影响,对于探究青铜器腐蚀破坏机理、评估青铜器在特定暴露环境中的腐蚀病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防止锈蚀青铜器出土后因为接触空气而进一步腐蚀溃烂,工作人员需要对出土青铜器采取临时或长期的封护措施.研发绿色高效、对青铜器表面状态没有影响的新型防护技术,一直是青铜器防护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 ...
Protection of corroded bronze
1
2010
... 与其它金属材料 (钢铁[2~4]、镁合金[5, 6]、铝合金[7, 8]等) 类似,青铜文物也面临腐蚀问题.2002年国家文物局启动的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显示,许多珍贵的青铜文物面临着十分严重的锈蚀威胁.实际上,现存青铜器很多来自考古发掘,发掘前由于长时间被埋藏在地下,埋藏地周围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使青铜器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锈蚀破坏.其中,危害极大的一类特殊腐蚀现象是“青铜病[9]”,在此过程中,青铜器逐步粉化,直到溃烂.青铜器的腐蚀破坏过程复杂,不仅受其自身组成的影响,还与埋藏环境和馆藏环境的优劣密切相关.全面了解青铜器合金成分、结构以及环境因素对其锈蚀破坏问题的影响,对于探究青铜器腐蚀破坏机理、评估青铜器在特定暴露环境中的腐蚀病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防止锈蚀青铜器出土后因为接触空气而进一步腐蚀溃烂,工作人员需要对出土青铜器采取临时或长期的封护措施.研发绿色高效、对青铜器表面状态没有影响的新型防护技术,一直是青铜器防护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 ...
腐蚀青铜器的保护
1
2010
... 与其它金属材料 (钢铁[2~4]、镁合金[5, 6]、铝合金[7, 8]等) 类似,青铜文物也面临腐蚀问题.2002年国家文物局启动的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显示,许多珍贵的青铜文物面临着十分严重的锈蚀威胁.实际上,现存青铜器很多来自考古发掘,发掘前由于长时间被埋藏在地下,埋藏地周围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使青铜器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锈蚀破坏.其中,危害极大的一类特殊腐蚀现象是“青铜病[9]”,在此过程中,青铜器逐步粉化,直到溃烂.青铜器的腐蚀破坏过程复杂,不仅受其自身组成的影响,还与埋藏环境和馆藏环境的优劣密切相关.全面了解青铜器合金成分、结构以及环境因素对其锈蚀破坏问题的影响,对于探究青铜器腐蚀破坏机理、评估青铜器在特定暴露环境中的腐蚀病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防止锈蚀青铜器出土后因为接触空气而进一步腐蚀溃烂,工作人员需要对出土青铜器采取临时或长期的封护措施.研发绿色高效、对青铜器表面状态没有影响的新型防护技术,一直是青铜器防护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 ...
The methodology study on the rust mechanism of brass wares
2
2003
... 全面腐蚀是指腐蚀发生在整个青铜器表面,一般是由青铜器本身材料成分差异造成的微电偶腐蚀所导致.潮湿环境会进一步加剧微电偶腐蚀,进而导致青铜器发生更严重的全面腐蚀.全面腐蚀的主要腐蚀产物为Cu2O[10].总体反应机理如下: ...
... 在干燥环境中,Cu2O形成的腐蚀产物膜可以对青铜器起到保护作用,阻止腐蚀进一步进行.此时,即使环境中有O2和HCl,Cu2O也不会发生转化.在潮湿环境中,Cu2O则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发生反应,生成孔雀石 (Cu2(OH)2CO3) (反应 (4)),甚至在强碱性 (pH>9) 环境中,Cu2(OH)2CO3和Cu2O还会再与空气中的O2、CO2发生作用,生成蓝铜矿 (Cu3(OH)2(CO3)2) (反应 (5))[10].随着Cu2O向Cu2(OH)2CO3和Cu3(OH)2(CO3)2的转变,腐蚀产物膜的保护性降低,青铜器腐蚀加速. ...
青铜文物腐蚀机理及保护方法研究
2
2003
... 全面腐蚀是指腐蚀发生在整个青铜器表面,一般是由青铜器本身材料成分差异造成的微电偶腐蚀所导致.潮湿环境会进一步加剧微电偶腐蚀,进而导致青铜器发生更严重的全面腐蚀.全面腐蚀的主要腐蚀产物为Cu2O[10].总体反应机理如下: ...
... 在干燥环境中,Cu2O形成的腐蚀产物膜可以对青铜器起到保护作用,阻止腐蚀进一步进行.此时,即使环境中有O2和HCl,Cu2O也不会发生转化.在潮湿环境中,Cu2O则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发生反应,生成孔雀石 (Cu2(OH)2CO3) (反应 (4)),甚至在强碱性 (pH>9) 环境中,Cu2(OH)2CO3和Cu2O还会再与空气中的O2、CO2发生作用,生成蓝铜矿 (Cu3(OH)2(CO3)2) (反应 (5))[10].随着Cu2O向Cu2(OH)2CO3和Cu3(OH)2(CO3)2的转变,腐蚀产物膜的保护性降低,青铜器腐蚀加速. ...
The scientific analysis of bronze cultural relics and the corrosion mechanism and protection methods
4
2013
... 小孔腐蚀是导致青铜器破坏的主要腐蚀现象,指腐蚀发生在青铜器表面某一点,并集中向器物深处延伸,甚至造成青铜器腐蚀穿孔,一般是由于青铜器基体内含有的少量杂质、铸造裂缝或孔洞造成.通常,青铜器表面锈层主要分为三层 (如图1所示[11]):最内层 (第一层) 是米白色的CuCl,中间层 (第二层) 是红棕色的Cu2O,最外层 (第三层) 是绿色或蓝色的CuCO3·Cu(OH)2.在小孔腐蚀处,锈层中的腐蚀产物会最终形成绿色的CuCl2·3Cu(OH)2,从而使此区域的锈层转变为主要包含CuCl和CuCl2·3Cu(OH)2的有害锈层 (粉状锈).Lucey等[12]提出了小孔腐蚀的“膜电池”理论,认为阴阳极过程分别在Cu2O膜的外层和内层进行:外层发生阴极反应Cu2++e=Cu+,内层发生阳极反应 (反应 (2)).而反应中的Cu+一部分是由腐蚀孔内通过Cu2O膜上的孔洞扩散出来,另一部分由Cu2O膜表面阴极还原产生. ...
... [
11]
Cross sectional image of pitting corrosion of bronze[11]Fig.1![]()
根据以上腐蚀产物,研究表明小孔腐蚀反应机理主要分为以下几步[13~15]:首先,当青铜器长期和周围环境中的氯化物接触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米白色的CuCl.根据“膜电池”理论,小孔内生成Cu+和Cu2+,Cu+再与Cl-直接结合生成CuCl (反应 (7)).一方面,CuCl在含氧的潮湿环境中会与水蒸气和O2反应,直接生成CuCl2·3Cu(OH)2[15] (反应 (8)).另一方面,CuCl遇到水汽还生成红色的Cu2O和HCl (反应 (9)),Cu2O在遇到含有CO2的水汽时会形成CuCO3·Cu(OH)2(反应 (10)),而CuCO3·Cu(OH)2及Cu2O都可能在HCl的作用下发生变化而形成绿色粉状锈CuCl2·3Cu(OH)2 (反应 (11)、(12)). ...
... [
11]
Fig.1![]()
根据以上腐蚀产物,研究表明小孔腐蚀反应机理主要分为以下几步[13~15]:首先,当青铜器长期和周围环境中的氯化物接触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米白色的CuCl.根据“膜电池”理论,小孔内生成Cu+和Cu2+,Cu+再与Cl-直接结合生成CuCl (反应 (7)).一方面,CuCl在含氧的潮湿环境中会与水蒸气和O2反应,直接生成CuCl2·3Cu(OH)2[15] (反应 (8)).另一方面,CuCl遇到水汽还生成红色的Cu2O和HCl (反应 (9)),Cu2O在遇到含有CO2的水汽时会形成CuCO3·Cu(OH)2(反应 (10)),而CuCO3·Cu(OH)2及Cu2O都可能在HCl的作用下发生变化而形成绿色粉状锈CuCl2·3Cu(OH)2 (反应 (11)、(12)). ...
... 光照能够使青铜文物上的Cu2O释放光电子,转变成具有强氧化性的光空穴物质,它可夺取Cu原子上的电子,从而导致文物的腐蚀.光照还可使Cu2O吸附O2,进一步腐蚀合金组分,使表面锈蚀层不断增厚[11].Wu等[27]系统研究了紫外光 (UV) 和可见光对青铜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表明对照组中的青铜器样品在枝晶区域有明显的局部腐蚀坑 (如图3a所示),而可见光照射下的青铜样品表面出现大量的多孔腐蚀产物 (如图3b所示),青铜样品腐蚀程度较黑暗中的更加严重,UV照射下青铜器样品表面只有轻微的局部凹陷 (如图3c所示),表明UV明显减缓了青铜基体的腐蚀,这是因为UV照射增强了Sn在氧化膜中的富集,稳定了氧化膜,提高了氧化膜的保护性能.考虑到光照对青铜器腐蚀行为的影响,青铜器的馆藏环境对于光照的要求为不大于300勒克斯[38]. ...
青铜文物的科学分析与腐蚀机理及保护方法略述
4
2013
... 小孔腐蚀是导致青铜器破坏的主要腐蚀现象,指腐蚀发生在青铜器表面某一点,并集中向器物深处延伸,甚至造成青铜器腐蚀穿孔,一般是由于青铜器基体内含有的少量杂质、铸造裂缝或孔洞造成.通常,青铜器表面锈层主要分为三层 (如图1所示[11]):最内层 (第一层) 是米白色的CuCl,中间层 (第二层) 是红棕色的Cu2O,最外层 (第三层) 是绿色或蓝色的CuCO3·Cu(OH)2.在小孔腐蚀处,锈层中的腐蚀产物会最终形成绿色的CuCl2·3Cu(OH)2,从而使此区域的锈层转变为主要包含CuCl和CuCl2·3Cu(OH)2的有害锈层 (粉状锈).Lucey等[12]提出了小孔腐蚀的“膜电池”理论,认为阴阳极过程分别在Cu2O膜的外层和内层进行:外层发生阴极反应Cu2++e=Cu+,内层发生阳极反应 (反应 (2)).而反应中的Cu+一部分是由腐蚀孔内通过Cu2O膜上的孔洞扩散出来,另一部分由Cu2O膜表面阴极还原产生. ...
... [
11]
Cross sectional image of pitting corrosion of bronze[11]Fig.1![]()
根据以上腐蚀产物,研究表明小孔腐蚀反应机理主要分为以下几步[13~15]:首先,当青铜器长期和周围环境中的氯化物接触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米白色的CuCl.根据“膜电池”理论,小孔内生成Cu+和Cu2+,Cu+再与Cl-直接结合生成CuCl (反应 (7)).一方面,CuCl在含氧的潮湿环境中会与水蒸气和O2反应,直接生成CuCl2·3Cu(OH)2[15] (反应 (8)).另一方面,CuCl遇到水汽还生成红色的Cu2O和HCl (反应 (9)),Cu2O在遇到含有CO2的水汽时会形成CuCO3·Cu(OH)2(反应 (10)),而CuCO3·Cu(OH)2及Cu2O都可能在HCl的作用下发生变化而形成绿色粉状锈CuCl2·3Cu(OH)2 (反应 (11)、(12)). ...
... [
11]
Fig.1![]()
根据以上腐蚀产物,研究表明小孔腐蚀反应机理主要分为以下几步[13~15]:首先,当青铜器长期和周围环境中的氯化物接触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米白色的CuCl.根据“膜电池”理论,小孔内生成Cu+和Cu2+,Cu+再与Cl-直接结合生成CuCl (反应 (7)).一方面,CuCl在含氧的潮湿环境中会与水蒸气和O2反应,直接生成CuCl2·3Cu(OH)2[15] (反应 (8)).另一方面,CuCl遇到水汽还生成红色的Cu2O和HCl (反应 (9)),Cu2O在遇到含有CO2的水汽时会形成CuCO3·Cu(OH)2(反应 (10)),而CuCO3·Cu(OH)2及Cu2O都可能在HCl的作用下发生变化而形成绿色粉状锈CuCl2·3Cu(OH)2 (反应 (11)、(12)). ...
... 光照能够使青铜文物上的Cu2O释放光电子,转变成具有强氧化性的光空穴物质,它可夺取Cu原子上的电子,从而导致文物的腐蚀.光照还可使Cu2O吸附O2,进一步腐蚀合金组分,使表面锈蚀层不断增厚[11].Wu等[27]系统研究了紫外光 (UV) 和可见光对青铜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表明对照组中的青铜器样品在枝晶区域有明显的局部腐蚀坑 (如图3a所示),而可见光照射下的青铜样品表面出现大量的多孔腐蚀产物 (如图3b所示),青铜样品腐蚀程度较黑暗中的更加严重,UV照射下青铜器样品表面只有轻微的局部凹陷 (如图3c所示),表明UV明显减缓了青铜基体的腐蚀,这是因为UV照射增强了Sn在氧化膜中的富集,稳定了氧化膜,提高了氧化膜的保护性能.考虑到光照对青铜器腐蚀行为的影响,青铜器的馆藏环境对于光照的要求为不大于300勒克斯[38]. ...
Developments leading to the pres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pitting corrosion of copper
1
1972
... 小孔腐蚀是导致青铜器破坏的主要腐蚀现象,指腐蚀发生在青铜器表面某一点,并集中向器物深处延伸,甚至造成青铜器腐蚀穿孔,一般是由于青铜器基体内含有的少量杂质、铸造裂缝或孔洞造成.通常,青铜器表面锈层主要分为三层 (如图1所示[11]):最内层 (第一层) 是米白色的CuCl,中间层 (第二层) 是红棕色的Cu2O,最外层 (第三层) 是绿色或蓝色的CuCO3·Cu(OH)2.在小孔腐蚀处,锈层中的腐蚀产物会最终形成绿色的CuCl2·3Cu(OH)2,从而使此区域的锈层转变为主要包含CuCl和CuCl2·3Cu(OH)2的有害锈层 (粉状锈).Lucey等[12]提出了小孔腐蚀的“膜电池”理论,认为阴阳极过程分别在Cu2O膜的外层和内层进行:外层发生阴极反应Cu2++e=Cu+,内层发生阳极反应 (反应 (2)).而反应中的Cu+一部分是由腐蚀孔内通过Cu2O膜上的孔洞扩散出来,另一部分由Cu2O膜表面阴极还原产生. ...
Study of patina formation on bronze specimens
2
2009
... 根据以上腐蚀产物,研究表明小孔腐蚀反应机理主要分为以下几步[13~15]:首先,当青铜器长期和周围环境中的氯化物接触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米白色的CuCl.根据“膜电池”理论,小孔内生成Cu+和Cu2+,Cu+再与Cl-直接结合生成CuCl (反应 (7)).一方面,CuCl在含氧的潮湿环境中会与水蒸气和O2反应,直接生成CuCl2·3Cu(OH)2[15] (反应 (8)).另一方面,CuCl遇到水汽还生成红色的Cu2O和HCl (反应 (9)),Cu2O在遇到含有CO2的水汽时会形成CuCO3·Cu(OH)2(反应 (10)),而CuCO3·Cu(OH)2及Cu2O都可能在HCl的作用下发生变化而形成绿色粉状锈CuCl2·3Cu(OH)2 (反应 (11)、(12)). ...
... (1) Cl-的影响 Cl-普遍存在于土壤腐蚀环境中,是导致青铜文物发生“青铜病”的罪魁祸首.同时,它也是大气,尤其是海洋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之一[29~31].Cl-加剧青铜器腐蚀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Cl-在金属表面或钝化膜上吸附,形成强电场或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络合物,促进金属溶解;另一方面,Cl-会穿透钝化膜,进入膜基界面并加速青铜基体的腐蚀.青铜器在含Cl-和O2的腐蚀环境中发生电化学和化学腐蚀的机理已有研究[32, 33].一般认为,其阴极过程主要是氧还原反应,产生OH-;阳极过程首先是Cu的氧化过程,并与OH-反应生成Cu2O沉积在青铜器表面 (反应 (3)).然后,部分Cu2O会与Cl-继续反应生成疏松的CuCl2·3Cu(OH)2或Cu2(OH)3Cl,部分过程还会生成CuCl等铜盐[13].此外,Cu+在Cl¯作用下还可能会生成可溶的CuCl,大部分CuCl也会跟OH-结合生成Cu2O.其中,Cu2(OH)3Cl属于“粉状锈”,是“有害锈”的主要产物,它会导致青铜文物被进一步腐蚀破坏.更重要的是,“粉状锈”容易在空气中扩散并附着在其它本来完好的青铜文物上,使完好的青铜也发生锈蚀破坏[34],但其扩散破坏机制尚未明确. ...
Application of Benzotriazole as an inhibitor to antiquities preservation
0
1999
Further research into corrosion machanism of “powdery copper rust”
2
1989
... 根据以上腐蚀产物,研究表明小孔腐蚀反应机理主要分为以下几步[13~15]:首先,当青铜器长期和周围环境中的氯化物接触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米白色的CuCl.根据“膜电池”理论,小孔内生成Cu+和Cu2+,Cu+再与Cl-直接结合生成CuCl (反应 (7)).一方面,CuCl在含氧的潮湿环境中会与水蒸气和O2反应,直接生成CuCl2·3Cu(OH)2[15] (反应 (8)).另一方面,CuCl遇到水汽还生成红色的Cu2O和HCl (反应 (9)),Cu2O在遇到含有CO2的水汽时会形成CuCO3·Cu(OH)2(反应 (10)),而CuCO3·Cu(OH)2及Cu2O都可能在HCl的作用下发生变化而形成绿色粉状锈CuCl2·3Cu(OH)2 (反应 (11)、(12)). ...
... [15] (反应 (8)).另一方面,CuCl遇到水汽还生成红色的Cu2O和HCl (反应 (9)),Cu2O在遇到含有CO2的水汽时会形成CuCO3·Cu(OH)2(反应 (10)),而CuCO3·Cu(OH)2及Cu2O都可能在HCl的作用下发生变化而形成绿色粉状锈CuCl2·3Cu(OH)2 (反应 (11)、(12)). ...
古代青铜器“粉状锈”锈蚀机理新探
2
1989
... 根据以上腐蚀产物,研究表明小孔腐蚀反应机理主要分为以下几步[13~15]:首先,当青铜器长期和周围环境中的氯化物接触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米白色的CuCl.根据“膜电池”理论,小孔内生成Cu+和Cu2+,Cu+再与Cl-直接结合生成CuCl (反应 (7)).一方面,CuCl在含氧的潮湿环境中会与水蒸气和O2反应,直接生成CuCl2·3Cu(OH)2[15] (反应 (8)).另一方面,CuCl遇到水汽还生成红色的Cu2O和HCl (反应 (9)),Cu2O在遇到含有CO2的水汽时会形成CuCO3·Cu(OH)2(反应 (10)),而CuCO3·Cu(OH)2及Cu2O都可能在HCl的作用下发生变化而形成绿色粉状锈CuCl2·3Cu(OH)2 (反应 (11)、(12)). ...
... [15] (反应 (8)).另一方面,CuCl遇到水汽还生成红色的Cu2O和HCl (反应 (9)),Cu2O在遇到含有CO2的水汽时会形成CuCO3·Cu(OH)2(反应 (10)),而CuCO3·Cu(OH)2及Cu2O都可能在HCl的作用下发生变化而形成绿色粉状锈CuCl2·3Cu(OH)2 (反应 (11)、(12)). ...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duction of the bronze disease and the potting corrosion
1
1998
... 小孔腐蚀一旦形成,腐蚀孔内的腐蚀速率就会加大,从而加深局部腐蚀.腐蚀孔内的腐蚀速率之所以增大,主要是因为腐蚀孔的自催化效应[16]:腐蚀孔内相对缺氧,成为阳极区,腐蚀孔外的金属表面相对于腐蚀孔内是阴极区;在孔内CuCl生成CuCl2·3Cu(OH)2和Cu2O的过程中,都会有HCl的释放,以至于腐蚀孔内溶液的pH值降低、Cl-浓度增高,从而加速了Cu2O和CuCO3·Cu(OH)2向粉状锈CuCl2·3Cu(OH)2的转化.这种腐蚀孔的自催化效应,会直接加速小孔腐蚀的速率,直至青铜器穿孔、溃烂. ...
青铜病的发生与小孔腐蚀的关系
1
1998
... 小孔腐蚀一旦形成,腐蚀孔内的腐蚀速率就会加大,从而加深局部腐蚀.腐蚀孔内的腐蚀速率之所以增大,主要是因为腐蚀孔的自催化效应[16]:腐蚀孔内相对缺氧,成为阳极区,腐蚀孔外的金属表面相对于腐蚀孔内是阴极区;在孔内CuCl生成CuCl2·3Cu(OH)2和Cu2O的过程中,都会有HCl的释放,以至于腐蚀孔内溶液的pH值降低、Cl-浓度增高,从而加速了Cu2O和CuCO3·Cu(OH)2向粉状锈CuCl2·3Cu(OH)2的转化.这种腐蚀孔的自催化效应,会直接加速小孔腐蚀的速率,直至青铜器穿孔、溃烂. ...
Corrosive destruction of ancient bronzes
3
1979
... (1) Sn的影响 Sn是青铜器中的主要合金元素,其添加量通常在3%~14%之间 (例如三星堆青铜器Sn含量主要集中在3%~12%[1]),在此含量区间内,青铜器的耐蚀能力随Sn含量增加而增加,而Sn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青铜器的防护和保存[18].文献[17, 18]研究了不同Sn含量 (0、4%和6%) Cu-Sn青铜合金的长期大气暴露腐蚀行为,图2所示为不同Sn含量的青铜合金在海滨大气中暴露4~5 a的腐蚀情况.表明在城市环境中,Sn氧化物在铜绿锈层内部及膜基界面处富集,使得锈层更薄、与基体结合力更好,从而提高了锈层对合金的保护能力;在海滨环境中,Sn对合金的耐蚀行为没有太好的效果,甚至Sn氧化物的存在还会导致铜绿锈层变厚、外层腐蚀产物的吸附力变弱.孙飞龙等[19]研究表明含6%~7% Sn的锡青铜在中国南海深海环境中的腐蚀除了产生Cu2O、CuCl2和Cu2(OH)3Cl等铜的化合物外,还会发生脱Sn腐蚀.Muller等[20]研究了Sn含量 (7%、11%和14%) 对青铜合金在硫酸盐介质中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发现青铜合金的腐蚀受传质和电荷转移混合控制:高Sn含量青铜表面可以快速形成类似于胶体的钝化层,把铜离子从合金向电解质扩散的扩散系数降低到10-10 cm2/s级别.可以看出,Sn是以氧化物的形式富集在青铜合金表面的氧化膜中来影响青铜的腐蚀行为,但Sn氧化物的形成机制及其是否能提高氧化膜对青铜合金的保护能力还有待揭示. ...
... [
17]
Cross sectional images of Cu4Sn/Cu6Sn (a) and Cu metal (b) exposed at Brest for 5 a as well as the elemental mapping (c-f) corresponding to Fig.2a[17]Fig.2![]()
(2) Pb的影响 ...
... [
17]
Fig.2![]()
(2) Pb的影响 ...
古代青铜器的腐蚀性破坏
3
1979
... (1) Sn的影响 Sn是青铜器中的主要合金元素,其添加量通常在3%~14%之间 (例如三星堆青铜器Sn含量主要集中在3%~12%[1]),在此含量区间内,青铜器的耐蚀能力随Sn含量增加而增加,而Sn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青铜器的防护和保存[18].文献[17, 18]研究了不同Sn含量 (0、4%和6%) Cu-Sn青铜合金的长期大气暴露腐蚀行为,图2所示为不同Sn含量的青铜合金在海滨大气中暴露4~5 a的腐蚀情况.表明在城市环境中,Sn氧化物在铜绿锈层内部及膜基界面处富集,使得锈层更薄、与基体结合力更好,从而提高了锈层对合金的保护能力;在海滨环境中,Sn对合金的耐蚀行为没有太好的效果,甚至Sn氧化物的存在还会导致铜绿锈层变厚、外层腐蚀产物的吸附力变弱.孙飞龙等[19]研究表明含6%~7% Sn的锡青铜在中国南海深海环境中的腐蚀除了产生Cu2O、CuCl2和Cu2(OH)3Cl等铜的化合物外,还会发生脱Sn腐蚀.Muller等[20]研究了Sn含量 (7%、11%和14%) 对青铜合金在硫酸盐介质中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发现青铜合金的腐蚀受传质和电荷转移混合控制:高Sn含量青铜表面可以快速形成类似于胶体的钝化层,把铜离子从合金向电解质扩散的扩散系数降低到10-10 cm2/s级别.可以看出,Sn是以氧化物的形式富集在青铜合金表面的氧化膜中来影响青铜的腐蚀行为,但Sn氧化物的形成机制及其是否能提高氧化膜对青铜合金的保护能力还有待揭示. ...
... [
17]
Cross sectional images of Cu4Sn/Cu6Sn (a) and Cu metal (b) exposed at Brest for 5 a as well as the elemental mapping (c-f) corresponding to Fig.2a[17]Fig.2![]()
(2) Pb的影响 ...
... [
17]
Fig.2![]()
(2) Pb的影响 ...
