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005-4537
CN 21-1474/TG
创刊于 1981 年 (双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1992年, 第1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2-08-25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研究报告
硼酸盐缓蚀作用机理的研究——对缓蚀过程中溶解氧作用的新见解
陈旭俊;陈振家;谢水海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2, 12 (4): 5-283.  
摘要   PDF (1015KB)
采用腐蚀失重法、电位-时间曲线、极化曲线、划伤电极技术、赤血盐显色试验及XPS等方法,研究了硼砂对碳钢的全面腐蚀与孔蚀的缓蚀作用与机理。结果发现,硼砂对碳钢的缓蚀作用并不依赖于溶解氧的存在,而且随溶解氧浓度的增加.其缓蚀率、抗孔蚀及Cl~-侵蚀的能力,以及膜的修复能力下降。在有溶解氧存在的条件下,硼砂在碳钢表面所形成的保护膜的主要组成是FeO、Fe2_O_3与铁的硼酸盐,并夹杂有Cl-,硼砂表现出阳极抑制型缓蚀剂的特性;在脱氧的条件下.膜的主要组成是在微薄的FeO、Fe_2O_3膜上吸附B_4O_1~(2-)离子,硼砂表现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的特征。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弥散La_2O_3质点的NiAl型复合涂层氧化行为的HREM研究
李铁藩;于瀛大;彭晓;徐淑华;马信清;关若男;李日升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2, 12 (4): 284-290.  
摘要   PDF (2740KB)
首次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EM)对Ni-La_2O_3复合镀——扩散渗铝涂层氧化前后的精细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NiAl相中含有纳米级的La_2O_3质点,Al_2O_3层中“嵌”入La_2O_3微粒(直径<50nm);氧化物层涂层界面存在过渡相。由此认为La_2O_3质点通过影响Al_2O_3层的生长机制而改善涂层的抗氧化性能。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3年征订启事
No Author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2, 12 (4): 289-289.  
摘要   PDF (89KB)
<正> 由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主办的《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自1989年创刊以来,在广大读者、作者和有关人士的关心、爱护与支持下,刊物的质量和水平逐步提高,深受腐蚀界的欢迎,订户逐年增加。现经国家科委批准,从1992年起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它的任务是报导腐蚀与防护方面的科研成果;反映国内外腐蚀科技发展动态;介绍防腐工作中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适于科研、教学。工程技术人员及从事腐蚀与防护工作的管理人员和工人同志们阅读参考。公开发行后,仍为季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氮元素对25-6Mo3型双相不锈钢耐孔蚀及缝隙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
崔教林;左景尹;吴玖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2, 12 (4): 291-300.  
摘要   PDF (1987KB)
从孔蚀与缝隙腐蚀两方面考察氮对25-6Mo3型双相不锈钢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含氮量增加,材料的孔蚀阻力增大,缝隙腐蚀速率下降,且存在关系式:CCT(℃)=17.3+78.4N%(wt)。含氮量越高,氮在钝化膜中的富集程度越大,对于含0.28%N的钢,其最高富集系数可达14;随含氮量增高,孔蚀位置从Y相转移到α相,含0.096%N是孔蚀位置发生转移的分界点。模拟闭塞区试验表明,含氮量越高,闭塞溶液的最终pH值越大,用Nessler特性试剂检验,发现0.28%N钢的闭塞液中存在着NH,从而证实了双相钢中同样存在着氮元素的缓蚀效应。可见氮元素的作用是通过膜内富集,改善γ相耐蚀性能以及与H~+结合形成NH_4~+从而抑制闭塞液酸度变化达到缓蚀效应而得以实现的。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93%硫酸内碳钢在恒电流条件下的电位振荡
明廷江;徐乃欣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2, 12 (4): 301-307.  