The role of Sn on the long-term atmospheric corrosion of binary Cu-Sn bronze alloys in architecture
2
2019
... (1) Sn的影响 Sn是青铜器中的主要合金元素,其添加量通常在3%~14%之间 (例如三星堆青铜器Sn含量主要集中在3%~12%[1]),在此含量区间内,青铜器的耐蚀能力随Sn含量增加而增加,而Sn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青铜器的防护和保存[18].文献[17, 18]研究了不同Sn含量 (0、4%和6%) Cu-Sn青铜合金的长期大气暴露腐蚀行为,图2所示为不同Sn含量的青铜合金在海滨大气中暴露4~5 a的腐蚀情况.表明在城市环境中,Sn氧化物在铜绿锈层内部及膜基界面处富集,使得锈层更薄、与基体结合力更好,从而提高了锈层对合金的保护能力;在海滨环境中,Sn对合金的耐蚀行为没有太好的效果,甚至Sn氧化物的存在还会导致铜绿锈层变厚、外层腐蚀产物的吸附力变弱.孙飞龙等[19]研究表明含6%~7% Sn的锡青铜在中国南海深海环境中的腐蚀除了产生Cu2O、CuCl2和Cu2(OH)3Cl等铜的化合物外,还会发生脱Sn腐蚀.Muller等[20]研究了Sn含量 (7%、11%和14%) 对青铜合金在硫酸盐介质中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发现青铜合金的腐蚀受传质和电荷转移混合控制:高Sn含量青铜表面可以快速形成类似于胶体的钝化层,把铜离子从合金向电解质扩散的扩散系数降低到10-10 cm2/s级别.可以看出,Sn是以氧化物的形式富集在青铜合金表面的氧化膜中来影响青铜的腐蚀行为,但Sn氧化物的形成机制及其是否能提高氧化膜对青铜合金的保护能力还有待揭示. ...
... , 18]研究了不同Sn含量 (0、4%和6%) Cu-Sn青铜合金的长期大气暴露腐蚀行为,图2所示为不同Sn含量的青铜合金在海滨大气中暴露4~5 a的腐蚀情况.表明在城市环境中,Sn氧化物在铜绿锈层内部及膜基界面处富集,使得锈层更薄、与基体结合力更好,从而提高了锈层对合金的保护能力;在海滨环境中,Sn对合金的耐蚀行为没有太好的效果,甚至Sn氧化物的存在还会导致铜绿锈层变厚、外层腐蚀产物的吸附力变弱.孙飞龙等[19]研究表明含6%~7% Sn的锡青铜在中国南海深海环境中的腐蚀除了产生Cu2O、CuCl2和Cu2(OH)3Cl等铜的化合物外,还会发生脱Sn腐蚀.Muller等[20]研究了Sn含量 (7%、11%和14%) 对青铜合金在硫酸盐介质中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发现青铜合金的腐蚀受传质和电荷转移混合控制:高Sn含量青铜表面可以快速形成类似于胶体的钝化层,把铜离子从合金向电解质扩散的扩散系数降低到10-10 cm2/s级别.可以看出,Sn是以氧化物的形式富集在青铜合金表面的氧化膜中来影响青铜的腐蚀行为,但Sn氧化物的形成机制及其是否能提高氧化膜对青铜合金的保护能力还有待揭示. ...
Corrosion behavior of copper alloys in deep ocean environment of south China sea
1
2013
... (1) Sn的影响 Sn是青铜器中的主要合金元素,其添加量通常在3%~14%之间 (例如三星堆青铜器Sn含量主要集中在3%~12%[1]),在此含量区间内,青铜器的耐蚀能力随Sn含量增加而增加,而Sn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青铜器的防护和保存[18].文献[17, 18]研究了不同Sn含量 (0、4%和6%) Cu-Sn青铜合金的长期大气暴露腐蚀行为,图2所示为不同Sn含量的青铜合金在海滨大气中暴露4~5 a的腐蚀情况.表明在城市环境中,Sn氧化物在铜绿锈层内部及膜基界面处富集,使得锈层更薄、与基体结合力更好,从而提高了锈层对合金的保护能力;在海滨环境中,Sn对合金的耐蚀行为没有太好的效果,甚至Sn氧化物的存在还会导致铜绿锈层变厚、外层腐蚀产物的吸附力变弱.孙飞龙等[19]研究表明含6%~7% Sn的锡青铜在中国南海深海环境中的腐蚀除了产生Cu2O、CuCl2和Cu2(OH)3Cl等铜的化合物外,还会发生脱Sn腐蚀.Muller等[20]研究了Sn含量 (7%、11%和14%) 对青铜合金在硫酸盐介质中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发现青铜合金的腐蚀受传质和电荷转移混合控制:高Sn含量青铜表面可以快速形成类似于胶体的钝化层,把铜离子从合金向电解质扩散的扩散系数降低到10-10 cm2/s级别.可以看出,Sn是以氧化物的形式富集在青铜合金表面的氧化膜中来影响青铜的腐蚀行为,但Sn氧化物的形成机制及其是否能提高氧化膜对青铜合金的保护能力还有待揭示. ...
铜合金在中国南海深海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研究
1
2013
... (1) Sn的影响 Sn是青铜器中的主要合金元素,其添加量通常在3%~14%之间 (例如三星堆青铜器Sn含量主要集中在3%~12%[1]),在此含量区间内,青铜器的耐蚀能力随Sn含量增加而增加,而Sn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青铜器的防护和保存[18].文献[17, 18]研究了不同Sn含量 (0、4%和6%) Cu-Sn青铜合金的长期大气暴露腐蚀行为,图2所示为不同Sn含量的青铜合金在海滨大气中暴露4~5 a的腐蚀情况.表明在城市环境中,Sn氧化物在铜绿锈层内部及膜基界面处富集,使得锈层更薄、与基体结合力更好,从而提高了锈层对合金的保护能力;在海滨环境中,Sn对合金的耐蚀行为没有太好的效果,甚至Sn氧化物的存在还会导致铜绿锈层变厚、外层腐蚀产物的吸附力变弱.孙飞龙等[19]研究表明含6%~7% Sn的锡青铜在中国南海深海环境中的腐蚀除了产生Cu2O、CuCl2和Cu2(OH)3Cl等铜的化合物外,还会发生脱Sn腐蚀.Muller等[20]研究了Sn含量 (7%、11%和14%) 对青铜合金在硫酸盐介质中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发现青铜合金的腐蚀受传质和电荷转移混合控制:高Sn含量青铜表面可以快速形成类似于胶体的钝化层,把铜离子从合金向电解质扩散的扩散系数降低到10-10 cm2/s级别.可以看出,Sn是以氧化物的形式富集在青铜合金表面的氧化膜中来影响青铜的腐蚀行为,但Sn氧化物的形成机制及其是否能提高氧化膜对青铜合金的保护能力还有待揭示. ...
α-CuSn bronzes in sulphate medium: Influence of the tin content on corrosion processes
1
2013
... (1) Sn的影响 Sn是青铜器中的主要合金元素,其添加量通常在3%~14%之间 (例如三星堆青铜器Sn含量主要集中在3%~12%[1]),在此含量区间内,青铜器的耐蚀能力随Sn含量增加而增加,而Sn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青铜器的防护和保存[18].文献[17, 18]研究了不同Sn含量 (0、4%和6%) Cu-Sn青铜合金的长期大气暴露腐蚀行为,图2所示为不同Sn含量的青铜合金在海滨大气中暴露4~5 a的腐蚀情况.表明在城市环境中,Sn氧化物在铜绿锈层内部及膜基界面处富集,使得锈层更薄、与基体结合力更好,从而提高了锈层对合金的保护能力;在海滨环境中,Sn对合金的耐蚀行为没有太好的效果,甚至Sn氧化物的存在还会导致铜绿锈层变厚、外层腐蚀产物的吸附力变弱.孙飞龙等[19]研究表明含6%~7% Sn的锡青铜在中国南海深海环境中的腐蚀除了产生Cu2O、CuCl2和Cu2(OH)3Cl等铜的化合物外,还会发生脱Sn腐蚀.Muller等[20]研究了Sn含量 (7%、11%和14%) 对青铜合金在硫酸盐介质中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发现青铜合金的腐蚀受传质和电荷转移混合控制:高Sn含量青铜表面可以快速形成类似于胶体的钝化层,把铜离子从合金向电解质扩散的扩散系数降低到10-10 cm2/s级别.可以看出,Sn是以氧化物的形式富集在青铜合金表面的氧化膜中来影响青铜的腐蚀行为,但Sn氧化物的形成机制及其是否能提高氧化膜对青铜合金的保护能力还有待揭示. ...
Examination, con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a gilded Egyptian bronze Osiris
1
2002
... Pb在青铜器中通常作为次要和辅助性元素存在.在Cu-Sn-Pb三元合金中,Pb与Cu-Sn二元固溶体完全不互溶,而是以游离态呈“空心泡状”颗粒形式弥散分布在Cu-Sn固溶体基体中.这种Pb颗粒的分布形式可以改善凝固性能和阻碍粗大结晶组织,提高铸件性能.Pb的加入还可以降低合金的熔点,增加合金的流动性和成型能力,提高浇注时的充型能力、减少气泡等[21].研究人员对山东章丘博物馆收藏的战国青铜剑进行电子背散射观察到剑中有大量的Pb颗粒夹杂,颗粒表面腐蚀严重,且四周大都包裹有环状深灰色夹杂物[22].Quaranta等[23]研究了中国陕西出土的高Pb青铜器中球状Pb的腐蚀机制,认为球状Pb表面的金属态Pb首先被腐蚀成Pb化合物 (氧化物、硫酸盐或碳酸盐化合物等),这些不稳定的可溶性粒子通过孔隙等通道向外扩散,同时球状Pb周围溶解的Cu离子在Pb腐蚀产物扩散后留下的孔洞中以赤铜矿的形式沉积,最终使得球状Pb完全被赤铜矿所取代.王煊[1]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表面首次发现了一类与我们常见的绿色锈蚀产物完全不同的蓝白锈蚀产物,它从青铜器发掘至今未有明显病变,也没有造成毁灭性危害,只是酥松成粉状.由于它与对青铜器造成最大危害的粉状锈颇为形似,所以将其命名为“酥粉锈”,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成分为PbCO3,还含有少量Cu3(OH)2(CO3)2和Cu2(OH)2CO3等.他尝试对这种“酥粉锈”的形成进行了解析:Pb性质活泼,在常温下迅速形成一层致密的PbO薄膜,保护Pb不再被氧化;祭祀时的高温会促进Pb氧化成PbO[24, 25],待降温后PbO吸收结晶水,转变为白色无定形胶状PbO∙H2O;在酸性、有CO和O2水溶性环境中,PbO∙H2O向PbCO3转变,并与铜锈产物混合形成蓝白色锈蚀产物.凡小盼等[26]研究表明,PbCO3在富磷含氯的酸性环境下还可以转变为Pb5(PO4)3Cl.研究人员目前仅对Pb在青铜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及腐蚀产物进行了一些初步分析,关于Pb腐蚀产物对青铜文物腐蚀行为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
Conservational restoration of a bronze sword with ultrahigh lead content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collected in Zhangqiu Museum
1
2019
... Pb在青铜器中通常作为次要和辅助性元素存在.在Cu-Sn-Pb三元合金中,Pb与Cu-Sn二元固溶体完全不互溶,而是以游离态呈“空心泡状”颗粒形式弥散分布在Cu-Sn固溶体基体中.这种Pb颗粒的分布形式可以改善凝固性能和阻碍粗大结晶组织,提高铸件性能.Pb的加入还可以降低合金的熔点,增加合金的流动性和成型能力,提高浇注时的充型能力、减少气泡等[21].研究人员对山东章丘博物馆收藏的战国青铜剑进行电子背散射观察到剑中有大量的Pb颗粒夹杂,颗粒表面腐蚀严重,且四周大都包裹有环状深灰色夹杂物[22].Quaranta等[23]研究了中国陕西出土的高Pb青铜器中球状Pb的腐蚀机制,认为球状Pb表面的金属态Pb首先被腐蚀成Pb化合物 (氧化物、硫酸盐或碳酸盐化合物等),这些不稳定的可溶性粒子通过孔隙等通道向外扩散,同时球状Pb周围溶解的Cu离子在Pb腐蚀产物扩散后留下的孔洞中以赤铜矿的形式沉积,最终使得球状Pb完全被赤铜矿所取代.王煊[1]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表面首次发现了一类与我们常见的绿色锈蚀产物完全不同的蓝白锈蚀产物,它从青铜器发掘至今未有明显病变,也没有造成毁灭性危害,只是酥松成粉状.由于它与对青铜器造成最大危害的粉状锈颇为形似,所以将其命名为“酥粉锈”,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成分为PbCO3,还含有少量Cu3(OH)2(CO3)2和Cu2(OH)2CO3等.他尝试对这种“酥粉锈”的形成进行了解析:Pb性质活泼,在常温下迅速形成一层致密的PbO薄膜,保护Pb不再被氧化;祭祀时的高温会促进Pb氧化成PbO[24, 25],待降温后PbO吸收结晶水,转变为白色无定形胶状PbO∙H2O;在酸性、有CO和O2水溶性环境中,PbO∙H2O向PbCO3转变,并与铜锈产物混合形成蓝白色锈蚀产物.凡小盼等[26]研究表明,PbCO3在富磷含氯的酸性环境下还可以转变为Pb5(PO4)3Cl.研究人员目前仅对Pb在青铜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及腐蚀产物进行了一些初步分析,关于Pb腐蚀产物对青铜文物腐蚀行为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
山东章丘博物馆藏战国超高铅青铜剑的保护修复研究
1
2019
... Pb在青铜器中通常作为次要和辅助性元素存在.在Cu-Sn-Pb三元合金中,Pb与Cu-Sn二元固溶体完全不互溶,而是以游离态呈“空心泡状”颗粒形式弥散分布在Cu-Sn固溶体基体中.这种Pb颗粒的分布形式可以改善凝固性能和阻碍粗大结晶组织,提高铸件性能.Pb的加入还可以降低合金的熔点,增加合金的流动性和成型能力,提高浇注时的充型能力、减少气泡等[21].研究人员对山东章丘博物馆收藏的战国青铜剑进行电子背散射观察到剑中有大量的Pb颗粒夹杂,颗粒表面腐蚀严重,且四周大都包裹有环状深灰色夹杂物[22].Quaranta等[23]研究了中国陕西出土的高Pb青铜器中球状Pb的腐蚀机制,认为球状Pb表面的金属态Pb首先被腐蚀成Pb化合物 (氧化物、硫酸盐或碳酸盐化合物等),这些不稳定的可溶性粒子通过孔隙等通道向外扩散,同时球状Pb周围溶解的Cu离子在Pb腐蚀产物扩散后留下的孔洞中以赤铜矿的形式沉积,最终使得球状Pb完全被赤铜矿所取代.王煊[1]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表面首次发现了一类与我们常见的绿色锈蚀产物完全不同的蓝白锈蚀产物,它从青铜器发掘至今未有明显病变,也没有造成毁灭性危害,只是酥松成粉状.由于它与对青铜器造成最大危害的粉状锈颇为形似,所以将其命名为“酥粉锈”,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成分为PbCO3,还含有少量Cu3(OH)2(CO3)2和Cu2(OH)2CO3等.他尝试对这种“酥粉锈”的形成进行了解析:Pb性质活泼,在常温下迅速形成一层致密的PbO薄膜,保护Pb不再被氧化;祭祀时的高温会促进Pb氧化成PbO[24, 25],待降温后PbO吸收结晶水,转变为白色无定形胶状PbO∙H2O;在酸性、有CO和O2水溶性环境中,PbO∙H2O向PbCO3转变,并与铜锈产物混合形成蓝白色锈蚀产物.凡小盼等[26]研究表明,PbCO3在富磷含氯的酸性环境下还可以转变为Pb5(PO4)3Cl.研究人员目前仅对Pb在青铜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及腐蚀产物进行了一些初步分析,关于Pb腐蚀产物对青铜文物腐蚀行为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
Chinese archaeological artefacts: Microstructure and corrosion behaviour of high-leaded bronzes
1
2014
... Pb在青铜器中通常作为次要和辅助性元素存在.在Cu-Sn-Pb三元合金中,Pb与Cu-Sn二元固溶体完全不互溶,而是以游离态呈“空心泡状”颗粒形式弥散分布在Cu-Sn固溶体基体中.这种Pb颗粒的分布形式可以改善凝固性能和阻碍粗大结晶组织,提高铸件性能.Pb的加入还可以降低合金的熔点,增加合金的流动性和成型能力,提高浇注时的充型能力、减少气泡等[21].研究人员对山东章丘博物馆收藏的战国青铜剑进行电子背散射观察到剑中有大量的Pb颗粒夹杂,颗粒表面腐蚀严重,且四周大都包裹有环状深灰色夹杂物[22].Quaranta等[23]研究了中国陕西出土的高Pb青铜器中球状Pb的腐蚀机制,认为球状Pb表面的金属态Pb首先被腐蚀成Pb化合物 (氧化物、硫酸盐或碳酸盐化合物等),这些不稳定的可溶性粒子通过孔隙等通道向外扩散,同时球状Pb周围溶解的Cu离子在Pb腐蚀产物扩散后留下的孔洞中以赤铜矿的形式沉积,最终使得球状Pb完全被赤铜矿所取代.王煊[1]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表面首次发现了一类与我们常见的绿色锈蚀产物完全不同的蓝白锈蚀产物,它从青铜器发掘至今未有明显病变,也没有造成毁灭性危害,只是酥松成粉状.由于它与对青铜器造成最大危害的粉状锈颇为形似,所以将其命名为“酥粉锈”,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成分为PbCO3,还含有少量Cu3(OH)2(CO3)2和Cu2(OH)2CO3等.他尝试对这种“酥粉锈”的形成进行了解析:Pb性质活泼,在常温下迅速形成一层致密的PbO薄膜,保护Pb不再被氧化;祭祀时的高温会促进Pb氧化成PbO[24, 25],待降温后PbO吸收结晶水,转变为白色无定形胶状PbO∙H2O;在酸性、有CO和O2水溶性环境中,PbO∙H2O向PbCO3转变,并与铜锈产物混合形成蓝白色锈蚀产物.凡小盼等[26]研究表明,PbCO3在富磷含氯的酸性环境下还可以转变为Pb5(PO4)3Cl.研究人员目前仅对Pb在青铜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及腐蚀产物进行了一些初步分析,关于Pb腐蚀产物对青铜文物腐蚀行为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
Corrosion behaviour of lead bronze from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in an archaeological-soil medium
1
2021
... Pb在青铜器中通常作为次要和辅助性元素存在.在Cu-Sn-Pb三元合金中,Pb与Cu-Sn二元固溶体完全不互溶,而是以游离态呈“空心泡状”颗粒形式弥散分布在Cu-Sn固溶体基体中.这种Pb颗粒的分布形式可以改善凝固性能和阻碍粗大结晶组织,提高铸件性能.Pb的加入还可以降低合金的熔点,增加合金的流动性和成型能力,提高浇注时的充型能力、减少气泡等[21].研究人员对山东章丘博物馆收藏的战国青铜剑进行电子背散射观察到剑中有大量的Pb颗粒夹杂,颗粒表面腐蚀严重,且四周大都包裹有环状深灰色夹杂物[22].Quaranta等[23]研究了中国陕西出土的高Pb青铜器中球状Pb的腐蚀机制,认为球状Pb表面的金属态Pb首先被腐蚀成Pb化合物 (氧化物、硫酸盐或碳酸盐化合物等),这些不稳定的可溶性粒子通过孔隙等通道向外扩散,同时球状Pb周围溶解的Cu离子在Pb腐蚀产物扩散后留下的孔洞中以赤铜矿的形式沉积,最终使得球状Pb完全被赤铜矿所取代.王煊[1]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表面首次发现了一类与我们常见的绿色锈蚀产物完全不同的蓝白锈蚀产物,它从青铜器发掘至今未有明显病变,也没有造成毁灭性危害,只是酥松成粉状.由于它与对青铜器造成最大危害的粉状锈颇为形似,所以将其命名为“酥粉锈”,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成分为PbCO3,还含有少量Cu3(OH)2(CO3)2和Cu2(OH)2CO3等.他尝试对这种“酥粉锈”的形成进行了解析:Pb性质活泼,在常温下迅速形成一层致密的PbO薄膜,保护Pb不再被氧化;祭祀时的高温会促进Pb氧化成PbO[24, 25],待降温后PbO吸收结晶水,转变为白色无定形胶状PbO∙H2O;在酸性、有CO和O2水溶性环境中,PbO∙H2O向PbCO3转变,并与铜锈产物混合形成蓝白色锈蚀产物.凡小盼等[26]研究表明,PbCO3在富磷含氯的酸性环境下还可以转变为Pb5(PO4)3Cl.研究人员目前仅对Pb在青铜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及腐蚀产物进行了一些初步分析,关于Pb腐蚀产物对青铜文物腐蚀行为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
Corrosion and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leaded-bronze alloys in 3.5% NaCl solution
1
2014
... Pb在青铜器中通常作为次要和辅助性元素存在.在Cu-Sn-Pb三元合金中,Pb与Cu-Sn二元固溶体完全不互溶,而是以游离态呈“空心泡状”颗粒形式弥散分布在Cu-Sn固溶体基体中.这种Pb颗粒的分布形式可以改善凝固性能和阻碍粗大结晶组织,提高铸件性能.Pb的加入还可以降低合金的熔点,增加合金的流动性和成型能力,提高浇注时的充型能力、减少气泡等[21].研究人员对山东章丘博物馆收藏的战国青铜剑进行电子背散射观察到剑中有大量的Pb颗粒夹杂,颗粒表面腐蚀严重,且四周大都包裹有环状深灰色夹杂物[22].Quaranta等[23]研究了中国陕西出土的高Pb青铜器中球状Pb的腐蚀机制,认为球状Pb表面的金属态Pb首先被腐蚀成Pb化合物 (氧化物、硫酸盐或碳酸盐化合物等),这些不稳定的可溶性粒子通过孔隙等通道向外扩散,同时球状Pb周围溶解的Cu离子在Pb腐蚀产物扩散后留下的孔洞中以赤铜矿的形式沉积,最终使得球状Pb完全被赤铜矿所取代.王煊[1]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表面首次发现了一类与我们常见的绿色锈蚀产物完全不同的蓝白锈蚀产物,它从青铜器发掘至今未有明显病变,也没有造成毁灭性危害,只是酥松成粉状.由于它与对青铜器造成最大危害的粉状锈颇为形似,所以将其命名为“酥粉锈”,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成分为PbCO3,还含有少量Cu3(OH)2(CO3)2和Cu2(OH)2CO3等.他尝试对这种“酥粉锈”的形成进行了解析:Pb性质活泼,在常温下迅速形成一层致密的PbO薄膜,保护Pb不再被氧化;祭祀时的高温会促进Pb氧化成PbO[24, 25],待降温后PbO吸收结晶水,转变为白色无定形胶状PbO∙H2O;在酸性、有CO和O2水溶性环境中,PbO∙H2O向PbCO3转变,并与铜锈产物混合形成蓝白色锈蚀产物.凡小盼等[26]研究表明,PbCO3在富磷含氯的酸性环境下还可以转变为Pb5(PO4)3Cl.研究人员目前仅对Pb在青铜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及腐蚀产物进行了一些初步分析,关于Pb腐蚀产物对青铜文物腐蚀行为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
Raman Spectrum Analysis of corrosion products on the bronze earcup
1
2017
... Pb在青铜器中通常作为次要和辅助性元素存在.在Cu-Sn-Pb三元合金中,Pb与Cu-Sn二元固溶体完全不互溶,而是以游离态呈“空心泡状”颗粒形式弥散分布在Cu-Sn固溶体基体中.这种Pb颗粒的分布形式可以改善凝固性能和阻碍粗大结晶组织,提高铸件性能.Pb的加入还可以降低合金的熔点,增加合金的流动性和成型能力,提高浇注时的充型能力、减少气泡等[21].研究人员对山东章丘博物馆收藏的战国青铜剑进行电子背散射观察到剑中有大量的Pb颗粒夹杂,颗粒表面腐蚀严重,且四周大都包裹有环状深灰色夹杂物[22].Quaranta等[23]研究了中国陕西出土的高Pb青铜器中球状Pb的腐蚀机制,认为球状Pb表面的金属态Pb首先被腐蚀成Pb化合物 (氧化物、硫酸盐或碳酸盐化合物等),这些不稳定的可溶性粒子通过孔隙等通道向外扩散,同时球状Pb周围溶解的Cu离子在Pb腐蚀产物扩散后留下的孔洞中以赤铜矿的形式沉积,最终使得球状Pb完全被赤铜矿所取代.王煊[1]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表面首次发现了一类与我们常见的绿色锈蚀产物完全不同的蓝白锈蚀产物,它从青铜器发掘至今未有明显病变,也没有造成毁灭性危害,只是酥松成粉状.由于它与对青铜器造成最大危害的粉状锈颇为形似,所以将其命名为“酥粉锈”,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成分为PbCO3,还含有少量Cu3(OH)2(CO3)2和Cu2(OH)2CO3等.他尝试对这种“酥粉锈”的形成进行了解析:Pb性质活泼,在常温下迅速形成一层致密的PbO薄膜,保护Pb不再被氧化;祭祀时的高温会促进Pb氧化成PbO[24, 25],待降温后PbO吸收结晶水,转变为白色无定形胶状PbO∙H2O;在酸性、有CO和O2水溶性环境中,PbO∙H2O向PbCO3转变,并与铜锈产物混合形成蓝白色锈蚀产物.凡小盼等[26]研究表明,PbCO3在富磷含氯的酸性环境下还可以转变为Pb5(PO4)3Cl.研究人员目前仅对Pb在青铜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及腐蚀产物进行了一些初步分析,关于Pb腐蚀产物对青铜文物腐蚀行为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
一青铜耳杯锈蚀的拉曼光谱分析
1
2017
... Pb在青铜器中通常作为次要和辅助性元素存在.在Cu-Sn-Pb三元合金中,Pb与Cu-Sn二元固溶体完全不互溶,而是以游离态呈“空心泡状”颗粒形式弥散分布在Cu-Sn固溶体基体中.这种Pb颗粒的分布形式可以改善凝固性能和阻碍粗大结晶组织,提高铸件性能.Pb的加入还可以降低合金的熔点,增加合金的流动性和成型能力,提高浇注时的充型能力、减少气泡等[21].研究人员对山东章丘博物馆收藏的战国青铜剑进行电子背散射观察到剑中有大量的Pb颗粒夹杂,颗粒表面腐蚀严重,且四周大都包裹有环状深灰色夹杂物[22].Quaranta等[23]研究了中国陕西出土的高Pb青铜器中球状Pb的腐蚀机制,认为球状Pb表面的金属态Pb首先被腐蚀成Pb化合物 (氧化物、硫酸盐或碳酸盐化合物等),这些不稳定的可溶性粒子通过孔隙等通道向外扩散,同时球状Pb周围溶解的Cu离子在Pb腐蚀产物扩散后留下的孔洞中以赤铜矿的形式沉积,最终使得球状Pb完全被赤铜矿所取代.王煊[1]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表面首次发现了一类与我们常见的绿色锈蚀产物完全不同的蓝白锈蚀产物,它从青铜器发掘至今未有明显病变,也没有造成毁灭性危害,只是酥松成粉状.由于它与对青铜器造成最大危害的粉状锈颇为形似,所以将其命名为“酥粉锈”,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成分为PbCO3,还含有少量Cu3(OH)2(CO3)2和Cu2(OH)2CO3等.他尝试对这种“酥粉锈”的形成进行了解析:Pb性质活泼,在常温下迅速形成一层致密的PbO薄膜,保护Pb不再被氧化;祭祀时的高温会促进Pb氧化成PbO[24, 25],待降温后PbO吸收结晶水,转变为白色无定形胶状PbO∙H2O;在酸性、有CO和O2水溶性环境中,PbO∙H2O向PbCO3转变,并与铜锈产物混合形成蓝白色锈蚀产物.凡小盼等[26]研究表明,PbCO3在富磷含氯的酸性环境下还可以转变为Pb5(PO4)3Cl.研究人员目前仅对Pb在青铜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及腐蚀产物进行了一些初步分析,关于Pb腐蚀产物对青铜文物腐蚀行为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
The effects of UV and visible light on the corrosion of bronze covered with an oxide film in aqueous solution
4
2019
... Sn、Pb等合金元素除了直接参与青铜表面腐蚀产物的形成而影响青铜合金的腐蚀外,还会在青铜基体相中形成偏析相或夹杂,通过前后两者成分和结构不同导致的电化学行为差异来影响青铜合金的腐蚀行为.例如,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中发现在α固溶体基体中存在α+δ共析组织以及游离态的Pb[1].Wang等[27]研究表明铸造青铜α固溶体基体中的树枝晶比枝晶间区域以及富Sn的共析组织腐蚀更加严重.Xu等[28]研究表明硬脆第二相晶粒与基体的界面是裂纹扩展路径.从有限的关于微观组织对青铜合金腐蚀行为影响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偏析相或夹杂等的存在均加剧青铜合金的腐蚀. ...
... 光照能够使青铜文物上的Cu2O释放光电子,转变成具有强氧化性的光空穴物质,它可夺取Cu原子上的电子,从而导致文物的腐蚀.光照还可使Cu2O吸附O2,进一步腐蚀合金组分,使表面锈蚀层不断增厚[11].Wu等[27]系统研究了紫外光 (UV) 和可见光对青铜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表明对照组中的青铜器样品在枝晶区域有明显的局部腐蚀坑 (如图3a所示),而可见光照射下的青铜样品表面出现大量的多孔腐蚀产物 (如图3b所示),青铜样品腐蚀程度较黑暗中的更加严重,UV照射下青铜器样品表面只有轻微的局部凹陷 (如图3c所示),表明UV明显减缓了青铜基体的腐蚀,这是因为UV照射增强了Sn在氧化膜中的富集,稳定了氧化膜,提高了氧化膜的保护性能.考虑到光照对青铜器腐蚀行为的影响,青铜器的馆藏环境对于光照的要求为不大于300勒克斯[38]. ...
... [
27]
SEM observation of as-prepared sample (a) and samples exposed to visible light (b) and exposed to UV light after 6 d of immersion in simulated natural edaphic aqueous solution (c)[27]Fig.3![]()
前期,研究人员主要通过对出土青铜器表面锈层以及周围土壤环境的分析,来确定青铜器的锈蚀程度,并推测各种因素可能影响青铜器腐蚀的程度.但总体来说,关于青铜器自身成分和结构以及周围环境因素影响下青铜器腐蚀破坏的现场和实验数据较少,数据格式等不够系统和规范,各因素及其耦合作用下青铜器的腐蚀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缺少对出土后在馆藏条件下青铜器腐蚀演变过程的深入研究,而确定青铜器在馆藏条件下的腐蚀演变规律及影响其腐蚀行为的主要因素,对于合理创设馆藏环境,确保青铜器保存的完整性和长期性至关重要[49].另一方面,快速检测刚出土青铜器的腐蚀程度并对其腐蚀病害等级进行准确评估,有利于及时制定青铜器除锈和封护操作工艺,这对后续青铜器的保护也有重要意义. ...
... [
27]
Fig.3![]()
前期,研究人员主要通过对出土青铜器表面锈层以及周围土壤环境的分析,来确定青铜器的锈蚀程度,并推测各种因素可能影响青铜器腐蚀的程度.但总体来说,关于青铜器自身成分和结构以及周围环境因素影响下青铜器腐蚀破坏的现场和实验数据较少,数据格式等不够系统和规范,各因素及其耦合作用下青铜器的腐蚀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缺少对出土后在馆藏条件下青铜器腐蚀演变过程的深入研究,而确定青铜器在馆藏条件下的腐蚀演变规律及影响其腐蚀行为的主要因素,对于合理创设馆藏环境,确保青铜器保存的完整性和长期性至关重要[49].另一方面,快速检测刚出土青铜器的腐蚀程度并对其腐蚀病害等级进行准确评估,有利于及时制定青铜器除锈和封护操作工艺,这对后续青铜器的保护也有重要意义. ...
Influence of second phases on fatigue crack growth behavior of nickel aluminum bronze
1
2016
... Sn、Pb等合金元素除了直接参与青铜表面腐蚀产物的形成而影响青铜合金的腐蚀外,还会在青铜基体相中形成偏析相或夹杂,通过前后两者成分和结构不同导致的电化学行为差异来影响青铜合金的腐蚀行为.例如,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中发现在α固溶体基体中存在α+δ共析组织以及游离态的Pb[1].Wang等[27]研究表明铸造青铜α固溶体基体中的树枝晶比枝晶间区域以及富Sn的共析组织腐蚀更加严重.Xu等[28]研究表明硬脆第二相晶粒与基体的界面是裂纹扩展路径.从有限的关于微观组织对青铜合金腐蚀行为影响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偏析相或夹杂等的存在均加剧青铜合金的腐蚀. ...
Initial corrosion behavior of carbon steel and weathering steel in Nansha marine atmosphere
1
2020
... (1) Cl-的影响 Cl-普遍存在于土壤腐蚀环境中,是导致青铜文物发生“青铜病”的罪魁祸首.同时,它也是大气,尤其是海洋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之一[29~31].Cl-加剧青铜器腐蚀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Cl-在金属表面或钝化膜上吸附,形成强电场或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络合物,促进金属溶解;另一方面,Cl-会穿透钝化膜,进入膜基界面并加速青铜基体的腐蚀.青铜器在含Cl-和O2的腐蚀环境中发生电化学和化学腐蚀的机理已有研究[32, 33].一般认为,其阴极过程主要是氧还原反应,产生OH-;阳极过程首先是Cu的氧化过程,并与OH-反应生成Cu2O沉积在青铜器表面 (反应 (3)).然后,部分Cu2O会与Cl-继续反应生成疏松的CuCl2·3Cu(OH)2或Cu2(OH)3Cl,部分过程还会生成CuCl等铜盐[13].此外,Cu+在Cl¯作用下还可能会生成可溶的CuCl,大部分CuCl也会跟OH-结合生成Cu2O.其中,Cu2(OH)3Cl属于“粉状锈”,是“有害锈”的主要产物,它会导致青铜文物被进一步腐蚀破坏.更重要的是,“粉状锈”容易在空气中扩散并附着在其它本来完好的青铜文物上,使完好的青铜也发生锈蚀破坏[34],但其扩散破坏机制尚未明确. ...
碳钢和耐候钢在南沙海洋大气环境中的初期腐蚀行为
1
2020
... (1) Cl-的影响 Cl-普遍存在于土壤腐蚀环境中,是导致青铜文物发生“青铜病”的罪魁祸首.同时,它也是大气,尤其是海洋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之一[29~31].Cl-加剧青铜器腐蚀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Cl-在金属表面或钝化膜上吸附,形成强电场或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络合物,促进金属溶解;另一方面,Cl-会穿透钝化膜,进入膜基界面并加速青铜基体的腐蚀.青铜器在含Cl-和O2的腐蚀环境中发生电化学和化学腐蚀的机理已有研究[32, 33].一般认为,其阴极过程主要是氧还原反应,产生OH-;阳极过程首先是Cu的氧化过程,并与OH-反应生成Cu2O沉积在青铜器表面 (反应 (3)).然后,部分Cu2O会与Cl-继续反应生成疏松的CuCl2·3Cu(OH)2或Cu2(OH)3Cl,部分过程还会生成CuCl等铜盐[13].此外,Cu+在Cl¯作用下还可能会生成可溶的CuCl,大部分CuCl也会跟OH-结合生成Cu2O.其中,Cu2(OH)3Cl属于“粉状锈”,是“有害锈”的主要产物,它会导致青铜文物被进一步腐蚀破坏.更重要的是,“粉状锈”容易在空气中扩散并附着在其它本来完好的青铜文物上,使完好的青铜也发生锈蚀破坏[34],但其扩散破坏机制尚未明确. ...
The initial corrosion behavior of carbon steel exposed to the coastal-industrial atmosphere in Hongyanhe
0
2020
碳钢在红沿河海洋工业大气环境中的初期腐蚀行为
0
2020
Influence of co-deposition of pollutant particulates ammonium sulfate and sodium chloride on atmospheric corrosion of copper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
1
2022
... (1) Cl-的影响 Cl-普遍存在于土壤腐蚀环境中,是导致青铜文物发生“青铜病”的罪魁祸首.同时,它也是大气,尤其是海洋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之一[29~31].Cl-加剧青铜器腐蚀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Cl-在金属表面或钝化膜上吸附,形成强电场或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络合物,促进金属溶解;另一方面,Cl-会穿透钝化膜,进入膜基界面并加速青铜基体的腐蚀.青铜器在含Cl-和O2的腐蚀环境中发生电化学和化学腐蚀的机理已有研究[32, 33].一般认为,其阴极过程主要是氧还原反应,产生OH-;阳极过程首先是Cu的氧化过程,并与OH-反应生成Cu2O沉积在青铜器表面 (反应 (3)).然后,部分Cu2O会与Cl-继续反应生成疏松的CuCl2·3Cu(OH)2或Cu2(OH)3Cl,部分过程还会生成CuCl等铜盐[13].此外,Cu+在Cl¯作用下还可能会生成可溶的CuCl,大部分CuCl也会跟OH-结合生成Cu2O.其中,Cu2(OH)3Cl属于“粉状锈”,是“有害锈”的主要产物,它会导致青铜文物被进一步腐蚀破坏.更重要的是,“粉状锈”容易在空气中扩散并附着在其它本来完好的青铜文物上,使完好的青铜也发生锈蚀破坏[34],但其扩散破坏机制尚未明确. ...
大气污染物硫酸铵和氯化钠混合盐粒沉降对电路板铜大气腐蚀的加速机制
1
2022
... (1) Cl-的影响 Cl-普遍存在于土壤腐蚀环境中,是导致青铜文物发生“青铜病”的罪魁祸首.同时,它也是大气,尤其是海洋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之一[29~31].Cl-加剧青铜器腐蚀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Cl-在金属表面或钝化膜上吸附,形成强电场或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络合物,促进金属溶解;另一方面,Cl-会穿透钝化膜,进入膜基界面并加速青铜基体的腐蚀.青铜器在含Cl-和O2的腐蚀环境中发生电化学和化学腐蚀的机理已有研究[32, 33].一般认为,其阴极过程主要是氧还原反应,产生OH-;阳极过程首先是Cu的氧化过程,并与OH-反应生成Cu2O沉积在青铜器表面 (反应 (3)).然后,部分Cu2O会与Cl-继续反应生成疏松的CuCl2·3Cu(OH)2或Cu2(OH)3Cl,部分过程还会生成CuCl等铜盐[13].此外,Cu+在Cl¯作用下还可能会生成可溶的CuCl,大部分CuCl也会跟OH-结合生成Cu2O.其中,Cu2(OH)3Cl属于“粉状锈”,是“有害锈”的主要产物,它会导致青铜文物被进一步腐蚀破坏.更重要的是,“粉状锈”容易在空气中扩散并附着在其它本来完好的青铜文物上,使完好的青铜也发生锈蚀破坏[34],但其扩散破坏机制尚未明确. ...
Corrosion evaluation of multi-pass welded nickel-aluminum bronze alloy in 3.5%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A restorative application of gas tungsten arc welding process
1
2014
... (1) Cl-的影响 Cl-普遍存在于土壤腐蚀环境中,是导致青铜文物发生“青铜病”的罪魁祸首.同时,它也是大气,尤其是海洋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之一[29~31].Cl-加剧青铜器腐蚀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Cl-在金属表面或钝化膜上吸附,形成强电场或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络合物,促进金属溶解;另一方面,Cl-会穿透钝化膜,进入膜基界面并加速青铜基体的腐蚀.青铜器在含Cl-和O2的腐蚀环境中发生电化学和化学腐蚀的机理已有研究[32, 33].一般认为,其阴极过程主要是氧还原反应,产生OH-;阳极过程首先是Cu的氧化过程,并与OH-反应生成Cu2O沉积在青铜器表面 (反应 (3)).然后,部分Cu2O会与Cl-继续反应生成疏松的CuCl2·3Cu(OH)2或Cu2(OH)3Cl,部分过程还会生成CuCl等铜盐[13].此外,Cu+在Cl¯作用下还可能会生成可溶的CuCl,大部分CuCl也会跟OH-结合生成Cu2O.其中,Cu2(OH)3Cl属于“粉状锈”,是“有害锈”的主要产物,它会导致青铜文物被进一步腐蚀破坏.更重要的是,“粉状锈”容易在空气中扩散并附着在其它本来完好的青铜文物上,使完好的青铜也发生锈蚀破坏[34],但其扩散破坏机制尚未明确. ...
Corrosion mechanism of copper in palm biodiesel
1
2013
... (1) Cl-的影响 Cl-普遍存在于土壤腐蚀环境中,是导致青铜文物发生“青铜病”的罪魁祸首.同时,它也是大气,尤其是海洋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之一[29~31].Cl-加剧青铜器腐蚀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Cl-在金属表面或钝化膜上吸附,形成强电场或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络合物,促进金属溶解;另一方面,Cl-会穿透钝化膜,进入膜基界面并加速青铜基体的腐蚀.青铜器在含Cl-和O2的腐蚀环境中发生电化学和化学腐蚀的机理已有研究[32, 33].一般认为,其阴极过程主要是氧还原反应,产生OH-;阳极过程首先是Cu的氧化过程,并与OH-反应生成Cu2O沉积在青铜器表面 (反应 (3)).然后,部分Cu2O会与Cl-继续反应生成疏松的CuCl2·3Cu(OH)2或Cu2(OH)3Cl,部分过程还会生成CuCl等铜盐[13].此外,Cu+在Cl¯作用下还可能会生成可溶的CuCl,大部分CuCl也会跟OH-结合生成Cu2O.其中,Cu2(OH)3Cl属于“粉状锈”,是“有害锈”的主要产物,它会导致青铜文物被进一步腐蚀破坏.更重要的是,“粉状锈”容易在空气中扩散并附着在其它本来完好的青铜文物上,使完好的青铜也发生锈蚀破坏[34],但其扩散破坏机制尚未明确. ...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bronze corrosion by the methods of IR-Reflection and IR-Photoacoustics Spectra
1
1992
... (1) Cl-的影响 Cl-普遍存在于土壤腐蚀环境中,是导致青铜文物发生“青铜病”的罪魁祸首.同时,它也是大气,尤其是海洋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之一[29~31].Cl-加剧青铜器腐蚀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Cl-在金属表面或钝化膜上吸附,形成强电场或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络合物,促进金属溶解;另一方面,Cl-会穿透钝化膜,进入膜基界面并加速青铜基体的腐蚀.青铜器在含Cl-和O2的腐蚀环境中发生电化学和化学腐蚀的机理已有研究[32, 33].一般认为,其阴极过程主要是氧还原反应,产生OH-;阳极过程首先是Cu的氧化过程,并与OH-反应生成Cu2O沉积在青铜器表面 (反应 (3)).然后,部分Cu2O会与Cl-继续反应生成疏松的CuCl2·3Cu(OH)2或Cu2(OH)3Cl,部分过程还会生成CuCl等铜盐[13].此外,Cu+在Cl¯作用下还可能会生成可溶的CuCl,大部分CuCl也会跟OH-结合生成Cu2O.其中,Cu2(OH)3Cl属于“粉状锈”,是“有害锈”的主要产物,它会导致青铜文物被进一步腐蚀破坏.更重要的是,“粉状锈”容易在空气中扩散并附着在其它本来完好的青铜文物上,使完好的青铜也发生锈蚀破坏[34],但其扩散破坏机制尚未明确. ...
红外反射及红外-光声光谱法对青铜生锈过程的研究
1
1992
... (1) Cl-的影响 Cl-普遍存在于土壤腐蚀环境中,是导致青铜文物发生“青铜病”的罪魁祸首.同时,它也是大气,尤其是海洋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之一[29~31].Cl-加剧青铜器腐蚀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Cl-在金属表面或钝化膜上吸附,形成强电场或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络合物,促进金属溶解;另一方面,Cl-会穿透钝化膜,进入膜基界面并加速青铜基体的腐蚀.青铜器在含Cl-和O2的腐蚀环境中发生电化学和化学腐蚀的机理已有研究[32, 33].一般认为,其阴极过程主要是氧还原反应,产生OH-;阳极过程首先是Cu的氧化过程,并与OH-反应生成Cu2O沉积在青铜器表面 (反应 (3)).然后,部分Cu2O会与Cl-继续反应生成疏松的CuCl2·3Cu(OH)2或Cu2(OH)3Cl,部分过程还会生成CuCl等铜盐[13].此外,Cu+在Cl¯作用下还可能会生成可溶的CuCl,大部分CuCl也会跟OH-结合生成Cu2O.其中,Cu2(OH)3Cl属于“粉状锈”,是“有害锈”的主要产物,它会导致青铜文物被进一步腐蚀破坏.更重要的是,“粉状锈”容易在空气中扩散并附着在其它本来完好的青铜文物上,使完好的青铜也发生锈蚀破坏[34],但其扩散破坏机制尚未明确. ...
Review on atmospheric corrosion of copper and copper alloys
2
2014
...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青铜器腐蚀的另外两个重要环境因素.整体来说,青铜器的腐蚀电化学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成倍增加.但在青铜器的实际腐蚀过程中,温度的影响比较复杂[35].虽然升温有利于提高电化学反应速率和侵蚀性粒子的扩散速率,从而导致青铜器腐蚀速率增加、腐蚀程度加大,但升温又使得相对湿度降低,导致青铜器金属表面的薄液膜厚度减小、腐蚀速率下降.而且,环境温度的高低还会影响青铜器表面液膜层的电阻大小,即温度变化会影响电化学反应的气体或者盐类等物质在金属表面薄液膜层中溶解度,使液膜层的厚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青铜合金表面腐蚀产物的形成及其电化学腐蚀速率.Watanabe等[36]研究表明在冬季暴露的铜表面生成的腐蚀产物比在夏季暴露生成的腐蚀产物更薄.分析表明冬季铜表面只有一层Cu2O生成,而在夏季铜表面生成的腐蚀产物除了Cu2O还有碱式硫酸铜 (Cu4SO4(OH)6).相对湿度越高,水分越容易在青铜表面形成水膜,停留的时间也越久,导致电化学腐蚀过程越长,青铜腐蚀更严重[37].在潮湿多雨的夏季,青铜器腐蚀尤为严重,并且潮湿地区的青铜器腐蚀厚度要比干燥地区的青铜器腐蚀厚度厚很多.随着湿度的增加,水膜厚度增加,若青铜器表面沉积有无机盐微粒,其吸水作用会导致水膜增厚的程度更大[35].考虑到温度和湿度对青铜器腐蚀的影响,青铜器藏品储藏和陈列的温湿度标准一般为温度20 ℃ (日较差控制在2到5 ℃),相对湿度0~40% (日波动值不应高于5%)[38].在大气或者馆藏环境中,温度和湿度通过共同影响青铜器表面薄液膜的形成进而影响青铜器的腐蚀程度,但两者协同作用下青铜器表面薄液膜厚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薄液膜下青铜的腐蚀机制还需大量的实验研究. ...
... [35].考虑到温度和湿度对青铜器腐蚀的影响,青铜器藏品储藏和陈列的温湿度标准一般为温度20 ℃ (日较差控制在2到5 ℃),相对湿度0~40% (日波动值不应高于5%)[38].在大气或者馆藏环境中,温度和湿度通过共同影响青铜器表面薄液膜的形成进而影响青铜器的腐蚀程度,但两者协同作用下青铜器表面薄液膜厚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薄液膜下青铜的腐蚀机制还需大量的实验研究. ...
Cu及其合金的大气腐蚀研究现状
2
2014
...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青铜器腐蚀的另外两个重要环境因素.整体来说,青铜器的腐蚀电化学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成倍增加.但在青铜器的实际腐蚀过程中,温度的影响比较复杂[35].虽然升温有利于提高电化学反应速率和侵蚀性粒子的扩散速率,从而导致青铜器腐蚀速率增加、腐蚀程度加大,但升温又使得相对湿度降低,导致青铜器金属表面的薄液膜厚度减小、腐蚀速率下降.而且,环境温度的高低还会影响青铜器表面液膜层的电阻大小,即温度变化会影响电化学反应的气体或者盐类等物质在金属表面薄液膜层中溶解度,使液膜层的厚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青铜合金表面腐蚀产物的形成及其电化学腐蚀速率.Watanabe等[36]研究表明在冬季暴露的铜表面生成的腐蚀产物比在夏季暴露生成的腐蚀产物更薄.分析表明冬季铜表面只有一层Cu2O生成,而在夏季铜表面生成的腐蚀产物除了Cu2O还有碱式硫酸铜 (Cu4SO4(OH)6).相对湿度越高,水分越容易在青铜表面形成水膜,停留的时间也越久,导致电化学腐蚀过程越长,青铜腐蚀更严重[37].在潮湿多雨的夏季,青铜器腐蚀尤为严重,并且潮湿地区的青铜器腐蚀厚度要比干燥地区的青铜器腐蚀厚度厚很多.随着湿度的增加,水膜厚度增加,若青铜器表面沉积有无机盐微粒,其吸水作用会导致水膜增厚的程度更大[35].考虑到温度和湿度对青铜器腐蚀的影响,青铜器藏品储藏和陈列的温湿度标准一般为温度20 ℃ (日较差控制在2到5 ℃),相对湿度0~40% (日波动值不应高于5%)[38].在大气或者馆藏环境中,温度和湿度通过共同影响青铜器表面薄液膜的形成进而影响青铜器的腐蚀程度,但两者协同作用下青铜器表面薄液膜厚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薄液膜下青铜的腐蚀机制还需大量的实验研究. ...
... [35].考虑到温度和湿度对青铜器腐蚀的影响,青铜器藏品储藏和陈列的温湿度标准一般为温度20 ℃ (日较差控制在2到5 ℃),相对湿度0~40% (日波动值不应高于5%)[38].在大气或者馆藏环境中,温度和湿度通过共同影响青铜器表面薄液膜的形成进而影响青铜器的腐蚀程度,但两者协同作用下青铜器表面薄液膜厚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薄液膜下青铜的腐蚀机制还需大量的实验研究. ...
Differences between corrosion products formed on copper exposed in Tokyo in summer and winter
1
2003
...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青铜器腐蚀的另外两个重要环境因素.整体来说,青铜器的腐蚀电化学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成倍增加.但在青铜器的实际腐蚀过程中,温度的影响比较复杂[35].虽然升温有利于提高电化学反应速率和侵蚀性粒子的扩散速率,从而导致青铜器腐蚀速率增加、腐蚀程度加大,但升温又使得相对湿度降低,导致青铜器金属表面的薄液膜厚度减小、腐蚀速率下降.而且,环境温度的高低还会影响青铜器表面液膜层的电阻大小,即温度变化会影响电化学反应的气体或者盐类等物质在金属表面薄液膜层中溶解度,使液膜层的厚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青铜合金表面腐蚀产物的形成及其电化学腐蚀速率.Watanabe等[36]研究表明在冬季暴露的铜表面生成的腐蚀产物比在夏季暴露生成的腐蚀产物更薄.分析表明冬季铜表面只有一层Cu2O生成,而在夏季铜表面生成的腐蚀产物除了Cu2O还有碱式硫酸铜 (Cu4SO4(OH)6).相对湿度越高,水分越容易在青铜表面形成水膜,停留的时间也越久,导致电化学腐蚀过程越长,青铜腐蚀更严重[37].在潮湿多雨的夏季,青铜器腐蚀尤为严重,并且潮湿地区的青铜器腐蚀厚度要比干燥地区的青铜器腐蚀厚度厚很多.随着湿度的增加,水膜厚度增加,若青铜器表面沉积有无机盐微粒,其吸水作用会导致水膜增厚的程度更大[35].考虑到温度和湿度对青铜器腐蚀的影响,青铜器藏品储藏和陈列的温湿度标准一般为温度20 ℃ (日较差控制在2到5 ℃),相对湿度0~40% (日波动值不应高于5%)[38].在大气或者馆藏环境中,温度和湿度通过共同影响青铜器表面薄液膜的形成进而影响青铜器的腐蚀程度,但两者协同作用下青铜器表面薄液膜厚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薄液膜下青铜的腐蚀机制还需大量的实验研究. ...