摘要   PDF (562KB)
93%硫酸中处于阳极钝化状态下的碳钢电极,在转入较小极化电流的恒电流状态后,会发生很有规律的正弦波形的电位振荡现象。发生电位振荡的条件是:起初的恒电位极化电位等于或正于+300毫伏(相对于同一介质中的铂参比电极);接着的恒电流极化在电流密度的一定范围内电位振荡的幅度和周期都变化不大,但如低于临界值则不发生振荡。温度升高,振幅减小,周期变短。搅拌某一时间后使振荡消失。电位振荡是由于极化电流不足以维持稳定的钝态,局部表面膜反复地溶解和形成.从而导致活化-钝化交替变换。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用XPS、FT-IR及Raman光谱研究ATMP-Fe配合物膜
方景礼;李莹;叶向荣;王占文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2, 12 (4): 308-314.  
摘要   PDF (477KB)
采用XPS、FT-FR、及Raman光谱研究了经氨基三甲叉膦酸(ATMP)处理的钢铁表面所形成的表面膜。结果表明ATMP在铁表面上形成了一种耐蚀的配合物膜。结合Ar~+溅射剥蚀技术,测定了不同深度膜层的组成。在元素组成近似恒定区测得膜的相对原子浓度(A.C.%)为:O48.4%P28.6%;Fe 7.0%;N 4.3%;C 11.7%。由此推断其结构单元组成为[Fe(ATMP)_2]。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铝阳极氧化膜冷封孔机理研究——Ⅰ.冷封孔氧化膜的组成结构
李宜;朱祖芳;江志裕;严曼明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2, 12 (4): 315-320.  
摘要   PDF (475KB)
应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和差热分析对铝在硫酸中阳极氧化后经BY02封孔剂冷封孔处理的氧化膜组成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铝的阳极氧化膜主要由无定形氧化铝组成,膜中含有SO_4~(2-);在冷封孔反应过程中形成了AlOOH、Ni(OH)_2和AlF_3等产物。文中还讨论了冷封孔反应机理。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铝阳极氧化膜冷封孔机理研究——Ⅱ.氧化膜冷封孔模型
李宜;朱祖芳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2, 12 (4): 321-326.  
摘要   PDF (1623KB)
应用重量法、俄歇电子能谱和电子显微术对铝在硫酸中形成的阳极氧化膜在封孔过程中增重和溶解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两种冷封孔模型。对较薄的氧化膜,封孔反应在整个氧化膜层进行,形成的反应产物逐步将微孔完全封闭;对较厚的氧化膜,封孔反应主要发生在氧化膜的外层区域,反应产物逐步将微孔的外层部位封闭,而内层部位仍未填满。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时域法测量电极阻抗——Ⅰ.样条内插函数方法
王会祥;舒余德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2, 12 (4): 327-334.  
摘要   PDF (530KB)
把样条内插信号Fourier变换原理首次引入电化学界面阻抗测量,取得满意的结果。该方法完全消除了非带限信号的离散Fourier变换(DFT)中固有的混迭效应和周期化影响。不受采样定理限制,使得谱函数完全复盖整个频率轴。模拟计算表明,其精确度大大高于DFT及Laplace变换中使用的“线性近似”、“指数十线性近似”。公式推导还可以证明:在等间隔采样时,“线性近似”Laplace变换是m阶样条内插变换中m=1的特例。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时域法测量电极阻抗——Ⅱ.硬件、软件及实验结果
王会祥;舒余德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2, 12 (4): 335-341.  
摘要   PDF (538KB)
用Z80A型单板机、12位A/D、D/A转换板及自制的测量放大控制板、恒电位仪等组成采样系统。最小采样间隔32μs。用汇编语言和编译BASIC语言编写各类程序。 以电位阶跃为激励信号,对模拟电路及Pt,Fe(CN)_6~(3-)/Fe(CN)_6~(4-)体系的响应电流采样。又应用第1部份的数学方法,求出阻抗值作出Nyguist图和Randle图,其结果与理论值或文献值一致。还初步探讨了不同[Cu~(2+)]及添加不同浓度明胶时Cu~(2+)/Cu体系的交流阻抗特征。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从恒电量微扰下的ΔE_t~t曲线求取塔菲常数
赵常就;陈林生;赵子微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2, 12 (4): 342-350.  