EIS monitoring study of atmospheric corrosion under variable relative humidity
1
2010
...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青铜器腐蚀的另外两个重要环境因素.整体来说,青铜器的腐蚀电化学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成倍增加.但在青铜器的实际腐蚀过程中,温度的影响比较复杂[35].虽然升温有利于提高电化学反应速率和侵蚀性粒子的扩散速率,从而导致青铜器腐蚀速率增加、腐蚀程度加大,但升温又使得相对湿度降低,导致青铜器金属表面的薄液膜厚度减小、腐蚀速率下降.而且,环境温度的高低还会影响青铜器表面液膜层的电阻大小,即温度变化会影响电化学反应的气体或者盐类等物质在金属表面薄液膜层中溶解度,使液膜层的厚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青铜合金表面腐蚀产物的形成及其电化学腐蚀速率.Watanabe等[36]研究表明在冬季暴露的铜表面生成的腐蚀产物比在夏季暴露生成的腐蚀产物更薄.分析表明冬季铜表面只有一层Cu2O生成,而在夏季铜表面生成的腐蚀产物除了Cu2O还有碱式硫酸铜 (Cu4SO4(OH)6).相对湿度越高,水分越容易在青铜表面形成水膜,停留的时间也越久,导致电化学腐蚀过程越长,青铜腐蚀更严重[37].在潮湿多雨的夏季,青铜器腐蚀尤为严重,并且潮湿地区的青铜器腐蚀厚度要比干燥地区的青铜器腐蚀厚度厚很多.随着湿度的增加,水膜厚度增加,若青铜器表面沉积有无机盐微粒,其吸水作用会导致水膜增厚的程度更大[35].考虑到温度和湿度对青铜器腐蚀的影响,青铜器藏品储藏和陈列的温湿度标准一般为温度20 ℃ (日较差控制在2到5 ℃),相对湿度0~40% (日波动值不应高于5%)[38].在大气或者馆藏环境中,温度和湿度通过共同影响青铜器表面薄液膜的形成进而影响青铜器的腐蚀程度,但两者协同作用下青铜器表面薄液膜厚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薄液膜下青铜的腐蚀机制还需大量的实验研究. ...
3
1991
...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青铜器腐蚀的另外两个重要环境因素.整体来说,青铜器的腐蚀电化学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成倍增加.但在青铜器的实际腐蚀过程中,温度的影响比较复杂[35].虽然升温有利于提高电化学反应速率和侵蚀性粒子的扩散速率,从而导致青铜器腐蚀速率增加、腐蚀程度加大,但升温又使得相对湿度降低,导致青铜器金属表面的薄液膜厚度减小、腐蚀速率下降.而且,环境温度的高低还会影响青铜器表面液膜层的电阻大小,即温度变化会影响电化学反应的气体或者盐类等物质在金属表面薄液膜层中溶解度,使液膜层的厚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青铜合金表面腐蚀产物的形成及其电化学腐蚀速率.Watanabe等[36]研究表明在冬季暴露的铜表面生成的腐蚀产物比在夏季暴露生成的腐蚀产物更薄.分析表明冬季铜表面只有一层Cu2O生成,而在夏季铜表面生成的腐蚀产物除了Cu2O还有碱式硫酸铜 (Cu4SO4(OH)6).相对湿度越高,水分越容易在青铜表面形成水膜,停留的时间也越久,导致电化学腐蚀过程越长,青铜腐蚀更严重[37].在潮湿多雨的夏季,青铜器腐蚀尤为严重,并且潮湿地区的青铜器腐蚀厚度要比干燥地区的青铜器腐蚀厚度厚很多.随着湿度的增加,水膜厚度增加,若青铜器表面沉积有无机盐微粒,其吸水作用会导致水膜增厚的程度更大[35].考虑到温度和湿度对青铜器腐蚀的影响,青铜器藏品储藏和陈列的温湿度标准一般为温度20 ℃ (日较差控制在2到5 ℃),相对湿度0~40% (日波动值不应高于5%)[38].在大气或者馆藏环境中,温度和湿度通过共同影响青铜器表面薄液膜的形成进而影响青铜器的腐蚀程度,但两者协同作用下青铜器表面薄液膜厚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薄液膜下青铜的腐蚀机制还需大量的实验研究. ...
... 通常情况下,青铜器的埋藏环境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一旦出土,青铜器与空气接触时间和面积扩大,在这种富氧环境下青铜器发生锈蚀和氧化的几率相对较高.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气、CO2、O2等,这些气体可以大量吸附在刚出土青铜文物表层结构松散的锈层内部,直接参与腐蚀过程,促使在青铜文物基体表面形成粉状锈.CuCl遇到水气和O2会衍生为绿色粉状锈CuCl2·3Cu(OH)2(反应 (8)),增大青铜文物锈蚀破坏程度.空气中存在的NO、NO2、SO2等酸性气体具有易溶解和酸化的作用,会对青铜器的腐蚀产生严重影响.SO2可以吸附在青铜器表面的液膜层中,生成HSO3-和H+,HSO3-再经氧化性物质 (如O2,O3,Cu和Fe等) 氧化,生成SO,进而形成各种硫酸盐 (如CuSO4等),加快青铜器的腐蚀.SO2还可能与Cu2+结合生成黑色的Cu2S锈蚀层.Sasaki等[47]研究表明在Cu2O和Cu2S的腐蚀产物层上更容易产生点蚀坑和点蚀孔洞.并且,在潮湿的空气中,腐蚀有机体更容易滋生,进一步加快青铜器的腐蚀[48].鉴于此,博物馆对于藏品存放和陈列有环境空气质量要求[38].同时,建筑材料应采用无毒、无污染、无有害气体释放的材料;制作陈列柜的材料应选择无毒、无污染、无有害气体释放的材料. ...
... 光照能够使青铜文物上的Cu2O释放光电子,转变成具有强氧化性的光空穴物质,它可夺取Cu原子上的电子,从而导致文物的腐蚀.光照还可使Cu2O吸附O2,进一步腐蚀合金组分,使表面锈蚀层不断增厚[11].Wu等[27]系统研究了紫外光 (UV) 和可见光对青铜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表明对照组中的青铜器样品在枝晶区域有明显的局部腐蚀坑 (如图3a所示),而可见光照射下的青铜样品表面出现大量的多孔腐蚀产物 (如图3b所示),青铜样品腐蚀程度较黑暗中的更加严重,UV照射下青铜器样品表面只有轻微的局部凹陷 (如图3c所示),表明UV明显减缓了青铜基体的腐蚀,这是因为UV照射增强了Sn在氧化膜中的富集,稳定了氧化膜,提高了氧化膜的保护性能.考虑到光照对青铜器腐蚀行为的影响,青铜器的馆藏环境对于光照的要求为不大于300勒克斯[38]. ...
3
1991
...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青铜器腐蚀的另外两个重要环境因素.整体来说,青铜器的腐蚀电化学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成倍增加.但在青铜器的实际腐蚀过程中,温度的影响比较复杂[35].虽然升温有利于提高电化学反应速率和侵蚀性粒子的扩散速率,从而导致青铜器腐蚀速率增加、腐蚀程度加大,但升温又使得相对湿度降低,导致青铜器金属表面的薄液膜厚度减小、腐蚀速率下降.而且,环境温度的高低还会影响青铜器表面液膜层的电阻大小,即温度变化会影响电化学反应的气体或者盐类等物质在金属表面薄液膜层中溶解度,使液膜层的厚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青铜合金表面腐蚀产物的形成及其电化学腐蚀速率.Watanabe等[36]研究表明在冬季暴露的铜表面生成的腐蚀产物比在夏季暴露生成的腐蚀产物更薄.分析表明冬季铜表面只有一层Cu2O生成,而在夏季铜表面生成的腐蚀产物除了Cu2O还有碱式硫酸铜 (Cu4SO4(OH)6).相对湿度越高,水分越容易在青铜表面形成水膜,停留的时间也越久,导致电化学腐蚀过程越长,青铜腐蚀更严重[37].在潮湿多雨的夏季,青铜器腐蚀尤为严重,并且潮湿地区的青铜器腐蚀厚度要比干燥地区的青铜器腐蚀厚度厚很多.随着湿度的增加,水膜厚度增加,若青铜器表面沉积有无机盐微粒,其吸水作用会导致水膜增厚的程度更大[35].考虑到温度和湿度对青铜器腐蚀的影响,青铜器藏品储藏和陈列的温湿度标准一般为温度20 ℃ (日较差控制在2到5 ℃),相对湿度0~40% (日波动值不应高于5%)[38].在大气或者馆藏环境中,温度和湿度通过共同影响青铜器表面薄液膜的形成进而影响青铜器的腐蚀程度,但两者协同作用下青铜器表面薄液膜厚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薄液膜下青铜的腐蚀机制还需大量的实验研究. ...
... 通常情况下,青铜器的埋藏环境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一旦出土,青铜器与空气接触时间和面积扩大,在这种富氧环境下青铜器发生锈蚀和氧化的几率相对较高.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气、CO2、O2等,这些气体可以大量吸附在刚出土青铜文物表层结构松散的锈层内部,直接参与腐蚀过程,促使在青铜文物基体表面形成粉状锈.CuCl遇到水气和O2会衍生为绿色粉状锈CuCl2·3Cu(OH)2(反应 (8)),增大青铜文物锈蚀破坏程度.空气中存在的NO、NO2、SO2等酸性气体具有易溶解和酸化的作用,会对青铜器的腐蚀产生严重影响.SO2可以吸附在青铜器表面的液膜层中,生成HSO3-和H+,HSO3-再经氧化性物质 (如O2,O3,Cu和Fe等) 氧化,生成SO,进而形成各种硫酸盐 (如CuSO4等),加快青铜器的腐蚀.SO2还可能与Cu2+结合生成黑色的Cu2S锈蚀层.Sasaki等[47]研究表明在Cu2O和Cu2S的腐蚀产物层上更容易产生点蚀坑和点蚀孔洞.并且,在潮湿的空气中,腐蚀有机体更容易滋生,进一步加快青铜器的腐蚀[48].鉴于此,博物馆对于藏品存放和陈列有环境空气质量要求[38].同时,建筑材料应采用无毒、无污染、无有害气体释放的材料;制作陈列柜的材料应选择无毒、无污染、无有害气体释放的材料. ...
... 光照能够使青铜文物上的Cu2O释放光电子,转变成具有强氧化性的光空穴物质,它可夺取Cu原子上的电子,从而导致文物的腐蚀.光照还可使Cu2O吸附O2,进一步腐蚀合金组分,使表面锈蚀层不断增厚[11].Wu等[27]系统研究了紫外光 (UV) 和可见光对青铜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表明对照组中的青铜器样品在枝晶区域有明显的局部腐蚀坑 (如图3a所示),而可见光照射下的青铜样品表面出现大量的多孔腐蚀产物 (如图3b所示),青铜样品腐蚀程度较黑暗中的更加严重,UV照射下青铜器样品表面只有轻微的局部凹陷 (如图3c所示),表明UV明显减缓了青铜基体的腐蚀,这是因为UV照射增强了Sn在氧化膜中的富集,稳定了氧化膜,提高了氧化膜的保护性能.考虑到光照对青铜器腐蚀行为的影响,青铜器的馆藏环境对于光照的要求为不大于300勒克斯[38]. ...
Identification of corrosion products on non-ferrous metal artifacts recovered from shipwrecks
1
1991
... 除Cl-、温度和湿度外,其它因素 (如土壤中的微生物;水/空气中的CO2、O2、O3和SO2等酸性气体;海水中的氨离子以及光照等) 也会对青铜器腐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中含有的大量微生物和有害物质会附着在青铜器表面从而导致其腐蚀.青铜器的微生物腐蚀主要由一些真菌引起[39~41],腐蚀程度由青铜器本身、微生物种类和所处环境三方面因素共同决定[42].微生物腐蚀过程与电化学腐蚀彼此关联、相互促进,其本质还是金属自身失电子 (即Cu变成Cu+或Cu2+).同时,微生物在青铜器上生长繁殖,可以产生大量的代谢有机酸[40],这些有机酸也可以直接结合金属腐蚀释放的电子产生H2[42],最终加速青铜器的腐蚀.值得注意的是,微生物除了可以产生H+与电子结合外,其中的一些厌氧还原微生物本身就具有接受电子的能力.如反硝化细菌可以通过接受电子使硝酸根还原为亚硝酸根,硫酸盐还原细菌接受电子后把硫酸根还原为硫负离子,而产甲烷菌可以使得CO转变为碳负离子,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以及其它适宜的环境中都可以引起或加剧青铜器的腐蚀.还有一种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在合金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被膜,使开路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增加,加大点蚀坑的深度[43].但是,铜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铜离子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达到抗菌以减缓微生物腐蚀的作用[44, 45].另外,如果青铜器直接浸泡在水中,其中溶解的CO2、NH3等气体也会直接参与青铜器的腐蚀作用,加快腐蚀进度、增大腐蚀程度[46]. ...
The effect of the biological factor for the bronze disease
1
1997
... 除Cl-、温度和湿度外,其它因素 (如土壤中的微生物;水/空气中的CO2、O2、O3和SO2等酸性气体;海水中的氨离子以及光照等) 也会对青铜器腐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中含有的大量微生物和有害物质会附着在青铜器表面从而导致其腐蚀.青铜器的微生物腐蚀主要由一些真菌引起[39~41],腐蚀程度由青铜器本身、微生物种类和所处环境三方面因素共同决定[42].微生物腐蚀过程与电化学腐蚀彼此关联、相互促进,其本质还是金属自身失电子 (即Cu变成Cu+或Cu2+).同时,微生物在青铜器上生长繁殖,可以产生大量的代谢有机酸[40],这些有机酸也可以直接结合金属腐蚀释放的电子产生H2[42],最终加速青铜器的腐蚀.值得注意的是,微生物除了可以产生H+与电子结合外,其中的一些厌氧还原微生物本身就具有接受电子的能力.如反硝化细菌可以通过接受电子使硝酸根还原为亚硝酸根,硫酸盐还原细菌接受电子后把硫酸根还原为硫负离子,而产甲烷菌可以使得CO转变为碳负离子,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以及其它适宜的环境中都可以引起或加剧青铜器的腐蚀.还有一种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在合金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被膜,使开路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增加,加大点蚀坑的深度[43].但是,铜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铜离子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达到抗菌以减缓微生物腐蚀的作用[44, 45].另外,如果青铜器直接浸泡在水中,其中溶解的CO2、NH3等气体也会直接参与青铜器的腐蚀作用,加快腐蚀进度、增大腐蚀程度[46]. ...
青铜粉状锈中生物因素的影响
1
1997
... 除Cl-、温度和湿度外,其它因素 (如土壤中的微生物;水/空气中的CO2、O2、O3和SO2等酸性气体;海水中的氨离子以及光照等) 也会对青铜器腐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中含有的大量微生物和有害物质会附着在青铜器表面从而导致其腐蚀.青铜器的微生物腐蚀主要由一些真菌引起[39~41],腐蚀程度由青铜器本身、微生物种类和所处环境三方面因素共同决定[42].微生物腐蚀过程与电化学腐蚀彼此关联、相互促进,其本质还是金属自身失电子 (即Cu变成Cu+或Cu2+).同时,微生物在青铜器上生长繁殖,可以产生大量的代谢有机酸[40],这些有机酸也可以直接结合金属腐蚀释放的电子产生H2[42],最终加速青铜器的腐蚀.值得注意的是,微生物除了可以产生H+与电子结合外,其中的一些厌氧还原微生物本身就具有接受电子的能力.如反硝化细菌可以通过接受电子使硝酸根还原为亚硝酸根,硫酸盐还原细菌接受电子后把硫酸根还原为硫负离子,而产甲烷菌可以使得CO转变为碳负离子,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以及其它适宜的环境中都可以引起或加剧青铜器的腐蚀.还有一种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在合金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被膜,使开路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增加,加大点蚀坑的深度[43].但是,铜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铜离子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达到抗菌以减缓微生物腐蚀的作用[44, 45].另外,如果青铜器直接浸泡在水中,其中溶解的CO2、NH3等气体也会直接参与青铜器的腐蚀作用,加快腐蚀进度、增大腐蚀程度[46]. ...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on the corrosion of historical bronze relics
1
1995
... 除Cl-、温度和湿度外,其它因素 (如土壤中的微生物;水/空气中的CO2、O2、O3和SO2等酸性气体;海水中的氨离子以及光照等) 也会对青铜器腐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中含有的大量微生物和有害物质会附着在青铜器表面从而导致其腐蚀.青铜器的微生物腐蚀主要由一些真菌引起[39~41],腐蚀程度由青铜器本身、微生物种类和所处环境三方面因素共同决定[42].微生物腐蚀过程与电化学腐蚀彼此关联、相互促进,其本质还是金属自身失电子 (即Cu变成Cu+或Cu2+).同时,微生物在青铜器上生长繁殖,可以产生大量的代谢有机酸[40],这些有机酸也可以直接结合金属腐蚀释放的电子产生H2[42],最终加速青铜器的腐蚀.值得注意的是,微生物除了可以产生H+与电子结合外,其中的一些厌氧还原微生物本身就具有接受电子的能力.如反硝化细菌可以通过接受电子使硝酸根还原为亚硝酸根,硫酸盐还原细菌接受电子后把硫酸根还原为硫负离子,而产甲烷菌可以使得CO转变为碳负离子,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以及其它适宜的环境中都可以引起或加剧青铜器的腐蚀.还有一种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在合金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被膜,使开路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增加,加大点蚀坑的深度[43].但是,铜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铜离子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达到抗菌以减缓微生物腐蚀的作用[44, 45].另外,如果青铜器直接浸泡在水中,其中溶解的CO2、NH3等气体也会直接参与青铜器的腐蚀作用,加快腐蚀进度、增大腐蚀程度[46]. ...
环境对青铜文物锈蚀的影响
1
1995
... 除Cl-、温度和湿度外,其它因素 (如土壤中的微生物;水/空气中的CO2、O2、O3和SO2等酸性气体;海水中的氨离子以及光照等) 也会对青铜器腐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中含有的大量微生物和有害物质会附着在青铜器表面从而导致其腐蚀.青铜器的微生物腐蚀主要由一些真菌引起[39~41],腐蚀程度由青铜器本身、微生物种类和所处环境三方面因素共同决定[42].微生物腐蚀过程与电化学腐蚀彼此关联、相互促进,其本质还是金属自身失电子 (即Cu变成Cu+或Cu2+).同时,微生物在青铜器上生长繁殖,可以产生大量的代谢有机酸[40],这些有机酸也可以直接结合金属腐蚀释放的电子产生H2[42],最终加速青铜器的腐蚀.值得注意的是,微生物除了可以产生H+与电子结合外,其中的一些厌氧还原微生物本身就具有接受电子的能力.如反硝化细菌可以通过接受电子使硝酸根还原为亚硝酸根,硫酸盐还原细菌接受电子后把硫酸根还原为硫负离子,而产甲烷菌可以使得CO转变为碳负离子,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以及其它适宜的环境中都可以引起或加剧青铜器的腐蚀.还有一种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在合金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被膜,使开路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增加,加大点蚀坑的深度[43].但是,铜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铜离子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达到抗菌以减缓微生物腐蚀的作用[44, 45].另外,如果青铜器直接浸泡在水中,其中溶解的CO2、NH3等气体也会直接参与青铜器的腐蚀作用,加快腐蚀进度、增大腐蚀程度[46]. ...
Corrosion of microorganisms on metal cultural relics
2
1998
... 除Cl-、温度和湿度外,其它因素 (如土壤中的微生物;水/空气中的CO2、O2、O3和SO2等酸性气体;海水中的氨离子以及光照等) 也会对青铜器腐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中含有的大量微生物和有害物质会附着在青铜器表面从而导致其腐蚀.青铜器的微生物腐蚀主要由一些真菌引起[39~41],腐蚀程度由青铜器本身、微生物种类和所处环境三方面因素共同决定[42].微生物腐蚀过程与电化学腐蚀彼此关联、相互促进,其本质还是金属自身失电子 (即Cu变成Cu+或Cu2+).同时,微生物在青铜器上生长繁殖,可以产生大量的代谢有机酸[40],这些有机酸也可以直接结合金属腐蚀释放的电子产生H2[42],最终加速青铜器的腐蚀.值得注意的是,微生物除了可以产生H+与电子结合外,其中的一些厌氧还原微生物本身就具有接受电子的能力.如反硝化细菌可以通过接受电子使硝酸根还原为亚硝酸根,硫酸盐还原细菌接受电子后把硫酸根还原为硫负离子,而产甲烷菌可以使得CO转变为碳负离子,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以及其它适宜的环境中都可以引起或加剧青铜器的腐蚀.还有一种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在合金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被膜,使开路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增加,加大点蚀坑的深度[43].但是,铜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铜离子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达到抗菌以减缓微生物腐蚀的作用[44, 45].另外,如果青铜器直接浸泡在水中,其中溶解的CO2、NH3等气体也会直接参与青铜器的腐蚀作用,加快腐蚀进度、增大腐蚀程度[46]. ...
... [42],最终加速青铜器的腐蚀.值得注意的是,微生物除了可以产生H+与电子结合外,其中的一些厌氧还原微生物本身就具有接受电子的能力.如反硝化细菌可以通过接受电子使硝酸根还原为亚硝酸根,硫酸盐还原细菌接受电子后把硫酸根还原为硫负离子,而产甲烷菌可以使得CO转变为碳负离子,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以及其它适宜的环境中都可以引起或加剧青铜器的腐蚀.还有一种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在合金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被膜,使开路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增加,加大点蚀坑的深度[43].但是,铜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铜离子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达到抗菌以减缓微生物腐蚀的作用[44, 45].另外,如果青铜器直接浸泡在水中,其中溶解的CO2、NH3等气体也会直接参与青铜器的腐蚀作用,加快腐蚀进度、增大腐蚀程度[46]. ...
微生物对金属文物的腐蚀作用
2
1998
... 除Cl-、温度和湿度外,其它因素 (如土壤中的微生物;水/空气中的CO2、O2、O3和SO2等酸性气体;海水中的氨离子以及光照等) 也会对青铜器腐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中含有的大量微生物和有害物质会附着在青铜器表面从而导致其腐蚀.青铜器的微生物腐蚀主要由一些真菌引起[39~41],腐蚀程度由青铜器本身、微生物种类和所处环境三方面因素共同决定[42].微生物腐蚀过程与电化学腐蚀彼此关联、相互促进,其本质还是金属自身失电子 (即Cu变成Cu+或Cu2+).同时,微生物在青铜器上生长繁殖,可以产生大量的代谢有机酸[40],这些有机酸也可以直接结合金属腐蚀释放的电子产生H2[42],最终加速青铜器的腐蚀.值得注意的是,微生物除了可以产生H+与电子结合外,其中的一些厌氧还原微生物本身就具有接受电子的能力.如反硝化细菌可以通过接受电子使硝酸根还原为亚硝酸根,硫酸盐还原细菌接受电子后把硫酸根还原为硫负离子,而产甲烷菌可以使得CO转变为碳负离子,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以及其它适宜的环境中都可以引起或加剧青铜器的腐蚀.还有一种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在合金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被膜,使开路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增加,加大点蚀坑的深度[43].但是,铜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铜离子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达到抗菌以减缓微生物腐蚀的作用[44, 45].另外,如果青铜器直接浸泡在水中,其中溶解的CO2、NH3等气体也会直接参与青铜器的腐蚀作用,加快腐蚀进度、增大腐蚀程度[46]. ...
... [42],最终加速青铜器的腐蚀.值得注意的是,微生物除了可以产生H+与电子结合外,其中的一些厌氧还原微生物本身就具有接受电子的能力.如反硝化细菌可以通过接受电子使硝酸根还原为亚硝酸根,硫酸盐还原细菌接受电子后把硫酸根还原为硫负离子,而产甲烷菌可以使得CO转变为碳负离子,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以及其它适宜的环境中都可以引起或加剧青铜器的腐蚀.还有一种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在合金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被膜,使开路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增加,加大点蚀坑的深度[43].但是,铜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铜离子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达到抗菌以减缓微生物腐蚀的作用[44, 45].另外,如果青铜器直接浸泡在水中,其中溶解的CO2、NH3等气体也会直接参与青铜器的腐蚀作用,加快腐蚀进度、增大腐蚀程度[46]. ...
Investigation on microbiologically influenced corrosion behavior of CrCoNi medium-entropy alloy by Pseudomonas Aeruginosa
1
2019
... 除Cl-、温度和湿度外,其它因素 (如土壤中的微生物;水/空气中的CO2、O2、O3和SO2等酸性气体;海水中的氨离子以及光照等) 也会对青铜器腐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中含有的大量微生物和有害物质会附着在青铜器表面从而导致其腐蚀.青铜器的微生物腐蚀主要由一些真菌引起[39~41],腐蚀程度由青铜器本身、微生物种类和所处环境三方面因素共同决定[42].微生物腐蚀过程与电化学腐蚀彼此关联、相互促进,其本质还是金属自身失电子 (即Cu变成Cu+或Cu2+).同时,微生物在青铜器上生长繁殖,可以产生大量的代谢有机酸[40],这些有机酸也可以直接结合金属腐蚀释放的电子产生H2[42],最终加速青铜器的腐蚀.值得注意的是,微生物除了可以产生H+与电子结合外,其中的一些厌氧还原微生物本身就具有接受电子的能力.如反硝化细菌可以通过接受电子使硝酸根还原为亚硝酸根,硫酸盐还原细菌接受电子后把硫酸根还原为硫负离子,而产甲烷菌可以使得CO转变为碳负离子,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以及其它适宜的环境中都可以引起或加剧青铜器的腐蚀.还有一种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在合金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被膜,使开路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增加,加大点蚀坑的深度[43].但是,铜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铜离子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达到抗菌以减缓微生物腐蚀的作用[44, 45].另外,如果青铜器直接浸泡在水中,其中溶解的CO2、NH3等气体也会直接参与青铜器的腐蚀作用,加快腐蚀进度、增大腐蚀程度[46]. ...
铜绿假单胞菌对CrCoNi中熵合金微生物腐蚀行为的影响
1
2019
... 除Cl-、温度和湿度外,其它因素 (如土壤中的微生物;水/空气中的CO2、O2、O3和SO2等酸性气体;海水中的氨离子以及光照等) 也会对青铜器腐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中含有的大量微生物和有害物质会附着在青铜器表面从而导致其腐蚀.青铜器的微生物腐蚀主要由一些真菌引起[39~41],腐蚀程度由青铜器本身、微生物种类和所处环境三方面因素共同决定[42].微生物腐蚀过程与电化学腐蚀彼此关联、相互促进,其本质还是金属自身失电子 (即Cu变成Cu+或Cu2+).同时,微生物在青铜器上生长繁殖,可以产生大量的代谢有机酸[40],这些有机酸也可以直接结合金属腐蚀释放的电子产生H2[42],最终加速青铜器的腐蚀.值得注意的是,微生物除了可以产生H+与电子结合外,其中的一些厌氧还原微生物本身就具有接受电子的能力.如反硝化细菌可以通过接受电子使硝酸根还原为亚硝酸根,硫酸盐还原细菌接受电子后把硫酸根还原为硫负离子,而产甲烷菌可以使得CO转变为碳负离子,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以及其它适宜的环境中都可以引起或加剧青铜器的腐蚀.还有一种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在合金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被膜,使开路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增加,加大点蚀坑的深度[43].但是,铜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铜离子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达到抗菌以减缓微生物腐蚀的作用[44, 45].另外,如果青铜器直接浸泡在水中,其中溶解的CO2、NH3等气体也会直接参与青铜器的腐蚀作用,加快腐蚀进度、增大腐蚀程度[46]. ...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antifouling performance of copper-bearing low-carbon steel in marine environment
1
2021
... 除Cl-、温度和湿度外,其它因素 (如土壤中的微生物;水/空气中的CO2、O2、O3和SO2等酸性气体;海水中的氨离子以及光照等) 也会对青铜器腐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中含有的大量微生物和有害物质会附着在青铜器表面从而导致其腐蚀.青铜器的微生物腐蚀主要由一些真菌引起[39~41],腐蚀程度由青铜器本身、微生物种类和所处环境三方面因素共同决定[42].微生物腐蚀过程与电化学腐蚀彼此关联、相互促进,其本质还是金属自身失电子 (即Cu变成Cu+或Cu2+).同时,微生物在青铜器上生长繁殖,可以产生大量的代谢有机酸[40],这些有机酸也可以直接结合金属腐蚀释放的电子产生H2[42],最终加速青铜器的腐蚀.值得注意的是,微生物除了可以产生H+与电子结合外,其中的一些厌氧还原微生物本身就具有接受电子的能力.如反硝化细菌可以通过接受电子使硝酸根还原为亚硝酸根,硫酸盐还原细菌接受电子后把硫酸根还原为硫负离子,而产甲烷菌可以使得CO转变为碳负离子,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以及其它适宜的环境中都可以引起或加剧青铜器的腐蚀.还有一种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在合金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被膜,使开路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增加,加大点蚀坑的深度[43].但是,铜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铜离子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达到抗菌以减缓微生物腐蚀的作用[44, 45].另外,如果青铜器直接浸泡在水中,其中溶解的CO2、NH3等气体也会直接参与青铜器的腐蚀作用,加快腐蚀进度、增大腐蚀程度[46]. ...
含铜低碳钢在海洋环境下的耐蚀和防污性能的研究
1
2021
... 除Cl-、温度和湿度外,其它因素 (如土壤中的微生物;水/空气中的CO2、O2、O3和SO2等酸性气体;海水中的氨离子以及光照等) 也会对青铜器腐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中含有的大量微生物和有害物质会附着在青铜器表面从而导致其腐蚀.青铜器的微生物腐蚀主要由一些真菌引起[39~41],腐蚀程度由青铜器本身、微生物种类和所处环境三方面因素共同决定[42].微生物腐蚀过程与电化学腐蚀彼此关联、相互促进,其本质还是金属自身失电子 (即Cu变成Cu+或Cu2+).同时,微生物在青铜器上生长繁殖,可以产生大量的代谢有机酸[40],这些有机酸也可以直接结合金属腐蚀释放的电子产生H2[42],最终加速青铜器的腐蚀.值得注意的是,微生物除了可以产生H+与电子结合外,其中的一些厌氧还原微生物本身就具有接受电子的能力.如反硝化细菌可以通过接受电子使硝酸根还原为亚硝酸根,硫酸盐还原细菌接受电子后把硫酸根还原为硫负离子,而产甲烷菌可以使得CO转变为碳负离子,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以及其它适宜的环境中都可以引起或加剧青铜器的腐蚀.还有一种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在合金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被膜,使开路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增加,加大点蚀坑的深度[43].但是,铜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铜离子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达到抗菌以减缓微生物腐蚀的作用[44, 45].另外,如果青铜器直接浸泡在水中,其中溶解的CO2、NH3等气体也会直接参与青铜器的腐蚀作用,加快腐蚀进度、增大腐蚀程度[46]. ...
Novel Cu-bearing pipeline steels: A new strategy to improve resistance to microbiologically influenced corrosion for pipeline steels
1
2020
... 除Cl-、温度和湿度外,其它因素 (如土壤中的微生物;水/空气中的CO2、O2、O3和SO2等酸性气体;海水中的氨离子以及光照等) 也会对青铜器腐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中含有的大量微生物和有害物质会附着在青铜器表面从而导致其腐蚀.青铜器的微生物腐蚀主要由一些真菌引起[39~41],腐蚀程度由青铜器本身、微生物种类和所处环境三方面因素共同决定[42].微生物腐蚀过程与电化学腐蚀彼此关联、相互促进,其本质还是金属自身失电子 (即Cu变成Cu+或Cu2+).同时,微生物在青铜器上生长繁殖,可以产生大量的代谢有机酸[40],这些有机酸也可以直接结合金属腐蚀释放的电子产生H2[42],最终加速青铜器的腐蚀.值得注意的是,微生物除了可以产生H+与电子结合外,其中的一些厌氧还原微生物本身就具有接受电子的能力.如反硝化细菌可以通过接受电子使硝酸根还原为亚硝酸根,硫酸盐还原细菌接受电子后把硫酸根还原为硫负离子,而产甲烷菌可以使得CO转变为碳负离子,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以及其它适宜的环境中都可以引起或加剧青铜器的腐蚀.还有一种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在合金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被膜,使开路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增加,加大点蚀坑的深度[43].但是,铜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铜离子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达到抗菌以减缓微生物腐蚀的作用[44, 45].另外,如果青铜器直接浸泡在水中,其中溶解的CO2、NH3等气体也会直接参与青铜器的腐蚀作用,加快腐蚀进度、增大腐蚀程度[46]. ...
新型含Cu管线钢——提高管线耐微生物腐蚀性能的新途径
1
2020
... 除Cl-、温度和湿度外,其它因素 (如土壤中的微生物;水/空气中的CO2、O2、O3和SO2等酸性气体;海水中的氨离子以及光照等) 也会对青铜器腐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中含有的大量微生物和有害物质会附着在青铜器表面从而导致其腐蚀.青铜器的微生物腐蚀主要由一些真菌引起[39~41],腐蚀程度由青铜器本身、微生物种类和所处环境三方面因素共同决定[42].微生物腐蚀过程与电化学腐蚀彼此关联、相互促进,其本质还是金属自身失电子 (即Cu变成Cu+或Cu2+).同时,微生物在青铜器上生长繁殖,可以产生大量的代谢有机酸[40],这些有机酸也可以直接结合金属腐蚀释放的电子产生H2[42],最终加速青铜器的腐蚀.值得注意的是,微生物除了可以产生H+与电子结合外,其中的一些厌氧还原微生物本身就具有接受电子的能力.如反硝化细菌可以通过接受电子使硝酸根还原为亚硝酸根,硫酸盐还原细菌接受电子后把硫酸根还原为硫负离子,而产甲烷菌可以使得CO转变为碳负离子,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以及其它适宜的环境中都可以引起或加剧青铜器的腐蚀.还有一种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在合金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被膜,使开路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增加,加大点蚀坑的深度[43].但是,铜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铜离子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达到抗菌以减缓微生物腐蚀的作用[44, 45].另外,如果青铜器直接浸泡在水中,其中溶解的CO2、NH3等气体也会直接参与青铜器的腐蚀作用,加快腐蚀进度、增大腐蚀程度[46]. ...
Corrosion of B10 Cu-Ni alloy in seawater polluted by high concentration of NH
1
2021
... 除Cl-、温度和湿度外,其它因素 (如土壤中的微生物;水/空气中的CO2、O2、O3和SO2等酸性气体;海水中的氨离子以及光照等) 也会对青铜器腐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中含有的大量微生物和有害物质会附着在青铜器表面从而导致其腐蚀.青铜器的微生物腐蚀主要由一些真菌引起[39~41],腐蚀程度由青铜器本身、微生物种类和所处环境三方面因素共同决定[42].微生物腐蚀过程与电化学腐蚀彼此关联、相互促进,其本质还是金属自身失电子 (即Cu变成Cu+或Cu2+).同时,微生物在青铜器上生长繁殖,可以产生大量的代谢有机酸[40],这些有机酸也可以直接结合金属腐蚀释放的电子产生H2[42],最终加速青铜器的腐蚀.值得注意的是,微生物除了可以产生H+与电子结合外,其中的一些厌氧还原微生物本身就具有接受电子的能力.如反硝化细菌可以通过接受电子使硝酸根还原为亚硝酸根,硫酸盐还原细菌接受电子后把硫酸根还原为硫负离子,而产甲烷菌可以使得CO转变为碳负离子,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以及其它适宜的环境中都可以引起或加剧青铜器的腐蚀.还有一种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在合金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被膜,使开路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增加,加大点蚀坑的深度[43].但是,铜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铜离子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达到抗菌以减缓微生物腐蚀的作用[44, 45].另外,如果青铜器直接浸泡在水中,其中溶解的CO2、NH3等气体也会直接参与青铜器的腐蚀作用,加快腐蚀进度、增大腐蚀程度[46]. ...
B10铜镍合金在高浓度NH 污染海水中腐蚀研究
1
2021
... 除Cl-、温度和湿度外,其它因素 (如土壤中的微生物;水/空气中的CO2、O2、O3和SO2等酸性气体;海水中的氨离子以及光照等) 也会对青铜器腐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中含有的大量微生物和有害物质会附着在青铜器表面从而导致其腐蚀.青铜器的微生物腐蚀主要由一些真菌引起[39~41],腐蚀程度由青铜器本身、微生物种类和所处环境三方面因素共同决定[42].微生物腐蚀过程与电化学腐蚀彼此关联、相互促进,其本质还是金属自身失电子 (即Cu变成Cu+或Cu2+).同时,微生物在青铜器上生长繁殖,可以产生大量的代谢有机酸[40],这些有机酸也可以直接结合金属腐蚀释放的电子产生H2[42],最终加速青铜器的腐蚀.值得注意的是,微生物除了可以产生H+与电子结合外,其中的一些厌氧还原微生物本身就具有接受电子的能力.如反硝化细菌可以通过接受电子使硝酸根还原为亚硝酸根,硫酸盐还原细菌接受电子后把硫酸根还原为硫负离子,而产甲烷菌可以使得CO转变为碳负离子,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以及其它适宜的环境中都可以引起或加剧青铜器的腐蚀.还有一种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在合金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被膜,使开路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增加,加大点蚀坑的深度[43].但是,铜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铜离子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达到抗菌以减缓微生物腐蚀的作用[44, 45].另外,如果青铜器直接浸泡在水中,其中溶解的CO2、NH3等气体也会直接参与青铜器的腐蚀作用,加快腐蚀进度、增大腐蚀程度[46]. ...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corrosion products and adsorbed water on copper in humid air containing SO2 by IR-RAS measurements
1
2006
... 通常情况下,青铜器的埋藏环境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一旦出土,青铜器与空气接触时间和面积扩大,在这种富氧环境下青铜器发生锈蚀和氧化的几率相对较高.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气、CO2、O2等,这些气体可以大量吸附在刚出土青铜文物表层结构松散的锈层内部,直接参与腐蚀过程,促使在青铜文物基体表面形成粉状锈.CuCl遇到水气和O2会衍生为绿色粉状锈CuCl2·3Cu(OH)2(反应 (8)),增大青铜文物锈蚀破坏程度.空气中存在的NO、NO2、SO2等酸性气体具有易溶解和酸化的作用,会对青铜器的腐蚀产生严重影响.SO2可以吸附在青铜器表面的液膜层中,生成HSO3-和H+,HSO3-再经氧化性物质 (如O2,O3,Cu和Fe等) 氧化,生成SO,进而形成各种硫酸盐 (如CuSO4等),加快青铜器的腐蚀.SO2还可能与Cu2+结合生成黑色的Cu2S锈蚀层.Sasaki等[47]研究表明在Cu2O和Cu2S的腐蚀产物层上更容易产生点蚀坑和点蚀孔洞.并且,在潮湿的空气中,腐蚀有机体更容易滋生,进一步加快青铜器的腐蚀[48].鉴于此,博物馆对于藏品存放和陈列有环境空气质量要求[38].同时,建筑材料应采用无毒、无污染、无有害气体释放的材料;制作陈列柜的材料应选择无毒、无污染、无有害气体释放的材料. ...
CoPVDF membranes for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s
1
1995
... 通常情况下,青铜器的埋藏环境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一旦出土,青铜器与空气接触时间和面积扩大,在这种富氧环境下青铜器发生锈蚀和氧化的几率相对较高.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气、CO2、O2等,这些气体可以大量吸附在刚出土青铜文物表层结构松散的锈层内部,直接参与腐蚀过程,促使在青铜文物基体表面形成粉状锈.CuCl遇到水气和O2会衍生为绿色粉状锈CuCl2·3Cu(OH)2(反应 (8)),增大青铜文物锈蚀破坏程度.空气中存在的NO、NO2、SO2等酸性气体具有易溶解和酸化的作用,会对青铜器的腐蚀产生严重影响.SO2可以吸附在青铜器表面的液膜层中,生成HSO3-和H+,HSO3-再经氧化性物质 (如O2,O3,Cu和Fe等) 氧化,生成SO,进而形成各种硫酸盐 (如CuSO4等),加快青铜器的腐蚀.SO2还可能与Cu2+结合生成黑色的Cu2S锈蚀层.Sasaki等[47]研究表明在Cu2O和Cu2S的腐蚀产物层上更容易产生点蚀坑和点蚀孔洞.并且,在潮湿的空气中,腐蚀有机体更容易滋生,进一步加快青铜器的腐蚀[48].鉴于此,博物馆对于藏品存放和陈列有环境空气质量要求[38].同时,建筑材料应采用无毒、无污染、无有害气体释放的材料;制作陈列柜的材料应选择无毒、无污染、无有害气体释放的材料. ...
Analysis of repair and protection methods of bronze
1
2019
... 前期,研究人员主要通过对出土青铜器表面锈层以及周围土壤环境的分析,来确定青铜器的锈蚀程度,并推测各种因素可能影响青铜器腐蚀的程度.但总体来说,关于青铜器自身成分和结构以及周围环境因素影响下青铜器腐蚀破坏的现场和实验数据较少,数据格式等不够系统和规范,各因素及其耦合作用下青铜器的腐蚀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缺少对出土后在馆藏条件下青铜器腐蚀演变过程的深入研究,而确定青铜器在馆藏条件下的腐蚀演变规律及影响其腐蚀行为的主要因素,对于合理创设馆藏环境,确保青铜器保存的完整性和长期性至关重要[49].另一方面,快速检测刚出土青铜器的腐蚀程度并对其腐蚀病害等级进行准确评估,有利于及时制定青铜器除锈和封护操作工艺,这对后续青铜器的保护也有重要意义. ...
青铜器的修复与保护方法解析
1
2019
... 前期,研究人员主要通过对出土青铜器表面锈层以及周围土壤环境的分析,来确定青铜器的锈蚀程度,并推测各种因素可能影响青铜器腐蚀的程度.但总体来说,关于青铜器自身成分和结构以及周围环境因素影响下青铜器腐蚀破坏的现场和实验数据较少,数据格式等不够系统和规范,各因素及其耦合作用下青铜器的腐蚀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缺少对出土后在馆藏条件下青铜器腐蚀演变过程的深入研究,而确定青铜器在馆藏条件下的腐蚀演变规律及影响其腐蚀行为的主要因素,对于合理创设馆藏环境,确保青铜器保存的完整性和长期性至关重要[49].另一方面,快速检测刚出土青铜器的腐蚀程度并对其腐蚀病害等级进行准确评估,有利于及时制定青铜器除锈和封护操作工艺,这对后续青铜器的保护也有重要意义. ...
LAMQS and XRF analyses of ancient Egyptian bronze coins
1
2010
... XRF是一种与选择性光电效应有关的原子电离的元素无损分析技术,它利用初级X射线光子激发待测物质中的原子,使之产生荧光从而进行物质成分分析和化学态研究.Torrisi等[50]用XRF无损分析了埃及青铜硬币的成分,发现青铜硬币表面全部覆盖类似的绿锈,其主体元素为Cu,同时含有少量的Fe、Zn、Sn和Pb.Ferretti等[51]详细介绍了XRF的系统布局并采用XRF对青铜雕像中的合金元素进行了无损识别,观察到青铜雕像中分散分布着Cu、Sn、Pb、Ag和Sb等5种元素,其中,Pb和Ag在雕塑的眉毛和尾巴部分含量较多,而Sn集中分布在原始雕塑的眉毛上部和非原始部分的腿下部.同时,为了避免青铜文物的损害程度对XRF测试结果的影响,需要兼顾结构的不均匀性和一些铸造缺陷来进行采样点的选择. ...
The application of a non-destructive XRF method to identify different alloys in the bronze statue of the Capitoline Horse
1
1997
... XRF是一种与选择性光电效应有关的原子电离的元素无损分析技术,它利用初级X射线光子激发待测物质中的原子,使之产生荧光从而进行物质成分分析和化学态研究.Torrisi等[50]用XRF无损分析了埃及青铜硬币的成分,发现青铜硬币表面全部覆盖类似的绿锈,其主体元素为Cu,同时含有少量的Fe、Zn、Sn和Pb.Ferretti等[51]详细介绍了XRF的系统布局并采用XRF对青铜雕像中的合金元素进行了无损识别,观察到青铜雕像中分散分布着Cu、Sn、Pb、Ag和Sb等5种元素,其中,Pb和Ag在雕塑的眉毛和尾巴部分含量较多,而Sn集中分布在原始雕塑的眉毛上部和非原始部分的腿下部.同时,为了避免青铜文物的损害程度对XRF测试结果的影响,需要兼顾结构的不均匀性和一些铸造缺陷来进行采样点的选择. ...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of a late period falcon bronze coffin
3
2020
... CT是利用数位几何处理后重建的三维放射线影像.断层扫描输出图像取决于分析物的化学和物理组成,以及它们吸收或透射X射线源辐射的能力.文物的CT信息可以检索为二维截面图像或三维图像.通过对层析数据的处理,可以得到样品的三维数值模型,用于虚拟现实应用或数字档案存储.Maher[52]利用CT研究了晚期青铜器猎鹰雕像的制造工艺,通过测得的初步X射线2D图像,可以看出铸件存在明显的裂纹缺陷,并确定该青铜器雕像为一体式空心浇筑完成,没有使用任何焊接、焊料或机械接头.通过3D重建图像 (如图4所示) 可以看出,猎鹰雕像的外表面中的所有褶皱的位置,通过测得的铸件的材料、壁厚和浇筑口位置等推测出雕像的浇注过程. ...
... [
52]
2D and 3D reconstructed CT images i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falcon coffin[52]Fig.4![]()
中子衍射通常指德布罗意波长约为1 Å左右的中子通过晶态物质时发生的布拉格衍射,因为中子不带电,穿透性强,因此可以用来对文物进行无损检测.该技术可以检测材料的残余应力、晶相结构、择优取向等结构信息,同时还可以加载力学、高温、低温等样品环境设施模拟工程部件生产制造过程,原位观察材料的晶格应变、织构和相变的动态演化.Kiss等[53]利用无损中子照相技术和飞行时间中子衍射技术对带法兰的青铜斧头进行了无损分析,通过中子照相技术可直接观察到青铜斧头的外观形状及尺寸 (如图5所示),通过飞行时间中子衍射技术检测到青铜斧头的Sn含量为7.5%±0.5%,这比瞬发伽马活化分析的测试结果 (9.6%±0.7%) 更为准确. ...
... [
52]
Fig.4![]()
中子衍射通常指德布罗意波长约为1 Å左右的中子通过晶态物质时发生的布拉格衍射,因为中子不带电,穿透性强,因此可以用来对文物进行无损检测.该技术可以检测材料的残余应力、晶相结构、择优取向等结构信息,同时还可以加载力学、高温、低温等样品环境设施模拟工程部件生产制造过程,原位观察材料的晶格应变、织构和相变的动态演化.Kiss等[53]利用无损中子照相技术和飞行时间中子衍射技术对带法兰的青铜斧头进行了无损分析,通过中子照相技术可直接观察到青铜斧头的外观形状及尺寸 (如图5所示),通过飞行时间中子衍射技术检测到青铜斧头的Sn含量为7.5%±0.5%,这比瞬发伽马活化分析的测试结果 (9.6%±0.7%) 更为准确. ...
Non-destructive analyses of bronze artefacts from Bronze Age Hungary using neutron-based methods
3
2015
... 中子衍射通常指德布罗意波长约为1 Å左右的中子通过晶态物质时发生的布拉格衍射,因为中子不带电,穿透性强,因此可以用来对文物进行无损检测.该技术可以检测材料的残余应力、晶相结构、择优取向等结构信息,同时还可以加载力学、高温、低温等样品环境设施模拟工程部件生产制造过程,原位观察材料的晶格应变、织构和相变的动态演化.Kiss等[53]利用无损中子照相技术和飞行时间中子衍射技术对带法兰的青铜斧头进行了无损分析,通过中子照相技术可直接观察到青铜斧头的外观形状及尺寸 (如图5所示),通过飞行时间中子衍射技术检测到青铜斧头的Sn含量为7.5%±0.5%,这比瞬发伽马活化分析的测试结果 (9.6%±0.7%) 更为准确. ...
... [
53]
The neutron radiography of the flanged axe from Zalaszabar (a), PGAA measurement area (b), area of former destructive sampling (c), the 3D surface plot of the panel (d) [53]Fig.5![]()
虽然XRF、CT和中子衍射都可以对青铜器进行无损检测,但它们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XRF容易受元素相互干扰和叠加峰影响;CT像素尺寸较大,其相邻间隔 (节距) 一般≥0.1 mm,这会导致检测样品会的细节缺失;中子衍射测定的晶胞参数不可靠,能进行中子衍射的单位较少,测试设备庞大,不能实现青铜器发掘场地的原位检测.更重要的是,现有的无损检测技术不能有效的对青铜器的腐蚀程度 (锈层特征、腐蚀范围等) 进行定量分析,仅能大体检测青铜器锈层的组分.所以,还需要发展更加高效、精确和便捷的适用于出土现场青铜器腐蚀无损检测的新技术. ...
... [
53]
Fig.5![]()
虽然XRF、CT和中子衍射都可以对青铜器进行无损检测,但它们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XRF容易受元素相互干扰和叠加峰影响;CT像素尺寸较大,其相邻间隔 (节距) 一般≥0.1 mm,这会导致检测样品会的细节缺失;中子衍射测定的晶胞参数不可靠,能进行中子衍射的单位较少,测试设备庞大,不能实现青铜器发掘场地的原位检测.更重要的是,现有的无损检测技术不能有效的对青铜器的腐蚀程度 (锈层特征、腐蚀范围等) 进行定量分析,仅能大体检测青铜器锈层的组分.所以,还需要发展更加高效、精确和便捷的适用于出土现场青铜器腐蚀无损检测的新技术. ...