摘要   PDF (669KB)
本工作采用恒电量技术,分析恒电量微扰下的△E~t衰减曲线以获得塔菲尔斜率。这种断电的松弛方法不受溶液电阻的影响,因而特别适用于高阻介质和涂装金属体系。该方法以电化学基本方程为基础,结合恒电量微扰技术原理。使用基尔霍夫和结点电流公式列出微分方程组,然后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解微分方程组。可将△E值缩小到±10mV的范围。对几个实验体系所进行的试验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氮对00Cr18Ni5Mo3Si2双相不锈钢抗孔蚀性能的作用
柯友咪;火时中;王焕庭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2, 12 (4): 351-357.  
摘要   PDF (1402KB)
用浸泡腐蚀试验、电化学测试及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合金元素氮对双相不锈钢抗孔蚀性能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加入氮使孔蚀电位升高并有利于奥氏体中含有更多的cr、Mo及Si,因而改善了双相成份分布。氮增强了Cr及Mo在钝化膜中.特别是在奥氏体上的形成的钝化膜中的富集,从而提高了膜的稳定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Fe-26Cr-1Mo不锈钢在腐蚀疲劳过程中的瞬态电流行为
颜晓明;马敏雅;朱自勇;王中光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2, 12 (4): 358-364.  
摘要   PDF (506KB)
<正>一、引言 在腐蚀性水溶液中,金属的力学疲劳损伤因电化学作用(如溶解效应和氢还原反应等)而加剧,反之,在腐蚀疲劳过程中,力学疲劳引起的塑性形变局部化又会增加电化学腐蚀。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碘离子迁入裂缝的规律及其对闭塞电池腐蚀的影响
刘幼平;周明;左景伊;金志强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2, 12 (4): 365-370.  
摘要   PDF (440KB)
<正> 一、前言 氯离子是导致奥氏体不锈钢发生应力腐蚀破裂和孔蚀的特性离子。它从主体溶液迁入闭塞区已被许多作者的实验所证实。我们以前的工作证明Cl~-的迁入量与通过闭塞区的电量成直线关系,Cl~-增浓是促进闭塞区合金溶解的因素之一。I~-和Cl~-同属卤族离子,但据报道将I~-加入含Cl~-的体系对奥氏体不锈钢的应力腐蚀破裂具有抑制作用。显然探明特性离子(如Cl~-、I~-等)的作用有益于认识局部腐蚀的机理。本工作研究I~-的迁移规律以及对闭塞电池腐蚀的影响。 二、实验方法 1.闭塞电池不同阶段的溶液成份测定——模拟闭塞电池实验 采用文献[3]所用的方法,测量0.5mol/L NaCl溶液中加入0~0.3mol/L NaI后304不锈钢模拟裂缝不同阶段的溶液成份,进而了解I~-对缝内化学和电化学状态的影响。在“闭塞电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介质和阴极保护电位对12CrNi3MoV钢长短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
王海江;杨世伟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2, 12 (4): 371-376.  
摘要   PDF (422KB)
<正> 一、前言 船体钢在海水中的腐蚀疲劳是船舶结构破坏的主要形式。设计舰船壳体阴极保护系统时通常着眼于防腐蚀效果,并不考虑对船体结构强度的影响。已有的研究资料指出,阴极保护可提高光滑试佯的腐蚀疲劳强度,但对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影响的看法存在分岐。有人认为,阴极保护加速疲劳裂纹扩展;也有人认为,在一定条件下阴极保护会阻碍疲劳裂纹扩展。本工作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介质和阴极保护电位对长、短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 二、材料及试验方法 试材采用调质态12CrNi3MoV钢,化学成份见表1,机械性能见表2。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91—1992年主题索引和总目录
No Author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2, 12 (4): 377-397.  
摘要   PDF (1632KB)
<正>~~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