Reinforcement and repair of ancient bronze after corrosion
1
1987
... 对出土时的青铜器进行临时加固封护可以防止它因为腐蚀破碎而不能被完整的提取出来.常用的青铜器临时封护技术包括在青铜器表面涂覆白乳胶、石膏等.胡家喜和丁国荣[54]通过在铜戈表面涂覆一层白乳胶进行了加固和封护,可以暂时保持器物的大体形状,但这层白色胶膜只能对表面氧化层进行暂时的封闭和固形,无法渗透到铜戈内部对铜胎进行加固.而且,白乳胶还容易剥落,剥落后会直接影响甚至破坏青铜器表面的状态和花纹等.近年来,薄荷醇 (结构式如图6a所示) 开始应用到文物出土时的现场加固封护过程中.王春燕等[55]研究了薄荷醇对秦俑彩绘遗迹表面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薄荷醇加固并升华后的遗迹表面相较于薄荷醇加固前并没有发生变化,由此确定薄荷醇在加固彩绘遗迹过程中不会对遗迹表面产生影响.韩向娜等[56]采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考察了薄荷醇施加和升华过程中彩绘漆皮的显微结构变化 (如图6b~e所示),表明薄荷醇也不会改变彩绘漆皮的裂隙和断裂形貌.另外,薄荷醇在室温下稍高温度就可以升华[57],其毒理毒性数据非常清楚完整,在一定的防护措施下可以做到安全无毒[58].因此,薄荷醇用于青铜器的加固提取是较好的选择,但还需要弄清薄荷醇对青铜金属表面 (例如光泽、腐蚀产物等) 的影响以及封护后的保护性能. ...
古代青铜器腐蚀后的加固和修复
1
1987
... 对出土时的青铜器进行临时加固封护可以防止它因为腐蚀破碎而不能被完整的提取出来.常用的青铜器临时封护技术包括在青铜器表面涂覆白乳胶、石膏等.胡家喜和丁国荣[54]通过在铜戈表面涂覆一层白乳胶进行了加固和封护,可以暂时保持器物的大体形状,但这层白色胶膜只能对表面氧化层进行暂时的封闭和固形,无法渗透到铜戈内部对铜胎进行加固.而且,白乳胶还容易剥落,剥落后会直接影响甚至破坏青铜器表面的状态和花纹等.近年来,薄荷醇 (结构式如图6a所示) 开始应用到文物出土时的现场加固封护过程中.王春燕等[55]研究了薄荷醇对秦俑彩绘遗迹表面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薄荷醇加固并升华后的遗迹表面相较于薄荷醇加固前并没有发生变化,由此确定薄荷醇在加固彩绘遗迹过程中不会对遗迹表面产生影响.韩向娜等[56]采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考察了薄荷醇施加和升华过程中彩绘漆皮的显微结构变化 (如图6b~e所示),表明薄荷醇也不会改变彩绘漆皮的裂隙和断裂形貌.另外,薄荷醇在室温下稍高温度就可以升华[57],其毒理毒性数据非常清楚完整,在一定的防护措施下可以做到安全无毒[58].因此,薄荷醇用于青铜器的加固提取是较好的选择,但还需要弄清薄荷醇对青铜金属表面 (例如光泽、腐蚀产物等) 的影响以及封护后的保护性能. ...
Effects of menthol and its derivatives on the surface of painted relics
1
2013
... 对出土时的青铜器进行临时加固封护可以防止它因为腐蚀破碎而不能被完整的提取出来.常用的青铜器临时封护技术包括在青铜器表面涂覆白乳胶、石膏等.胡家喜和丁国荣[54]通过在铜戈表面涂覆一层白乳胶进行了加固和封护,可以暂时保持器物的大体形状,但这层白色胶膜只能对表面氧化层进行暂时的封闭和固形,无法渗透到铜戈内部对铜胎进行加固.而且,白乳胶还容易剥落,剥落后会直接影响甚至破坏青铜器表面的状态和花纹等.近年来,薄荷醇 (结构式如图6a所示) 开始应用到文物出土时的现场加固封护过程中.王春燕等[55]研究了薄荷醇对秦俑彩绘遗迹表面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薄荷醇加固并升华后的遗迹表面相较于薄荷醇加固前并没有发生变化,由此确定薄荷醇在加固彩绘遗迹过程中不会对遗迹表面产生影响.韩向娜等[56]采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考察了薄荷醇施加和升华过程中彩绘漆皮的显微结构变化 (如图6b~e所示),表明薄荷醇也不会改变彩绘漆皮的裂隙和断裂形貌.另外,薄荷醇在室温下稍高温度就可以升华[57],其毒理毒性数据非常清楚完整,在一定的防护措施下可以做到安全无毒[58].因此,薄荷醇用于青铜器的加固提取是较好的选择,但还需要弄清薄荷醇对青铜金属表面 (例如光泽、腐蚀产物等) 的影响以及封护后的保护性能. ...
薄荷醇及其衍生物对彩绘遗迹表面的影响
1
2013
... 对出土时的青铜器进行临时加固封护可以防止它因为腐蚀破碎而不能被完整的提取出来.常用的青铜器临时封护技术包括在青铜器表面涂覆白乳胶、石膏等.胡家喜和丁国荣[54]通过在铜戈表面涂覆一层白乳胶进行了加固和封护,可以暂时保持器物的大体形状,但这层白色胶膜只能对表面氧化层进行暂时的封闭和固形,无法渗透到铜戈内部对铜胎进行加固.而且,白乳胶还容易剥落,剥落后会直接影响甚至破坏青铜器表面的状态和花纹等.近年来,薄荷醇 (结构式如图6a所示) 开始应用到文物出土时的现场加固封护过程中.王春燕等[55]研究了薄荷醇对秦俑彩绘遗迹表面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薄荷醇加固并升华后的遗迹表面相较于薄荷醇加固前并没有发生变化,由此确定薄荷醇在加固彩绘遗迹过程中不会对遗迹表面产生影响.韩向娜等[56]采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考察了薄荷醇施加和升华过程中彩绘漆皮的显微结构变化 (如图6b~e所示),表明薄荷醇也不会改变彩绘漆皮的裂隙和断裂形貌.另外,薄荷醇在室温下稍高温度就可以升华[57],其毒理毒性数据非常清楚完整,在一定的防护措施下可以做到安全无毒[58].因此,薄荷醇用于青铜器的加固提取是较好的选择,但还需要弄清薄荷醇对青铜金属表面 (例如光泽、腐蚀产物等) 的影响以及封护后的保护性能. ...
A study on the safety of using menthol to extract polychrome relics at the Qinshihuang's terracotta army excavation site
3
2017
... 对出土时的青铜器进行临时加固封护可以防止它因为腐蚀破碎而不能被完整的提取出来.常用的青铜器临时封护技术包括在青铜器表面涂覆白乳胶、石膏等.胡家喜和丁国荣[54]通过在铜戈表面涂覆一层白乳胶进行了加固和封护,可以暂时保持器物的大体形状,但这层白色胶膜只能对表面氧化层进行暂时的封闭和固形,无法渗透到铜戈内部对铜胎进行加固.而且,白乳胶还容易剥落,剥落后会直接影响甚至破坏青铜器表面的状态和花纹等.近年来,薄荷醇 (结构式如图6a所示) 开始应用到文物出土时的现场加固封护过程中.王春燕等[55]研究了薄荷醇对秦俑彩绘遗迹表面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薄荷醇加固并升华后的遗迹表面相较于薄荷醇加固前并没有发生变化,由此确定薄荷醇在加固彩绘遗迹过程中不会对遗迹表面产生影响.韩向娜等[56]采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考察了薄荷醇施加和升华过程中彩绘漆皮的显微结构变化 (如图6b~e所示),表明薄荷醇也不会改变彩绘漆皮的裂隙和断裂形貌.另外,薄荷醇在室温下稍高温度就可以升华[57],其毒理毒性数据非常清楚完整,在一定的防护措施下可以做到安全无毒[58].因此,薄荷醇用于青铜器的加固提取是较好的选择,但还需要弄清薄荷醇对青铜金属表面 (例如光泽、腐蚀产物等) 的影响以及封护后的保护性能. ...
... [
56]
Structural formula of menthol (a) and super depth of field 3D video microscope photos of painted paint leather before and after menthol treatment: before treatment (b), crystallization of menthol on painted leather upon volatilization (c), crystallization growth (d), after menthol volatilized completely (e)[56]Fig.6
3.2 长期封护技术青铜器若要长期安全保存,对其进行长期封护是非常有必要的.对青铜器进行长期封护的步骤分为除锈和封护两步. ...
... [
56]
Fig.6
3.2 长期封护技术青铜器若要长期安全保存,对其进行长期封护是非常有必要的.对青铜器进行长期封护的步骤分为除锈和封护两步. ...
薄荷醇提取秦俑坑出土彩绘遗迹的性能评估研究
3
2017
... 对出土时的青铜器进行临时加固封护可以防止它因为腐蚀破碎而不能被完整的提取出来.常用的青铜器临时封护技术包括在青铜器表面涂覆白乳胶、石膏等.胡家喜和丁国荣[54]通过在铜戈表面涂覆一层白乳胶进行了加固和封护,可以暂时保持器物的大体形状,但这层白色胶膜只能对表面氧化层进行暂时的封闭和固形,无法渗透到铜戈内部对铜胎进行加固.而且,白乳胶还容易剥落,剥落后会直接影响甚至破坏青铜器表面的状态和花纹等.近年来,薄荷醇 (结构式如图6a所示) 开始应用到文物出土时的现场加固封护过程中.王春燕等[55]研究了薄荷醇对秦俑彩绘遗迹表面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薄荷醇加固并升华后的遗迹表面相较于薄荷醇加固前并没有发生变化,由此确定薄荷醇在加固彩绘遗迹过程中不会对遗迹表面产生影响.韩向娜等[56]采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考察了薄荷醇施加和升华过程中彩绘漆皮的显微结构变化 (如图6b~e所示),表明薄荷醇也不会改变彩绘漆皮的裂隙和断裂形貌.另外,薄荷醇在室温下稍高温度就可以升华[57],其毒理毒性数据非常清楚完整,在一定的防护措施下可以做到安全无毒[58].因此,薄荷醇用于青铜器的加固提取是较好的选择,但还需要弄清薄荷醇对青铜金属表面 (例如光泽、腐蚀产物等) 的影响以及封护后的保护性能. ...
... [
56]
Structural formula of menthol (a) and super depth of field 3D video microscope photos of painted paint leather before and after menthol treatment: before treatment (b), crystallization of menthol on painted leather upon volatilization (c), crystallization growth (d), after menthol volatilized completely (e)[56]Fig.6
3.2 长期封护技术青铜器若要长期安全保存,对其进行长期封护是非常有必要的.对青铜器进行长期封护的步骤分为除锈和封护两步. ...
... [
56]
Fig.6
3.2 长期封护技术青铜器若要长期安全保存,对其进行长期封护是非常有必要的.对青铜器进行长期封护的步骤分为除锈和封护两步. ...
Comparative study of volatile solid materials used in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having moist environments
1
2018
... 对出土时的青铜器进行临时加固封护可以防止它因为腐蚀破碎而不能被完整的提取出来.常用的青铜器临时封护技术包括在青铜器表面涂覆白乳胶、石膏等.胡家喜和丁国荣[54]通过在铜戈表面涂覆一层白乳胶进行了加固和封护,可以暂时保持器物的大体形状,但这层白色胶膜只能对表面氧化层进行暂时的封闭和固形,无法渗透到铜戈内部对铜胎进行加固.而且,白乳胶还容易剥落,剥落后会直接影响甚至破坏青铜器表面的状态和花纹等.近年来,薄荷醇 (结构式如图6a所示) 开始应用到文物出土时的现场加固封护过程中.王春燕等[55]研究了薄荷醇对秦俑彩绘遗迹表面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薄荷醇加固并升华后的遗迹表面相较于薄荷醇加固前并没有发生变化,由此确定薄荷醇在加固彩绘遗迹过程中不会对遗迹表面产生影响.韩向娜等[56]采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考察了薄荷醇施加和升华过程中彩绘漆皮的显微结构变化 (如图6b~e所示),表明薄荷醇也不会改变彩绘漆皮的裂隙和断裂形貌.另外,薄荷醇在室温下稍高温度就可以升华[57],其毒理毒性数据非常清楚完整,在一定的防护措施下可以做到安全无毒[58].因此,薄荷醇用于青铜器的加固提取是较好的选择,但还需要弄清薄荷醇对青铜金属表面 (例如光泽、腐蚀产物等) 的影响以及封护后的保护性能. ...
潮湿环境考古发掘现场挥发性固型材料的比较研究
1
2018
... 对出土时的青铜器进行临时加固封护可以防止它因为腐蚀破碎而不能被完整的提取出来.常用的青铜器临时封护技术包括在青铜器表面涂覆白乳胶、石膏等.胡家喜和丁国荣[54]通过在铜戈表面涂覆一层白乳胶进行了加固和封护,可以暂时保持器物的大体形状,但这层白色胶膜只能对表面氧化层进行暂时的封闭和固形,无法渗透到铜戈内部对铜胎进行加固.而且,白乳胶还容易剥落,剥落后会直接影响甚至破坏青铜器表面的状态和花纹等.近年来,薄荷醇 (结构式如图6a所示) 开始应用到文物出土时的现场加固封护过程中.王春燕等[55]研究了薄荷醇对秦俑彩绘遗迹表面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薄荷醇加固并升华后的遗迹表面相较于薄荷醇加固前并没有发生变化,由此确定薄荷醇在加固彩绘遗迹过程中不会对遗迹表面产生影响.韩向娜等[56]采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考察了薄荷醇施加和升华过程中彩绘漆皮的显微结构变化 (如图6b~e所示),表明薄荷醇也不会改变彩绘漆皮的裂隙和断裂形貌.另外,薄荷醇在室温下稍高温度就可以升华[57],其毒理毒性数据非常清楚完整,在一定的防护措施下可以做到安全无毒[58].因此,薄荷醇用于青铜器的加固提取是较好的选择,但还需要弄清薄荷醇对青铜金属表面 (例如光泽、腐蚀产物等) 的影响以及封护后的保护性能. ...
The evaluation of menthol on cutaneous safety
1
2008
... 对出土时的青铜器进行临时加固封护可以防止它因为腐蚀破碎而不能被完整的提取出来.常用的青铜器临时封护技术包括在青铜器表面涂覆白乳胶、石膏等.胡家喜和丁国荣[54]通过在铜戈表面涂覆一层白乳胶进行了加固和封护,可以暂时保持器物的大体形状,但这层白色胶膜只能对表面氧化层进行暂时的封闭和固形,无法渗透到铜戈内部对铜胎进行加固.而且,白乳胶还容易剥落,剥落后会直接影响甚至破坏青铜器表面的状态和花纹等.近年来,薄荷醇 (结构式如图6a所示) 开始应用到文物出土时的现场加固封护过程中.王春燕等[55]研究了薄荷醇对秦俑彩绘遗迹表面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薄荷醇加固并升华后的遗迹表面相较于薄荷醇加固前并没有发生变化,由此确定薄荷醇在加固彩绘遗迹过程中不会对遗迹表面产生影响.韩向娜等[56]采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考察了薄荷醇施加和升华过程中彩绘漆皮的显微结构变化 (如图6b~e所示),表明薄荷醇也不会改变彩绘漆皮的裂隙和断裂形貌.另外,薄荷醇在室温下稍高温度就可以升华[57],其毒理毒性数据非常清楚完整,在一定的防护措施下可以做到安全无毒[58].因此,薄荷醇用于青铜器的加固提取是较好的选择,但还需要弄清薄荷醇对青铜金属表面 (例如光泽、腐蚀产物等) 的影响以及封护后的保护性能. ...
薄荷醇的皮肤安全性评价
1
2008
... 对出土时的青铜器进行临时加固封护可以防止它因为腐蚀破碎而不能被完整的提取出来.常用的青铜器临时封护技术包括在青铜器表面涂覆白乳胶、石膏等.胡家喜和丁国荣[54]通过在铜戈表面涂覆一层白乳胶进行了加固和封护,可以暂时保持器物的大体形状,但这层白色胶膜只能对表面氧化层进行暂时的封闭和固形,无法渗透到铜戈内部对铜胎进行加固.而且,白乳胶还容易剥落,剥落后会直接影响甚至破坏青铜器表面的状态和花纹等.近年来,薄荷醇 (结构式如图6a所示) 开始应用到文物出土时的现场加固封护过程中.王春燕等[55]研究了薄荷醇对秦俑彩绘遗迹表面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薄荷醇加固并升华后的遗迹表面相较于薄荷醇加固前并没有发生变化,由此确定薄荷醇在加固彩绘遗迹过程中不会对遗迹表面产生影响.韩向娜等[56]采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考察了薄荷醇施加和升华过程中彩绘漆皮的显微结构变化 (如图6b~e所示),表明薄荷醇也不会改变彩绘漆皮的裂隙和断裂形貌.另外,薄荷醇在室温下稍高温度就可以升华[57],其毒理毒性数据非常清楚完整,在一定的防护措施下可以做到安全无毒[58].因此,薄荷醇用于青铜器的加固提取是较好的选择,但还需要弄清薄荷醇对青铜金属表面 (例如光泽、腐蚀产物等) 的影响以及封护后的保护性能. ...
My View on the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of bronze cultural relics
1
2019
... 当前,对青铜器进行除锈的方法主要有机械除锈法和化学除锈法.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人员发展了超声波除锈法和激光除锈法等新型机械除锈法[59].但机械除锈法存在局限性,例如,超声波除锈法利用超声清洗机直接超声震掉青铜器表面的附着锈蚀物,极可能会扩展表面裂纹,所以不能用于脆弱青铜器除锈;激光除锈法是利用激光束作用于青铜器表面,快速无污染地清除锈迹,但会使青铜器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且不适用于大面积除锈.化学除锈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青铜器除锈法[60],通过除锈液与青铜器上的有害锈发生化学反应而去除有害锈,也就是将Cu2Cl完全转化为如CuCO3·Cu(OH)2或氧化铜 (CuO) 等不含Cl-的稳定产物.例如倍半碳酸钠法:将青铜器置于倍半碳酸钠溶液中浸泡最少3个月,白天温度需要维持40 ℃左右,晚上自行冷却后用蒸馏水冲洗,浸泡前期每周更换溶液一次,几周后每半个月换一次.这种方法反应较为平和,能够保留青铜器的铭文、花纹等,但费时较长,并且去氯效果不是很好.乙睛法是利用乙睛和Cu+相结合生成稳定的CuCl2·3Cu(OH)2,但短时间内乙睛不起作用,而长时间浸泡又会使绿色铜锈会变成黑色,并且乙睛蒸汽有一定毒性.传统化学除锈法的最大劣势是化学试剂会与青铜器表面发生反应而破坏青铜表面状态,有些高分子有机物化学试剂有一定毒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杨小刚等[61]利用复合水凝胶体系构建青铜器除锈新方法,实现了对鎏金青铜器表面锈层的高效去除.这种除锈技术操作简单,不污染文物表面,适用于复杂表面的清除,在青铜器除锈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不过,当前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全面清除青铜器表面锈层,如何将复合水凝胶体系与传统化学除锈法进行耦合,利用两者的优势实现局部腐蚀较深的锈层或有害锈层是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
青铜文物腐蚀与保护措施之我见
1
2019
... 当前,对青铜器进行除锈的方法主要有机械除锈法和化学除锈法.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人员发展了超声波除锈法和激光除锈法等新型机械除锈法[59].但机械除锈法存在局限性,例如,超声波除锈法利用超声清洗机直接超声震掉青铜器表面的附着锈蚀物,极可能会扩展表面裂纹,所以不能用于脆弱青铜器除锈;激光除锈法是利用激光束作用于青铜器表面,快速无污染地清除锈迹,但会使青铜器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且不适用于大面积除锈.化学除锈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青铜器除锈法[60],通过除锈液与青铜器上的有害锈发生化学反应而去除有害锈,也就是将Cu2Cl完全转化为如CuCO3·Cu(OH)2或氧化铜 (CuO) 等不含Cl-的稳定产物.例如倍半碳酸钠法:将青铜器置于倍半碳酸钠溶液中浸泡最少3个月,白天温度需要维持40 ℃左右,晚上自行冷却后用蒸馏水冲洗,浸泡前期每周更换溶液一次,几周后每半个月换一次.这种方法反应较为平和,能够保留青铜器的铭文、花纹等,但费时较长,并且去氯效果不是很好.乙睛法是利用乙睛和Cu+相结合生成稳定的CuCl2·3Cu(OH)2,但短时间内乙睛不起作用,而长时间浸泡又会使绿色铜锈会变成黑色,并且乙睛蒸汽有一定毒性.传统化学除锈法的最大劣势是化学试剂会与青铜器表面发生反应而破坏青铜表面状态,有些高分子有机物化学试剂有一定毒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杨小刚等[61]利用复合水凝胶体系构建青铜器除锈新方法,实现了对鎏金青铜器表面锈层的高效去除.这种除锈技术操作简单,不污染文物表面,适用于复杂表面的清除,在青铜器除锈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不过,当前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全面清除青铜器表面锈层,如何将复合水凝胶体系与传统化学除锈法进行耦合,利用两者的优势实现局部腐蚀较深的锈层或有害锈层是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
Research on cleaning mechanism and modification technology of bronze cultural relics with sodium sesquicarbonate aqueous solution
1
2004
... 当前,对青铜器进行除锈的方法主要有机械除锈法和化学除锈法.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人员发展了超声波除锈法和激光除锈法等新型机械除锈法[59].但机械除锈法存在局限性,例如,超声波除锈法利用超声清洗机直接超声震掉青铜器表面的附着锈蚀物,极可能会扩展表面裂纹,所以不能用于脆弱青铜器除锈;激光除锈法是利用激光束作用于青铜器表面,快速无污染地清除锈迹,但会使青铜器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且不适用于大面积除锈.化学除锈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青铜器除锈法[60],通过除锈液与青铜器上的有害锈发生化学反应而去除有害锈,也就是将Cu2Cl完全转化为如CuCO3·Cu(OH)2或氧化铜 (CuO) 等不含Cl-的稳定产物.例如倍半碳酸钠法:将青铜器置于倍半碳酸钠溶液中浸泡最少3个月,白天温度需要维持40 ℃左右,晚上自行冷却后用蒸馏水冲洗,浸泡前期每周更换溶液一次,几周后每半个月换一次.这种方法反应较为平和,能够保留青铜器的铭文、花纹等,但费时较长,并且去氯效果不是很好.乙睛法是利用乙睛和Cu+相结合生成稳定的CuCl2·3Cu(OH)2,但短时间内乙睛不起作用,而长时间浸泡又会使绿色铜锈会变成黑色,并且乙睛蒸汽有一定毒性.传统化学除锈法的最大劣势是化学试剂会与青铜器表面发生反应而破坏青铜表面状态,有些高分子有机物化学试剂有一定毒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杨小刚等[61]利用复合水凝胶体系构建青铜器除锈新方法,实现了对鎏金青铜器表面锈层的高效去除.这种除锈技术操作简单,不污染文物表面,适用于复杂表面的清除,在青铜器除锈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不过,当前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全面清除青铜器表面锈层,如何将复合水凝胶体系与传统化学除锈法进行耦合,利用两者的优势实现局部腐蚀较深的锈层或有害锈层是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
青铜文物倍半碳酸钠水溶液清洗机理及改性技术研究
1
2004
... 当前,对青铜器进行除锈的方法主要有机械除锈法和化学除锈法.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人员发展了超声波除锈法和激光除锈法等新型机械除锈法[59].但机械除锈法存在局限性,例如,超声波除锈法利用超声清洗机直接超声震掉青铜器表面的附着锈蚀物,极可能会扩展表面裂纹,所以不能用于脆弱青铜器除锈;激光除锈法是利用激光束作用于青铜器表面,快速无污染地清除锈迹,但会使青铜器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且不适用于大面积除锈.化学除锈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青铜器除锈法[60],通过除锈液与青铜器上的有害锈发生化学反应而去除有害锈,也就是将Cu2Cl完全转化为如CuCO3·Cu(OH)2或氧化铜 (CuO) 等不含Cl-的稳定产物.例如倍半碳酸钠法:将青铜器置于倍半碳酸钠溶液中浸泡最少3个月,白天温度需要维持40 ℃左右,晚上自行冷却后用蒸馏水冲洗,浸泡前期每周更换溶液一次,几周后每半个月换一次.这种方法反应较为平和,能够保留青铜器的铭文、花纹等,但费时较长,并且去氯效果不是很好.乙睛法是利用乙睛和Cu+相结合生成稳定的CuCl2·3Cu(OH)2,但短时间内乙睛不起作用,而长时间浸泡又会使绿色铜锈会变成黑色,并且乙睛蒸汽有一定毒性.传统化学除锈法的最大劣势是化学试剂会与青铜器表面发生反应而破坏青铜表面状态,有些高分子有机物化学试剂有一定毒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杨小刚等[61]利用复合水凝胶体系构建青铜器除锈新方法,实现了对鎏金青铜器表面锈层的高效去除.这种除锈技术操作简单,不污染文物表面,适用于复杂表面的清除,在青铜器除锈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不过,当前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全面清除青铜器表面锈层,如何将复合水凝胶体系与传统化学除锈法进行耦合,利用两者的优势实现局部腐蚀较深的锈层或有害锈层是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
Using hydrogels to remove rust from gilt bronzes in the Chongqing area
1
2019
... 当前,对青铜器进行除锈的方法主要有机械除锈法和化学除锈法.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人员发展了超声波除锈法和激光除锈法等新型机械除锈法[59].但机械除锈法存在局限性,例如,超声波除锈法利用超声清洗机直接超声震掉青铜器表面的附着锈蚀物,极可能会扩展表面裂纹,所以不能用于脆弱青铜器除锈;激光除锈法是利用激光束作用于青铜器表面,快速无污染地清除锈迹,但会使青铜器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且不适用于大面积除锈.化学除锈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青铜器除锈法[60],通过除锈液与青铜器上的有害锈发生化学反应而去除有害锈,也就是将Cu2Cl完全转化为如CuCO3·Cu(OH)2或氧化铜 (CuO) 等不含Cl-的稳定产物.例如倍半碳酸钠法:将青铜器置于倍半碳酸钠溶液中浸泡最少3个月,白天温度需要维持40 ℃左右,晚上自行冷却后用蒸馏水冲洗,浸泡前期每周更换溶液一次,几周后每半个月换一次.这种方法反应较为平和,能够保留青铜器的铭文、花纹等,但费时较长,并且去氯效果不是很好.乙睛法是利用乙睛和Cu+相结合生成稳定的CuCl2·3Cu(OH)2,但短时间内乙睛不起作用,而长时间浸泡又会使绿色铜锈会变成黑色,并且乙睛蒸汽有一定毒性.传统化学除锈法的最大劣势是化学试剂会与青铜器表面发生反应而破坏青铜表面状态,有些高分子有机物化学试剂有一定毒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杨小刚等[61]利用复合水凝胶体系构建青铜器除锈新方法,实现了对鎏金青铜器表面锈层的高效去除.这种除锈技术操作简单,不污染文物表面,适用于复杂表面的清除,在青铜器除锈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不过,当前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全面清除青铜器表面锈层,如何将复合水凝胶体系与传统化学除锈法进行耦合,利用两者的优势实现局部腐蚀较深的锈层或有害锈层是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
基于水凝胶方法的重庆地区鎏金青铜器除锈新技术研究
1
2019
... 当前,对青铜器进行除锈的方法主要有机械除锈法和化学除锈法.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人员发展了超声波除锈法和激光除锈法等新型机械除锈法[59].但机械除锈法存在局限性,例如,超声波除锈法利用超声清洗机直接超声震掉青铜器表面的附着锈蚀物,极可能会扩展表面裂纹,所以不能用于脆弱青铜器除锈;激光除锈法是利用激光束作用于青铜器表面,快速无污染地清除锈迹,但会使青铜器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且不适用于大面积除锈.化学除锈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青铜器除锈法[60],通过除锈液与青铜器上的有害锈发生化学反应而去除有害锈,也就是将Cu2Cl完全转化为如CuCO3·Cu(OH)2或氧化铜 (CuO) 等不含Cl-的稳定产物.例如倍半碳酸钠法:将青铜器置于倍半碳酸钠溶液中浸泡最少3个月,白天温度需要维持40 ℃左右,晚上自行冷却后用蒸馏水冲洗,浸泡前期每周更换溶液一次,几周后每半个月换一次.这种方法反应较为平和,能够保留青铜器的铭文、花纹等,但费时较长,并且去氯效果不是很好.乙睛法是利用乙睛和Cu+相结合生成稳定的CuCl2·3Cu(OH)2,但短时间内乙睛不起作用,而长时间浸泡又会使绿色铜锈会变成黑色,并且乙睛蒸汽有一定毒性.传统化学除锈法的最大劣势是化学试剂会与青铜器表面发生反应而破坏青铜表面状态,有些高分子有机物化学试剂有一定毒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杨小刚等[61]利用复合水凝胶体系构建青铜器除锈新方法,实现了对鎏金青铜器表面锈层的高效去除.这种除锈技术操作简单,不污染文物表面,适用于复杂表面的清除,在青铜器除锈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不过,当前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全面清除青铜器表面锈层,如何将复合水凝胶体系与传统化学除锈法进行耦合,利用两者的优势实现局部腐蚀较深的锈层或有害锈层是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acrylic resin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1
2018
... 除锈青铜器的长期封护技术除了要达到持久保护、抑制文物腐蚀的目的,还应具有无色、透明等特点,以保证文物的观赏性.文物保护工作者通常采用有机缓蚀剂和有机-无机杂化缓蚀剂对除锈青铜器进行长期封护.有机缓蚀剂封护法主要是利用缓蚀剂与青铜基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致密而稳定的保护膜,隔绝青铜基体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从而达到延缓青铜器腐蚀的目的,已使用的有机缓蚀剂有丙烯酸类树脂[62]、苯并三氮唑 (BTA)[63,64]、5-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 (AMT)[65]、N,N-双 (苯并三唑-亚甲基) 丹桂胺配合SA树脂[66]、有机硅涂料[67]、硅烷[68]等.其中, BTA和AMT是最主要的两种有机缓蚀剂.BTA通过与铜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在青铜器表面生成一层透明状聚合物保护膜,同时将Cl-从腐蚀介质中置换出来,减少有害锈的蔓延,从而起到文物保护的作用.BTA可以使文物颜色基本保持原貌,但它不能除Cl-,缓蚀效率较低,且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AMT也是通过与铜离子发生物理及化学吸附而形成多层网状且致密的难溶配位型聚合物膜[AMT-Cu(I)] n 覆盖在金属表面,阻断介质中侵蚀性离子继续腐蚀青铜器.AMT可消除粉状锈,但其成膜带有微黄色,会改变青铜器的原有颜色.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天然封护材料 (如虫胶、蜂蜡、干性油、和氧化银等) 黏度低,可以渗透到缝隙中,浸润表面,可以通过将其涂抹在除锈后的青铜器表面,利用物理法强制使其隔绝空气来达到减缓腐蚀的目的[69].研究人员根据有机和无机组分的特点,把有机、无机缓蚀剂进行结合以提高缓蚀剂的缓蚀效率,研发出了环氧树脂和二氧化硅的杂化[70]与缓蚀剂BTA和甲酸钠 (SFA) 复合[71]等有机-无机复合缓蚀剂.环氧树脂与二氧化硅杂化后与金属表面和带锈的金属表面具有很好的结合力,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添加透明的玻璃片填料来增加水汽在涂层中扩散的路径,起到阻止水汽到达基底的作用.SFA促进了表面Cu2O的形成,更有利于BTA的吸附,生成Cu(I)-BTA聚合物保护膜,从而提高青铜的抗腐蚀能力.但是,成膜初期水会腐蚀金属表面,并且由于溶剂挥发等原因,涂膜上存在微孔,可能造成金属的加速腐蚀. ...
浅议丙烯酸树脂在文物保护领域中的应用
1
2018
... 除锈青铜器的长期封护技术除了要达到持久保护、抑制文物腐蚀的目的,还应具有无色、透明等特点,以保证文物的观赏性.文物保护工作者通常采用有机缓蚀剂和有机-无机杂化缓蚀剂对除锈青铜器进行长期封护.有机缓蚀剂封护法主要是利用缓蚀剂与青铜基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致密而稳定的保护膜,隔绝青铜基体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从而达到延缓青铜器腐蚀的目的,已使用的有机缓蚀剂有丙烯酸类树脂[62]、苯并三氮唑 (BTA)[63,64]、5-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 (AMT)[65]、N,N-双 (苯并三唑-亚甲基) 丹桂胺配合SA树脂[66]、有机硅涂料[67]、硅烷[68]等.其中, BTA和AMT是最主要的两种有机缓蚀剂.BTA通过与铜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在青铜器表面生成一层透明状聚合物保护膜,同时将Cl-从腐蚀介质中置换出来,减少有害锈的蔓延,从而起到文物保护的作用.BTA可以使文物颜色基本保持原貌,但它不能除Cl-,缓蚀效率较低,且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AMT也是通过与铜离子发生物理及化学吸附而形成多层网状且致密的难溶配位型聚合物膜[AMT-Cu(I)] n 覆盖在金属表面,阻断介质中侵蚀性离子继续腐蚀青铜器.AMT可消除粉状锈,但其成膜带有微黄色,会改变青铜器的原有颜色.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天然封护材料 (如虫胶、蜂蜡、干性油、和氧化银等) 黏度低,可以渗透到缝隙中,浸润表面,可以通过将其涂抹在除锈后的青铜器表面,利用物理法强制使其隔绝空气来达到减缓腐蚀的目的[69].研究人员根据有机和无机组分的特点,把有机、无机缓蚀剂进行结合以提高缓蚀剂的缓蚀效率,研发出了环氧树脂和二氧化硅的杂化[70]与缓蚀剂BTA和甲酸钠 (SFA) 复合[71]等有机-无机复合缓蚀剂.环氧树脂与二氧化硅杂化后与金属表面和带锈的金属表面具有很好的结合力,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添加透明的玻璃片填料来增加水汽在涂层中扩散的路径,起到阻止水汽到达基底的作用.SFA促进了表面Cu2O的形成,更有利于BTA的吸附,生成Cu(I)-BTA聚合物保护膜,从而提高青铜的抗腐蚀能力.但是,成膜初期水会腐蚀金属表面,并且由于溶剂挥发等原因,涂膜上存在微孔,可能造成金属的加速腐蚀. ...
Inhibition behavior of a nano-corrosion inhibitor capsule prepared from MOFs and BTA for copper
1
2022
... 除锈青铜器的长期封护技术除了要达到持久保护、抑制文物腐蚀的目的,还应具有无色、透明等特点,以保证文物的观赏性.文物保护工作者通常采用有机缓蚀剂和有机-无机杂化缓蚀剂对除锈青铜器进行长期封护.有机缓蚀剂封护法主要是利用缓蚀剂与青铜基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致密而稳定的保护膜,隔绝青铜基体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从而达到延缓青铜器腐蚀的目的,已使用的有机缓蚀剂有丙烯酸类树脂[62]、苯并三氮唑 (BTA)[63,64]、5-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 (AMT)[65]、N,N-双 (苯并三唑-亚甲基) 丹桂胺配合SA树脂[66]、有机硅涂料[67]、硅烷[68]等.其中, BTA和AMT是最主要的两种有机缓蚀剂.BTA通过与铜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在青铜器表面生成一层透明状聚合物保护膜,同时将Cl-从腐蚀介质中置换出来,减少有害锈的蔓延,从而起到文物保护的作用.BTA可以使文物颜色基本保持原貌,但它不能除Cl-,缓蚀效率较低,且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AMT也是通过与铜离子发生物理及化学吸附而形成多层网状且致密的难溶配位型聚合物膜[AMT-Cu(I)] n 覆盖在金属表面,阻断介质中侵蚀性离子继续腐蚀青铜器.AMT可消除粉状锈,但其成膜带有微黄色,会改变青铜器的原有颜色.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天然封护材料 (如虫胶、蜂蜡、干性油、和氧化银等) 黏度低,可以渗透到缝隙中,浸润表面,可以通过将其涂抹在除锈后的青铜器表面,利用物理法强制使其隔绝空气来达到减缓腐蚀的目的[69].研究人员根据有机和无机组分的特点,把有机、无机缓蚀剂进行结合以提高缓蚀剂的缓蚀效率,研发出了环氧树脂和二氧化硅的杂化[70]与缓蚀剂BTA和甲酸钠 (SFA) 复合[71]等有机-无机复合缓蚀剂.环氧树脂与二氧化硅杂化后与金属表面和带锈的金属表面具有很好的结合力,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添加透明的玻璃片填料来增加水汽在涂层中扩散的路径,起到阻止水汽到达基底的作用.SFA促进了表面Cu2O的形成,更有利于BTA的吸附,生成Cu(I)-BTA聚合物保护膜,从而提高青铜的抗腐蚀能力.但是,成膜初期水会腐蚀金属表面,并且由于溶剂挥发等原因,涂膜上存在微孔,可能造成金属的加速腐蚀. ...
一种基于MOFs与BTA的纳米缓蚀胶囊对铜的缓蚀行为研究
1
2022
... 除锈青铜器的长期封护技术除了要达到持久保护、抑制文物腐蚀的目的,还应具有无色、透明等特点,以保证文物的观赏性.文物保护工作者通常采用有机缓蚀剂和有机-无机杂化缓蚀剂对除锈青铜器进行长期封护.有机缓蚀剂封护法主要是利用缓蚀剂与青铜基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致密而稳定的保护膜,隔绝青铜基体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从而达到延缓青铜器腐蚀的目的,已使用的有机缓蚀剂有丙烯酸类树脂[62]、苯并三氮唑 (BTA)[63,64]、5-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 (AMT)[65]、N,N-双 (苯并三唑-亚甲基) 丹桂胺配合SA树脂[66]、有机硅涂料[67]、硅烷[68]等.其中, BTA和AMT是最主要的两种有机缓蚀剂.BTA通过与铜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在青铜器表面生成一层透明状聚合物保护膜,同时将Cl-从腐蚀介质中置换出来,减少有害锈的蔓延,从而起到文物保护的作用.BTA可以使文物颜色基本保持原貌,但它不能除Cl-,缓蚀效率较低,且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AMT也是通过与铜离子发生物理及化学吸附而形成多层网状且致密的难溶配位型聚合物膜[AMT-Cu(I)] n 覆盖在金属表面,阻断介质中侵蚀性离子继续腐蚀青铜器.AMT可消除粉状锈,但其成膜带有微黄色,会改变青铜器的原有颜色.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天然封护材料 (如虫胶、蜂蜡、干性油、和氧化银等) 黏度低,可以渗透到缝隙中,浸润表面,可以通过将其涂抹在除锈后的青铜器表面,利用物理法强制使其隔绝空气来达到减缓腐蚀的目的[69].研究人员根据有机和无机组分的特点,把有机、无机缓蚀剂进行结合以提高缓蚀剂的缓蚀效率,研发出了环氧树脂和二氧化硅的杂化[70]与缓蚀剂BTA和甲酸钠 (SFA) 复合[71]等有机-无机复合缓蚀剂.环氧树脂与二氧化硅杂化后与金属表面和带锈的金属表面具有很好的结合力,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添加透明的玻璃片填料来增加水汽在涂层中扩散的路径,起到阻止水汽到达基底的作用.SFA促进了表面Cu2O的形成,更有利于BTA的吸附,生成Cu(I)-BTA聚合物保护膜,从而提高青铜的抗腐蚀能力.但是,成膜初期水会腐蚀金属表面,并且由于溶剂挥发等原因,涂膜上存在微孔,可能造成金属的加速腐蚀. ...
Corrosion behavior of copper-nickel alloys protected by BTA in simulated urban atmosphere
1
2021
... 除锈青铜器的长期封护技术除了要达到持久保护、抑制文物腐蚀的目的,还应具有无色、透明等特点,以保证文物的观赏性.文物保护工作者通常采用有机缓蚀剂和有机-无机杂化缓蚀剂对除锈青铜器进行长期封护.有机缓蚀剂封护法主要是利用缓蚀剂与青铜基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致密而稳定的保护膜,隔绝青铜基体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从而达到延缓青铜器腐蚀的目的,已使用的有机缓蚀剂有丙烯酸类树脂[62]、苯并三氮唑 (BTA)[63,64]、5-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 (AMT)[65]、N,N-双 (苯并三唑-亚甲基) 丹桂胺配合SA树脂[66]、有机硅涂料[67]、硅烷[68]等.其中, BTA和AMT是最主要的两种有机缓蚀剂.BTA通过与铜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在青铜器表面生成一层透明状聚合物保护膜,同时将Cl-从腐蚀介质中置换出来,减少有害锈的蔓延,从而起到文物保护的作用.BTA可以使文物颜色基本保持原貌,但它不能除Cl-,缓蚀效率较低,且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AMT也是通过与铜离子发生物理及化学吸附而形成多层网状且致密的难溶配位型聚合物膜[AMT-Cu(I)] n 覆盖在金属表面,阻断介质中侵蚀性离子继续腐蚀青铜器.AMT可消除粉状锈,但其成膜带有微黄色,会改变青铜器的原有颜色.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天然封护材料 (如虫胶、蜂蜡、干性油、和氧化银等) 黏度低,可以渗透到缝隙中,浸润表面,可以通过将其涂抹在除锈后的青铜器表面,利用物理法强制使其隔绝空气来达到减缓腐蚀的目的[69].研究人员根据有机和无机组分的特点,把有机、无机缓蚀剂进行结合以提高缓蚀剂的缓蚀效率,研发出了环氧树脂和二氧化硅的杂化[70]与缓蚀剂BTA和甲酸钠 (SFA) 复合[71]等有机-无机复合缓蚀剂.环氧树脂与二氧化硅杂化后与金属表面和带锈的金属表面具有很好的结合力,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添加透明的玻璃片填料来增加水汽在涂层中扩散的路径,起到阻止水汽到达基底的作用.SFA促进了表面Cu2O的形成,更有利于BTA的吸附,生成Cu(I)-BTA聚合物保护膜,从而提高青铜的抗腐蚀能力.但是,成膜初期水会腐蚀金属表面,并且由于溶剂挥发等原因,涂膜上存在微孔,可能造成金属的加速腐蚀. ...
受BTA保护的白铜在模拟工业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1
2021
... 除锈青铜器的长期封护技术除了要达到持久保护、抑制文物腐蚀的目的,还应具有无色、透明等特点,以保证文物的观赏性.文物保护工作者通常采用有机缓蚀剂和有机-无机杂化缓蚀剂对除锈青铜器进行长期封护.有机缓蚀剂封护法主要是利用缓蚀剂与青铜基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致密而稳定的保护膜,隔绝青铜基体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从而达到延缓青铜器腐蚀的目的,已使用的有机缓蚀剂有丙烯酸类树脂[62]、苯并三氮唑 (BTA)[63,64]、5-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 (AMT)[65]、N,N-双 (苯并三唑-亚甲基) 丹桂胺配合SA树脂[66]、有机硅涂料[67]、硅烷[68]等.其中, BTA和AMT是最主要的两种有机缓蚀剂.BTA通过与铜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在青铜器表面生成一层透明状聚合物保护膜,同时将Cl-从腐蚀介质中置换出来,减少有害锈的蔓延,从而起到文物保护的作用.BTA可以使文物颜色基本保持原貌,但它不能除Cl-,缓蚀效率较低,且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AMT也是通过与铜离子发生物理及化学吸附而形成多层网状且致密的难溶配位型聚合物膜[AMT-Cu(I)] n 覆盖在金属表面,阻断介质中侵蚀性离子继续腐蚀青铜器.AMT可消除粉状锈,但其成膜带有微黄色,会改变青铜器的原有颜色.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天然封护材料 (如虫胶、蜂蜡、干性油、和氧化银等) 黏度低,可以渗透到缝隙中,浸润表面,可以通过将其涂抹在除锈后的青铜器表面,利用物理法强制使其隔绝空气来达到减缓腐蚀的目的[69].研究人员根据有机和无机组分的特点,把有机、无机缓蚀剂进行结合以提高缓蚀剂的缓蚀效率,研发出了环氧树脂和二氧化硅的杂化[70]与缓蚀剂BTA和甲酸钠 (SFA) 复合[71]等有机-无机复合缓蚀剂.环氧树脂与二氧化硅杂化后与金属表面和带锈的金属表面具有很好的结合力,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添加透明的玻璃片填料来增加水汽在涂层中扩散的路径,起到阻止水汽到达基底的作用.SFA促进了表面Cu2O的形成,更有利于BTA的吸附,生成Cu(I)-BTA聚合物保护膜,从而提高青铜的抗腐蚀能力.但是,成膜初期水会腐蚀金属表面,并且由于溶剂挥发等原因,涂膜上存在微孔,可能造成金属的加速腐蚀. ...
Bronze artifacts preser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MT
1
2002
... 除锈青铜器的长期封护技术除了要达到持久保护、抑制文物腐蚀的目的,还应具有无色、透明等特点,以保证文物的观赏性.文物保护工作者通常采用有机缓蚀剂和有机-无机杂化缓蚀剂对除锈青铜器进行长期封护.有机缓蚀剂封护法主要是利用缓蚀剂与青铜基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致密而稳定的保护膜,隔绝青铜基体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从而达到延缓青铜器腐蚀的目的,已使用的有机缓蚀剂有丙烯酸类树脂[62]、苯并三氮唑 (BTA)[63,64]、5-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 (AMT)[65]、N,N-双 (苯并三唑-亚甲基) 丹桂胺配合SA树脂[66]、有机硅涂料[67]、硅烷[68]等.其中, BTA和AMT是最主要的两种有机缓蚀剂.BTA通过与铜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在青铜器表面生成一层透明状聚合物保护膜,同时将Cl-从腐蚀介质中置换出来,减少有害锈的蔓延,从而起到文物保护的作用.BTA可以使文物颜色基本保持原貌,但它不能除Cl-,缓蚀效率较低,且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AMT也是通过与铜离子发生物理及化学吸附而形成多层网状且致密的难溶配位型聚合物膜[AMT-Cu(I)] n 覆盖在金属表面,阻断介质中侵蚀性离子继续腐蚀青铜器.AMT可消除粉状锈,但其成膜带有微黄色,会改变青铜器的原有颜色.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天然封护材料 (如虫胶、蜂蜡、干性油、和氧化银等) 黏度低,可以渗透到缝隙中,浸润表面,可以通过将其涂抹在除锈后的青铜器表面,利用物理法强制使其隔绝空气来达到减缓腐蚀的目的[69].研究人员根据有机和无机组分的特点,把有机、无机缓蚀剂进行结合以提高缓蚀剂的缓蚀效率,研发出了环氧树脂和二氧化硅的杂化[70]与缓蚀剂BTA和甲酸钠 (SFA) 复合[71]等有机-无机复合缓蚀剂.环氧树脂与二氧化硅杂化后与金属表面和带锈的金属表面具有很好的结合力,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添加透明的玻璃片填料来增加水汽在涂层中扩散的路径,起到阻止水汽到达基底的作用.SFA促进了表面Cu2O的形成,更有利于BTA的吸附,生成Cu(I)-BTA聚合物保护膜,从而提高青铜的抗腐蚀能力.但是,成膜初期水会腐蚀金属表面,并且由于溶剂挥发等原因,涂膜上存在微孔,可能造成金属的加速腐蚀. ...
古代青铜文物保护研究现状及AMT的应用
1
2002
... 除锈青铜器的长期封护技术除了要达到持久保护、抑制文物腐蚀的目的,还应具有无色、透明等特点,以保证文物的观赏性.文物保护工作者通常采用有机缓蚀剂和有机-无机杂化缓蚀剂对除锈青铜器进行长期封护.有机缓蚀剂封护法主要是利用缓蚀剂与青铜基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致密而稳定的保护膜,隔绝青铜基体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从而达到延缓青铜器腐蚀的目的,已使用的有机缓蚀剂有丙烯酸类树脂[62]、苯并三氮唑 (BTA)[63,64]、5-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 (AMT)[65]、N,N-双 (苯并三唑-亚甲基) 丹桂胺配合SA树脂[66]、有机硅涂料[67]、硅烷[68]等.其中, BTA和AMT是最主要的两种有机缓蚀剂.BTA通过与铜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在青铜器表面生成一层透明状聚合物保护膜,同时将Cl-从腐蚀介质中置换出来,减少有害锈的蔓延,从而起到文物保护的作用.BTA可以使文物颜色基本保持原貌,但它不能除Cl-,缓蚀效率较低,且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AMT也是通过与铜离子发生物理及化学吸附而形成多层网状且致密的难溶配位型聚合物膜[AMT-Cu(I)] n 覆盖在金属表面,阻断介质中侵蚀性离子继续腐蚀青铜器.AMT可消除粉状锈,但其成膜带有微黄色,会改变青铜器的原有颜色.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天然封护材料 (如虫胶、蜂蜡、干性油、和氧化银等) 黏度低,可以渗透到缝隙中,浸润表面,可以通过将其涂抹在除锈后的青铜器表面,利用物理法强制使其隔绝空气来达到减缓腐蚀的目的[69].研究人员根据有机和无机组分的特点,把有机、无机缓蚀剂进行结合以提高缓蚀剂的缓蚀效率,研发出了环氧树脂和二氧化硅的杂化[70]与缓蚀剂BTA和甲酸钠 (SFA) 复合[71]等有机-无机复合缓蚀剂.环氧树脂与二氧化硅杂化后与金属表面和带锈的金属表面具有很好的结合力,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添加透明的玻璃片填料来增加水汽在涂层中扩散的路径,起到阻止水汽到达基底的作用.SFA促进了表面Cu2O的形成,更有利于BTA的吸附,生成Cu(I)-BTA聚合物保护膜,从而提高青铜的抗腐蚀能力.但是,成膜初期水会腐蚀金属表面,并且由于溶剂挥发等原因,涂膜上存在微孔,可能造成金属的加速腐蚀. ...
Repair and protection of "harmful rust" bronzes
1
2007
... 除锈青铜器的长期封护技术除了要达到持久保护、抑制文物腐蚀的目的,还应具有无色、透明等特点,以保证文物的观赏性.文物保护工作者通常采用有机缓蚀剂和有机-无机杂化缓蚀剂对除锈青铜器进行长期封护.有机缓蚀剂封护法主要是利用缓蚀剂与青铜基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致密而稳定的保护膜,隔绝青铜基体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从而达到延缓青铜器腐蚀的目的,已使用的有机缓蚀剂有丙烯酸类树脂[62]、苯并三氮唑 (BTA)[63,64]、5-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 (AMT)[65]、N,N-双 (苯并三唑-亚甲基) 丹桂胺配合SA树脂[66]、有机硅涂料[67]、硅烷[68]等.其中, BTA和AMT是最主要的两种有机缓蚀剂.BTA通过与铜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在青铜器表面生成一层透明状聚合物保护膜,同时将Cl-从腐蚀介质中置换出来,减少有害锈的蔓延,从而起到文物保护的作用.BTA可以使文物颜色基本保持原貌,但它不能除Cl-,缓蚀效率较低,且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AMT也是通过与铜离子发生物理及化学吸附而形成多层网状且致密的难溶配位型聚合物膜[AMT-Cu(I)] n 覆盖在金属表面,阻断介质中侵蚀性离子继续腐蚀青铜器.AMT可消除粉状锈,但其成膜带有微黄色,会改变青铜器的原有颜色.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天然封护材料 (如虫胶、蜂蜡、干性油、和氧化银等) 黏度低,可以渗透到缝隙中,浸润表面,可以通过将其涂抹在除锈后的青铜器表面,利用物理法强制使其隔绝空气来达到减缓腐蚀的目的[69].研究人员根据有机和无机组分的特点,把有机、无机缓蚀剂进行结合以提高缓蚀剂的缓蚀效率,研发出了环氧树脂和二氧化硅的杂化[70]与缓蚀剂BTA和甲酸钠 (SFA) 复合[71]等有机-无机复合缓蚀剂.环氧树脂与二氧化硅杂化后与金属表面和带锈的金属表面具有很好的结合力,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添加透明的玻璃片填料来增加水汽在涂层中扩散的路径,起到阻止水汽到达基底的作用.SFA促进了表面Cu2O的形成,更有利于BTA的吸附,生成Cu(I)-BTA聚合物保护膜,从而提高青铜的抗腐蚀能力.但是,成膜初期水会腐蚀金属表面,并且由于溶剂挥发等原因,涂膜上存在微孔,可能造成金属的加速腐蚀. ...
“有害锈”青铜器的修复保护
1
2007
... 除锈青铜器的长期封护技术除了要达到持久保护、抑制文物腐蚀的目的,还应具有无色、透明等特点,以保证文物的观赏性.文物保护工作者通常采用有机缓蚀剂和有机-无机杂化缓蚀剂对除锈青铜器进行长期封护.有机缓蚀剂封护法主要是利用缓蚀剂与青铜基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致密而稳定的保护膜,隔绝青铜基体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从而达到延缓青铜器腐蚀的目的,已使用的有机缓蚀剂有丙烯酸类树脂[62]、苯并三氮唑 (BTA)[63,64]、5-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 (AMT)[65]、N,N-双 (苯并三唑-亚甲基) 丹桂胺配合SA树脂[66]、有机硅涂料[67]、硅烷[68]等.其中, BTA和AMT是最主要的两种有机缓蚀剂.BTA通过与铜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在青铜器表面生成一层透明状聚合物保护膜,同时将Cl-从腐蚀介质中置换出来,减少有害锈的蔓延,从而起到文物保护的作用.BTA可以使文物颜色基本保持原貌,但它不能除Cl-,缓蚀效率较低,且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AMT也是通过与铜离子发生物理及化学吸附而形成多层网状且致密的难溶配位型聚合物膜[AMT-Cu(I)] n 覆盖在金属表面,阻断介质中侵蚀性离子继续腐蚀青铜器.AMT可消除粉状锈,但其成膜带有微黄色,会改变青铜器的原有颜色.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天然封护材料 (如虫胶、蜂蜡、干性油、和氧化银等) 黏度低,可以渗透到缝隙中,浸润表面,可以通过将其涂抹在除锈后的青铜器表面,利用物理法强制使其隔绝空气来达到减缓腐蚀的目的[69].研究人员根据有机和无机组分的特点,把有机、无机缓蚀剂进行结合以提高缓蚀剂的缓蚀效率,研发出了环氧树脂和二氧化硅的杂化[70]与缓蚀剂BTA和甲酸钠 (SFA) 复合[71]等有机-无机复合缓蚀剂.环氧树脂与二氧化硅杂化后与金属表面和带锈的金属表面具有很好的结合力,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添加透明的玻璃片填料来增加水汽在涂层中扩散的路径,起到阻止水汽到达基底的作用.SFA促进了表面Cu2O的形成,更有利于BTA的吸附,生成Cu(I)-BTA聚合物保护膜,从而提高青铜的抗腐蚀能力.但是,成膜初期水会腐蚀金属表面,并且由于溶剂挥发等原因,涂膜上存在微孔,可能造成金属的加速腐蚀. ...
Sol-gel coatings for the protection of brass and bronze
1
2003
... 除锈青铜器的长期封护技术除了要达到持久保护、抑制文物腐蚀的目的,还应具有无色、透明等特点,以保证文物的观赏性.文物保护工作者通常采用有机缓蚀剂和有机-无机杂化缓蚀剂对除锈青铜器进行长期封护.有机缓蚀剂封护法主要是利用缓蚀剂与青铜基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致密而稳定的保护膜,隔绝青铜基体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从而达到延缓青铜器腐蚀的目的,已使用的有机缓蚀剂有丙烯酸类树脂[62]、苯并三氮唑 (BTA)[63,64]、5-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 (AMT)[65]、N,N-双 (苯并三唑-亚甲基) 丹桂胺配合SA树脂[66]、有机硅涂料[67]、硅烷[68]等.其中, BTA和AMT是最主要的两种有机缓蚀剂.BTA通过与铜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在青铜器表面生成一层透明状聚合物保护膜,同时将Cl-从腐蚀介质中置换出来,减少有害锈的蔓延,从而起到文物保护的作用.BTA可以使文物颜色基本保持原貌,但它不能除Cl-,缓蚀效率较低,且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AMT也是通过与铜离子发生物理及化学吸附而形成多层网状且致密的难溶配位型聚合物膜[AMT-Cu(I)] n 覆盖在金属表面,阻断介质中侵蚀性离子继续腐蚀青铜器.AMT可消除粉状锈,但其成膜带有微黄色,会改变青铜器的原有颜色.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天然封护材料 (如虫胶、蜂蜡、干性油、和氧化银等) 黏度低,可以渗透到缝隙中,浸润表面,可以通过将其涂抹在除锈后的青铜器表面,利用物理法强制使其隔绝空气来达到减缓腐蚀的目的[69].研究人员根据有机和无机组分的特点,把有机、无机缓蚀剂进行结合以提高缓蚀剂的缓蚀效率,研发出了环氧树脂和二氧化硅的杂化[70]与缓蚀剂BTA和甲酸钠 (SFA) 复合[71]等有机-无机复合缓蚀剂.环氧树脂与二氧化硅杂化后与金属表面和带锈的金属表面具有很好的结合力,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添加透明的玻璃片填料来增加水汽在涂层中扩散的路径,起到阻止水汽到达基底的作用.SFA促进了表面Cu2O的形成,更有利于BTA的吸附,生成Cu(I)-BTA聚合物保护膜,从而提高青铜的抗腐蚀能力.但是,成膜初期水会腐蚀金属表面,并且由于溶剂挥发等原因,涂膜上存在微孔,可能造成金属的加速腐蚀. ...
Application of silane coupling agents in pretreatment of metal surface
1
2001
... 除锈青铜器的长期封护技术除了要达到持久保护、抑制文物腐蚀的目的,还应具有无色、透明等特点,以保证文物的观赏性.文物保护工作者通常采用有机缓蚀剂和有机-无机杂化缓蚀剂对除锈青铜器进行长期封护.有机缓蚀剂封护法主要是利用缓蚀剂与青铜基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致密而稳定的保护膜,隔绝青铜基体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从而达到延缓青铜器腐蚀的目的,已使用的有机缓蚀剂有丙烯酸类树脂[62]、苯并三氮唑 (BTA)[63,64]、5-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 (AMT)[65]、N,N-双 (苯并三唑-亚甲基) 丹桂胺配合SA树脂[66]、有机硅涂料[67]、硅烷[68]等.其中, BTA和AMT是最主要的两种有机缓蚀剂.BTA通过与铜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在青铜器表面生成一层透明状聚合物保护膜,同时将Cl-从腐蚀介质中置换出来,减少有害锈的蔓延,从而起到文物保护的作用.BTA可以使文物颜色基本保持原貌,但它不能除Cl-,缓蚀效率较低,且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AMT也是通过与铜离子发生物理及化学吸附而形成多层网状且致密的难溶配位型聚合物膜[AMT-Cu(I)] n 覆盖在金属表面,阻断介质中侵蚀性离子继续腐蚀青铜器.AMT可消除粉状锈,但其成膜带有微黄色,会改变青铜器的原有颜色.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天然封护材料 (如虫胶、蜂蜡、干性油、和氧化银等) 黏度低,可以渗透到缝隙中,浸润表面,可以通过将其涂抹在除锈后的青铜器表面,利用物理法强制使其隔绝空气来达到减缓腐蚀的目的[69].研究人员根据有机和无机组分的特点,把有机、无机缓蚀剂进行结合以提高缓蚀剂的缓蚀效率,研发出了环氧树脂和二氧化硅的杂化[70]与缓蚀剂BTA和甲酸钠 (SFA) 复合[71]等有机-无机复合缓蚀剂.环氧树脂与二氧化硅杂化后与金属表面和带锈的金属表面具有很好的结合力,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添加透明的玻璃片填料来增加水汽在涂层中扩散的路径,起到阻止水汽到达基底的作用.SFA促进了表面Cu2O的形成,更有利于BTA的吸附,生成Cu(I)-BTA聚合物保护膜,从而提高青铜的抗腐蚀能力.但是,成膜初期水会腐蚀金属表面,并且由于溶剂挥发等原因,涂膜上存在微孔,可能造成金属的加速腐蚀. ...
有机硅烷偶联剂在金属表面预处理中的应用
1
2001
... 除锈青铜器的长期封护技术除了要达到持久保护、抑制文物腐蚀的目的,还应具有无色、透明等特点,以保证文物的观赏性.文物保护工作者通常采用有机缓蚀剂和有机-无机杂化缓蚀剂对除锈青铜器进行长期封护.有机缓蚀剂封护法主要是利用缓蚀剂与青铜基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致密而稳定的保护膜,隔绝青铜基体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从而达到延缓青铜器腐蚀的目的,已使用的有机缓蚀剂有丙烯酸类树脂[62]、苯并三氮唑 (BTA)[63,64]、5-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 (AMT)[65]、N,N-双 (苯并三唑-亚甲基) 丹桂胺配合SA树脂[66]、有机硅涂料[67]、硅烷[68]等.其中, BTA和AMT是最主要的两种有机缓蚀剂.BTA通过与铜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在青铜器表面生成一层透明状聚合物保护膜,同时将Cl-从腐蚀介质中置换出来,减少有害锈的蔓延,从而起到文物保护的作用.BTA可以使文物颜色基本保持原貌,但它不能除Cl-,缓蚀效率较低,且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AMT也是通过与铜离子发生物理及化学吸附而形成多层网状且致密的难溶配位型聚合物膜[AMT-Cu(I)] n 覆盖在金属表面,阻断介质中侵蚀性离子继续腐蚀青铜器.AMT可消除粉状锈,但其成膜带有微黄色,会改变青铜器的原有颜色.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天然封护材料 (如虫胶、蜂蜡、干性油、和氧化银等) 黏度低,可以渗透到缝隙中,浸润表面,可以通过将其涂抹在除锈后的青铜器表面,利用物理法强制使其隔绝空气来达到减缓腐蚀的目的[69].研究人员根据有机和无机组分的特点,把有机、无机缓蚀剂进行结合以提高缓蚀剂的缓蚀效率,研发出了环氧树脂和二氧化硅的杂化[70]与缓蚀剂BTA和甲酸钠 (SFA) 复合[71]等有机-无机复合缓蚀剂.环氧树脂与二氧化硅杂化后与金属表面和带锈的金属表面具有很好的结合力,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添加透明的玻璃片填料来增加水汽在涂层中扩散的路径,起到阻止水汽到达基底的作用.SFA促进了表面Cu2O的形成,更有利于BTA的吸附,生成Cu(I)-BTA聚合物保护膜,从而提高青铜的抗腐蚀能力.但是,成膜初期水会腐蚀金属表面,并且由于溶剂挥发等原因,涂膜上存在微孔,可能造成金属的加速腐蚀. ...
Developing and tes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protective coatings for outdoor bronze sculpture
1
2003
... 除锈青铜器的长期封护技术除了要达到持久保护、抑制文物腐蚀的目的,还应具有无色、透明等特点,以保证文物的观赏性.文物保护工作者通常采用有机缓蚀剂和有机-无机杂化缓蚀剂对除锈青铜器进行长期封护.有机缓蚀剂封护法主要是利用缓蚀剂与青铜基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致密而稳定的保护膜,隔绝青铜基体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从而达到延缓青铜器腐蚀的目的,已使用的有机缓蚀剂有丙烯酸类树脂[62]、苯并三氮唑 (BTA)[63,64]、5-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 (AMT)[65]、N,N-双 (苯并三唑-亚甲基) 丹桂胺配合SA树脂[66]、有机硅涂料[67]、硅烷[68]等.其中, BTA和AMT是最主要的两种有机缓蚀剂.BTA通过与铜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在青铜器表面生成一层透明状聚合物保护膜,同时将Cl-从腐蚀介质中置换出来,减少有害锈的蔓延,从而起到文物保护的作用.BTA可以使文物颜色基本保持原貌,但它不能除Cl-,缓蚀效率较低,且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AMT也是通过与铜离子发生物理及化学吸附而形成多层网状且致密的难溶配位型聚合物膜[AMT-Cu(I)] n 覆盖在金属表面,阻断介质中侵蚀性离子继续腐蚀青铜器.AMT可消除粉状锈,但其成膜带有微黄色,会改变青铜器的原有颜色.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天然封护材料 (如虫胶、蜂蜡、干性油、和氧化银等) 黏度低,可以渗透到缝隙中,浸润表面,可以通过将其涂抹在除锈后的青铜器表面,利用物理法强制使其隔绝空气来达到减缓腐蚀的目的[69].研究人员根据有机和无机组分的特点,把有机、无机缓蚀剂进行结合以提高缓蚀剂的缓蚀效率,研发出了环氧树脂和二氧化硅的杂化[70]与缓蚀剂BTA和甲酸钠 (SFA) 复合[71]等有机-无机复合缓蚀剂.环氧树脂与二氧化硅杂化后与金属表面和带锈的金属表面具有很好的结合力,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添加透明的玻璃片填料来增加水汽在涂层中扩散的路径,起到阻止水汽到达基底的作用.SFA促进了表面Cu2O的形成,更有利于BTA的吸附,生成Cu(I)-BTA聚合物保护膜,从而提高青铜的抗腐蚀能力.但是,成膜初期水会腐蚀金属表面,并且由于溶剂挥发等原因,涂膜上存在微孔,可能造成金属的加速腐蚀. ...
Preparation of SiO2/epoxy resin hybrid materials by sol-gel process
1
2008
... 除锈青铜器的长期封护技术除了要达到持久保护、抑制文物腐蚀的目的,还应具有无色、透明等特点,以保证文物的观赏性.文物保护工作者通常采用有机缓蚀剂和有机-无机杂化缓蚀剂对除锈青铜器进行长期封护.有机缓蚀剂封护法主要是利用缓蚀剂与青铜基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致密而稳定的保护膜,隔绝青铜基体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从而达到延缓青铜器腐蚀的目的,已使用的有机缓蚀剂有丙烯酸类树脂[62]、苯并三氮唑 (BTA)[63,64]、5-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 (AMT)[65]、N,N-双 (苯并三唑-亚甲基) 丹桂胺配合SA树脂[66]、有机硅涂料[67]、硅烷[68]等.其中, BTA和AMT是最主要的两种有机缓蚀剂.BTA通过与铜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在青铜器表面生成一层透明状聚合物保护膜,同时将Cl-从腐蚀介质中置换出来,减少有害锈的蔓延,从而起到文物保护的作用.BTA可以使文物颜色基本保持原貌,但它不能除Cl-,缓蚀效率较低,且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AMT也是通过与铜离子发生物理及化学吸附而形成多层网状且致密的难溶配位型聚合物膜[AMT-Cu(I)] n 覆盖在金属表面,阻断介质中侵蚀性离子继续腐蚀青铜器.AMT可消除粉状锈,但其成膜带有微黄色,会改变青铜器的原有颜色.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天然封护材料 (如虫胶、蜂蜡、干性油、和氧化银等) 黏度低,可以渗透到缝隙中,浸润表面,可以通过将其涂抹在除锈后的青铜器表面,利用物理法强制使其隔绝空气来达到减缓腐蚀的目的[69].研究人员根据有机和无机组分的特点,把有机、无机缓蚀剂进行结合以提高缓蚀剂的缓蚀效率,研发出了环氧树脂和二氧化硅的杂化[70]与缓蚀剂BTA和甲酸钠 (SFA) 复合[71]等有机-无机复合缓蚀剂.环氧树脂与二氧化硅杂化后与金属表面和带锈的金属表面具有很好的结合力,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添加透明的玻璃片填料来增加水汽在涂层中扩散的路径,起到阻止水汽到达基底的作用.SFA促进了表面Cu2O的形成,更有利于BTA的吸附,生成Cu(I)-BTA聚合物保护膜,从而提高青铜的抗腐蚀能力.但是,成膜初期水会腐蚀金属表面,并且由于溶剂挥发等原因,涂膜上存在微孔,可能造成金属的加速腐蚀. ...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2/环氧树脂杂化材料
1
2008
... 除锈青铜器的长期封护技术除了要达到持久保护、抑制文物腐蚀的目的,还应具有无色、透明等特点,以保证文物的观赏性.文物保护工作者通常采用有机缓蚀剂和有机-无机杂化缓蚀剂对除锈青铜器进行长期封护.有机缓蚀剂封护法主要是利用缓蚀剂与青铜基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致密而稳定的保护膜,隔绝青铜基体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从而达到延缓青铜器腐蚀的目的,已使用的有机缓蚀剂有丙烯酸类树脂[62]、苯并三氮唑 (BTA)[63,64]、5-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 (AMT)[65]、N,N-双 (苯并三唑-亚甲基) 丹桂胺配合SA树脂[66]、有机硅涂料[67]、硅烷[68]等.其中, BTA和AMT是最主要的两种有机缓蚀剂.BTA通过与铜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在青铜器表面生成一层透明状聚合物保护膜,同时将Cl-从腐蚀介质中置换出来,减少有害锈的蔓延,从而起到文物保护的作用.BTA可以使文物颜色基本保持原貌,但它不能除Cl-,缓蚀效率较低,且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AMT也是通过与铜离子发生物理及化学吸附而形成多层网状且致密的难溶配位型聚合物膜[AMT-Cu(I)] n 覆盖在金属表面,阻断介质中侵蚀性离子继续腐蚀青铜器.AMT可消除粉状锈,但其成膜带有微黄色,会改变青铜器的原有颜色.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天然封护材料 (如虫胶、蜂蜡、干性油、和氧化银等) 黏度低,可以渗透到缝隙中,浸润表面,可以通过将其涂抹在除锈后的青铜器表面,利用物理法强制使其隔绝空气来达到减缓腐蚀的目的[69].研究人员根据有机和无机组分的特点,把有机、无机缓蚀剂进行结合以提高缓蚀剂的缓蚀效率,研发出了环氧树脂和二氧化硅的杂化[70]与缓蚀剂BTA和甲酸钠 (SFA) 复合[71]等有机-无机复合缓蚀剂.环氧树脂与二氧化硅杂化后与金属表面和带锈的金属表面具有很好的结合力,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添加透明的玻璃片填料来增加水汽在涂层中扩散的路径,起到阻止水汽到达基底的作用.SFA促进了表面Cu2O的形成,更有利于BTA的吸附,生成Cu(I)-BTA聚合物保护膜,从而提高青铜的抗腐蚀能力.但是,成膜初期水会腐蚀金属表面,并且由于溶剂挥发等原因,涂膜上存在微孔,可能造成金属的加速腐蚀. ...
Hybrid corrosion inhibitor for anti-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of bronze relics
1
2021
... 除锈青铜器的长期封护技术除了要达到持久保护、抑制文物腐蚀的目的,还应具有无色、透明等特点,以保证文物的观赏性.文物保护工作者通常采用有机缓蚀剂和有机-无机杂化缓蚀剂对除锈青铜器进行长期封护.有机缓蚀剂封护法主要是利用缓蚀剂与青铜基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致密而稳定的保护膜,隔绝青铜基体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从而达到延缓青铜器腐蚀的目的,已使用的有机缓蚀剂有丙烯酸类树脂[62]、苯并三氮唑 (BTA)[63,64]、5-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 (AMT)[65]、N,N-双 (苯并三唑-亚甲基) 丹桂胺配合SA树脂[66]、有机硅涂料[67]、硅烷[68]等.其中, BTA和AMT是最主要的两种有机缓蚀剂.BTA通过与铜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在青铜器表面生成一层透明状聚合物保护膜,同时将Cl-从腐蚀介质中置换出来,减少有害锈的蔓延,从而起到文物保护的作用.BTA可以使文物颜色基本保持原貌,但它不能除Cl-,缓蚀效率较低,且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AMT也是通过与铜离子发生物理及化学吸附而形成多层网状且致密的难溶配位型聚合物膜[AMT-Cu(I)] n 覆盖在金属表面,阻断介质中侵蚀性离子继续腐蚀青铜器.AMT可消除粉状锈,但其成膜带有微黄色,会改变青铜器的原有颜色.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天然封护材料 (如虫胶、蜂蜡、干性油、和氧化银等) 黏度低,可以渗透到缝隙中,浸润表面,可以通过将其涂抹在除锈后的青铜器表面,利用物理法强制使其隔绝空气来达到减缓腐蚀的目的[69].研究人员根据有机和无机组分的特点,把有机、无机缓蚀剂进行结合以提高缓蚀剂的缓蚀效率,研发出了环氧树脂和二氧化硅的杂化[70]与缓蚀剂BTA和甲酸钠 (SFA) 复合[71]等有机-无机复合缓蚀剂.环氧树脂与二氧化硅杂化后与金属表面和带锈的金属表面具有很好的结合力,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添加透明的玻璃片填料来增加水汽在涂层中扩散的路径,起到阻止水汽到达基底的作用.SFA促进了表面Cu2O的形成,更有利于BTA的吸附,生成Cu(I)-BTA聚合物保护膜,从而提高青铜的抗腐蚀能力.但是,成膜初期水会腐蚀金属表面,并且由于溶剂挥发等原因,涂膜上存在微孔,可能造成金属的加速腐蚀. ...
新型复合缓蚀剂对青铜文物的防腐蚀研究
1
2021
... 除锈青铜器的长期封护技术除了要达到持久保护、抑制文物腐蚀的目的,还应具有无色、透明等特点,以保证文物的观赏性.文物保护工作者通常采用有机缓蚀剂和有机-无机杂化缓蚀剂对除锈青铜器进行长期封护.有机缓蚀剂封护法主要是利用缓蚀剂与青铜基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致密而稳定的保护膜,隔绝青铜基体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从而达到延缓青铜器腐蚀的目的,已使用的有机缓蚀剂有丙烯酸类树脂[62]、苯并三氮唑 (BTA)[63,64]、5-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 (AMT)[65]、N,N-双 (苯并三唑-亚甲基) 丹桂胺配合SA树脂[66]、有机硅涂料[67]、硅烷[68]等.其中, BTA和AMT是最主要的两种有机缓蚀剂.BTA通过与铜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在青铜器表面生成一层透明状聚合物保护膜,同时将Cl-从腐蚀介质中置换出来,减少有害锈的蔓延,从而起到文物保护的作用.BTA可以使文物颜色基本保持原貌,但它不能除Cl-,缓蚀效率较低,且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AMT也是通过与铜离子发生物理及化学吸附而形成多层网状且致密的难溶配位型聚合物膜[AMT-Cu(I)] n 覆盖在金属表面,阻断介质中侵蚀性离子继续腐蚀青铜器.AMT可消除粉状锈,但其成膜带有微黄色,会改变青铜器的原有颜色.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天然封护材料 (如虫胶、蜂蜡、干性油、和氧化银等) 黏度低,可以渗透到缝隙中,浸润表面,可以通过将其涂抹在除锈后的青铜器表面,利用物理法强制使其隔绝空气来达到减缓腐蚀的目的[69].研究人员根据有机和无机组分的特点,把有机、无机缓蚀剂进行结合以提高缓蚀剂的缓蚀效率,研发出了环氧树脂和二氧化硅的杂化[70]与缓蚀剂BTA和甲酸钠 (SFA) 复合[71]等有机-无机复合缓蚀剂.环氧树脂与二氧化硅杂化后与金属表面和带锈的金属表面具有很好的结合力,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添加透明的玻璃片填料来增加水汽在涂层中扩散的路径,起到阻止水汽到达基底的作用.SFA促进了表面Cu2O的形成,更有利于BTA的吸附,生成Cu(I)-BTA聚合物保护膜,从而提高青铜的抗腐蚀能力.但是,成膜初期水会腐蚀金属表面,并且由于溶剂挥发等原因,涂膜上存在微孔,可能造成金属的加速腐蚀. ...
Duplication of glassy black SnO2 film on bronze and its protective effect
1
1997
... 近期,研究人员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对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有机改性硅烷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技术制备的有机改性硅酸盐涂层材料;利用液体化学试剂或溶胶为原料,反应物在液相下均匀混合并进行反应,所以在形成凝胶时,反应物之间容易在分子水平上被均匀地混合;并且反应生成物是稳定的溶胶体系,经放置一定时间转变为凝胶,其中含有大量液相,需借助蒸发除去液体介质,而不是机械脱水,在溶胶或凝胶状态下即可成型为所需制品,可以在低于传统烧成温度下烧结.这种涂料不仅附着力强、柔韧性好、使用方便,而且对外界环境表现出化学惰性,具有非常优良的抗腐蚀性能力[72],是一项极具潜力的绿色环保、缓蚀效率高的表面改性方法,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青铜器长期封护技术. ...
青铜表面SnO2保护膜的制备及其防护性能研究
1
1997
... 近期,研究人员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对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有机改性硅烷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技术制备的有机改性硅酸盐涂层材料;利用液体化学试剂或溶胶为原料,反应物在液相下均匀混合并进行反应,所以在形成凝胶时,反应物之间容易在分子水平上被均匀地混合;并且反应生成物是稳定的溶胶体系,经放置一定时间转变为凝胶,其中含有大量液相,需借助蒸发除去液体介质,而不是机械脱水,在溶胶或凝胶状态下即可成型为所需制品,可以在低于传统烧成温度下烧结.这种涂料不仅附着力强、柔韧性好、使用方便,而且对外界环境表现出化学惰性,具有非常优良的抗腐蚀性能力[72],是一项极具潜力的绿色环保、缓蚀效率高的表面改性方法,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青铜器长期封护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